【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南片区六校联考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22969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1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南片区六校联考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南片区六校联考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南片区六校联考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南片区六校联考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南片区六校联考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南片区六校联考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四川省成都市南片区六校联考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30 每题 1 分,31-45 每题 2 分,共 60 分)( )1.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血浆 B体液 C组织液 D淋巴( )2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 B血红蛋白 C胰岛素 D尿素( )3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2静脉回到血液循环,因此在淋巴液和血浆中都具有淋巴细胞,B、C 项正确。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较难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

2、于血浆都比较低。 )考点: 内环境组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液是红细胞所处内环境 B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占 1/3,细胞外液占 2/3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5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描述是 A内环境稳态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年龄、性别等会使内环境的成分含量差异C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D该变化范围是因为化验结果的误差3( )6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7如下图所示,当神

3、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丁区域发生了 K外流和 Na内流B甲区域或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A图中包括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B e 为感受器,f 为效应器C刺激 d 时,a 处可以产生局部电流4Db 和 c 决定了神经冲动只能从 e 处传到 f 处( )9.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人体呼吸中枢在大脑皮层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机体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调控( )10李雷同学由于高三学习紧张未吃早餐,下列有关他上

4、午第四节课时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肝糖原合成量增加 B胰岛 A 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C胰岛 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 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11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5利尿) 。考点: 下丘脑的调节作用。( )12根据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B递质的释放过程是主动运输,消耗 ATPC2 中不可能有抗体 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部位可能是树突膜或腺

5、体细胞膜6( )13.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 B 细胞、T 细胞和吞噬细胞 B.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C.吞噬细胞和 B 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 T 细胞和 B 细胞( )14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15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7B过敏反应是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16若 H7N9 禽流感病毒

6、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T 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8考点: 免疫的过程。( )17.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 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C. 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 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 ( )18.太空中宇宙飞船上水平放置一株幼苗,若干天后,根、茎生长方向是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C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9( )19

7、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 B棉花的保蕾保铃 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 D促进香蕉成熟( )20.将一组玉米胚芽鞘的顶端切除,分别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在黑暗中保持一段时间,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如左图)。则胚芽鞘弯曲的角( )21番茄的体细胞中有 N 对染色体,用人工合成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得无子番茄,则所得无子番茄果肉细胞的染色体数是AN/2 条 B2N 条 C4N 条 DN 条10(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是单独作用的B1935 年科学家从赤霉菌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赤霉素就能肯定它

8、是植物激素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中最基本的调控过程( )23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有关种群数量特征描述 A2009 年,成都市的人口出生率为 6.77 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 D水葫芦的入侵使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升高11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是一种动物的行为。高考点: 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24某农场面积为 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 100 只,标记后全

9、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 280 只,发现其中有 2 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100 只/hm2C若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会使所得种群密度比实际种群密度会偏大12( )25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到达 e 点后,增长速率为 0B种群增长过程中 d 点开始出现环境阻力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 c 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b 点获量最多;渔业捕捞后需

10、控制剩余量在 K/2 时,即 c 点。考点: 种群数量的变化。( )26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 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 137 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 226 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种群密度 B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丰富度低C引入赤眼蜂可以增加某些植物种群密度 13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27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种群年初时个体数为 100,年末为 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 20,死亡个体数为 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10%B某动物婚

11、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 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28下列所有关表述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卧龙大熊猫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某块稻田的范围和边界大小C巴中光雾山落叶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一个种群。 BCD都是两种以上的生物组成的,所以是群落,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考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9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14究小组在 4 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 1200 只

12、蝌蚪(甲、乙、丙各 400 只)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C随着捕食者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D蝌蚪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答案】C( )30.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甲地和乙地的演替类型相同 D甲、乙两地随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15( )31.右图表示四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B如果乙淋巴过程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13、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32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 B 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16( )33如下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婴儿的 a 兴奋,就会引起 e 兴奋;正常成年人的 a 兴奋,e 不一定兴奋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

14、n 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 d 的兴奋C若正常成年人的 b 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D若正常成年人的 m 和 n 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 )34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突触传递过程,如细胞内 Ca2+的升高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 K+流出细胞将导致细胞膜内电位会更负。则下列情形中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 ANa+流入细胞内 BCa2+流入细胞内 CK+流出细胞 D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17( )35.某人因腰椎部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部位应该是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A B C D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 A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 )36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肉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处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C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但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18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37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