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师培训)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518501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师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师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师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师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师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师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师培训)(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数学活动组织与实施,主讲:七月,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意义:,1、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逻辑知识,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内容是最基础的,但对于幼儿来说还是很有挑战性的。2、幼儿的学习离不开生活经验,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具体事物和对材料的操作,让幼儿在模拟生活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有助于幼儿学习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真正学会数学,会用数学。,3、作为幼儿园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数学理论及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也才能使幼儿园的集体数学教育活动更具有意义。1、你了解数学吗? 2、知道数量是什么吗? 3、孩子了解数学吗? 4、知道什么是数的概念吗?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通

2、常在教学中都要先自我思考一下,到底我们所教的数学对于孩子来讲,他们能真正了解吗?,一、结合指南了解数学课题领域目标,指南科学之领域、科学探究;数学认知之领域、数学认知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目标2、感知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目标3、感知开关和空间关系。目标4、感知逻辑、数知和类型之间的奥密。,二、理解目标的重点,感知和理 解数、 量和数 量、相 邻数关系,年龄阶段 的典型性 表现,丰富的活 动资源、 支持幼儿 自主性的 活动形式,34岁: 能认识数字、图形、颜色、线条的不同,并懂得初步理解其中的关系。 通过认、摸的形式,让幼儿掌握了数学的原理。 通过图形的不同,认识图形及颜色的

3、不同作用,并懂得摆图形、区分颜色等。 能理解不同颜色,对颜色进行区分和对比;懂得线条的不同形状及功能。,理解不同年龄目标的重点:,45岁: 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精细、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两组物体的多少。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排列顺序、排序和位置。,56岁: 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 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区分数与数之间的不同作用、并掌握其中的奥密与相邻关系。,三、数学教育的目标,1、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对幼儿数学学习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实施数学教育的依据。2、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

4、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坚持性、条理性和创造性,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3、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四、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结构要求,活动流程设计完整,有开始、有结束、有拓展。环节体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思路清晰。组织语言与指导语言简洁到位,措辞准确。内容设计体现有助于形成幼儿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概念。,五、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及教学方法,第一,明确幼儿园数育教学活动设计的特点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境性、操作

5、性和游戏性的特点;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组织、并在教师直接引导下进行的活动。,第二,明确数学教学活动的一般环节及常用的教学方法。,活动有开始活动有中心 重点目标为主(1)完整的过程 活动有拓展活动有结束:结合插音乐或是操作练习活动有延伸:综合户外活动巩固复习,游戏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开拓智力,发展潜能,求知欲望,数学学习过程(2)清晰的环节 教师教学过程,感知,运用经验,形成经验,操作,经验运用,梳理经验,指导操作,引导感知,第三,操作环节的过程,操作环节:(操作活动,促进理解掌握教学目标) 教师讲解示范:教师先出示实物或是图片教具,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讨论;教师总结后再讲解所学内容是

6、分类、加减、排序或是大小。 教师讲解幼儿示范:引导幼儿能按教师的口令进行操作练习,从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引导观察(幼儿的学法):通过观察幼儿对数学不同的理解和学习方法,让幼儿自我探索找出数学中新的学习方式。 激发兴趣:以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且能达到学习的目标。,课例:大班数学认识闹钟,1、教师提前做好不同闹钟的收集(可鼓励幼儿初步了解闹钟的功能及数字的意义)。2、教师收集或制作不同形状的闹钟,并布置区域角。3、教师播放数字歌曲,通过歌曲引导幼儿认识课题内容。,观看教案:活 动 反 思 以绘本来引出课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在听听讲讲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在尝试一刀剪的过

7、程中感受图形变化的奇妙,第一次操作和第二次操作要求没有更好的递进,要求不是很明确,老师对幼儿一剪刀剪直的方法应加以引导,这样孩子就能更好地把握图形的变化,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就会很主动了。,中班课例:螳螂太太的新家,大班课例:分蛋糕,1、以故事形式导入,引导幼儿认识课题目标及学习重点。 2、出示物体并进行实际示范操作,教师讲清楚具体的要求,引导幼儿认识等分。 3、教师先引导幼儿讨论,并且出示实物集中幼儿注意力。 4、分组进行操作或小组赛。 在此课例中教师应该怎么做,注意什么呢?(观看案例分析的内容),从整个活动中我发现:,1.在数学活动中我们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去探索,去想象。在活动中尽

8、量用孩子们比较理解的语言来告诉孩子们。 2联系生活实际原则 幼儿的一切学习过程均从生活实践活动中获取、得到。大班幼儿的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要在游戏中建构数学教育,那么游戏情节的设计必须贴近生活,注意设计幼儿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情节,引起幼儿兴趣。 3坚持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主体性体现了幼儿是学习过程中发展的主人。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则表达了幼儿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视频课例:三只小猪分水果,课例问题,1、你是怎样设计这节课程?2、运用什么样的教学过程上这节课?A、需要收集各类水果,

9、并且以颜色区分,大小区分,不同种类;通过让幼儿观察、分类、操作之后引入课题。B、教师引导感知、指导操作,梳理经验,运用经验等过程设计活动。,小班视频:大大小小,目标要求,学习比较、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大小物品。学会用“大”或“小”表述物品。懂得区分物品中的颜色分类。 1、根据小年龄幼儿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体验着大与小,收集大小不一的图片、实物。 2、对于小年龄段的幼儿,在课堂上注意力最长只有5分钟左右,所有都们都最清楚的一个问题;面临这样的问题,你们会选取什么样的方法来上好这节课。,六、指教课题反思与讨论,1、三个课题目标中均有提出了:时间与数字关系、图形、等分的意义,在设计中我们还可以运用什么方法

10、和策略。2、如何围绕课题内容将活动情境设计贯穿在整个活动中,引起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活动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特点。,3、怎样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总结问题,七、相对比较的定义及教育两化的目的,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适合的年龄特点56岁)比较两个集合的量时,幼儿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比较,得出一个大一个小,或者是一个多、一个少,或者一个宽一个窄。但是当比较三个或更多物体时,就出现了相对性。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绝对的,不是大就是小,但是56岁幼儿应该能够理解量的相对性。,2、幼儿数学教育“情景化”、“生活化”,(1)、幼儿数学教学情景化。(2)、幼儿在各类情景活动中感受数

11、学、运用数学。(3)、通过真实 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视频分享:有趣的运动会,八、教具的作用与发展价值,(一)课程中的 教具对课程启到 什么作用?,1* 选择结构自组的材料作为数学教玩具,2 * 选 择 与 设 计 的 主 题 活 动,3 * 选 择 操 作 性 强 的 数 学 教 玩 具,4*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学教玩具,(二)选择适合幼儿的数学教玩具,(三)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幼儿在逻辑思维萌发及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还不能完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但是并不是说他们就不可能学习数学。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数学同样具有理智训练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的价值。除此之外,数学学习作为幼儿最早接触到的“学术性”学习活动,能够给他们一些早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训练,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内容。,1数学教育能使幼儿学会“数学地思维”,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数学教育能训练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 3. 数学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以更好的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 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不但能够促进各锻炼幼儿思维能力,可使其自觉的运用数学概念、经验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视频课例分享:小班图形宝宝排排座,教育你我他 成功靠大家,感谢参与期待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