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5865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理】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理】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理】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理】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白鹭洲中学白鹭洲中学 2014201420152015 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 I 卷(选择题 共 50 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 近年来,安徽省外贸不断增长。主要进口金属矿砂、特种机械、有色金属等,出口机近年来,安徽省外贸不断增长。主要进口金属矿砂、特种机械、有色金属等,出口机 电、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等,下图表示电、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等,下图表示 20092009 年安徽省主要外贸国家及相应贸易额。完成年安徽省主要外贸国家及相应贸易额。完成 1 12 2 题。题。1符合安徽省主要外贸商品流向的是(

2、 ) A向英国出口芯片、石油 B从智利进口汽车、铜矿砂 C向美国出口冰箱、衬衫 D从日本进口手机、铁矿砂 2进出口贸易状况表明安徽省( ) A工业化水平超过主要出口国家 B外贸海运航线主要集中在太平洋 C原料导向型工业最具竞争优势 D航空运量在外贸运量中比例最大近代,我国滇、藏、川之间的贸易是通过近代,我国滇、藏、川之间的贸易是通过“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进行的,它是以马帮(骡马)进行的,它是以马帮(骡马) 运输为基础,实现川、滇的茶叶和西藏马匹、药运输为基础,实现川、滇的茶叶和西藏马匹、药 材的交易,故称材的交易,故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 。读右图完成。读右图完成 3-43-4 题。题。 3马帮

3、运输是滇藏川间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 式,采用马帮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畜牧业发达,骡马数量多 B可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推动旅游业的发 展 C当地经济落后,发展马帮运输可增加就业 机会和运输收入 D骡马适应性强,可满足当地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对交通运输的需要 4在建设云南、四川通往西藏的交通线时,国家坚持了先公路后铁路的原则,其原因是( ) 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远比铁路低 沿线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运输量不大 公路运输的连续性比铁路强,运输效率更高 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对地势起伏的适应性远比铁路强 A B C D2下图中,下图中,、间为海区,间为海区,地附近有著名的河口三角洲,地附近有著名的

4、河口三角洲,、的附近都有重要海的附近都有重要海 港和重要铁路经过或连接。据此回答港和重要铁路经过或连接。据此回答 5 57 7 题。题。5.关于港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濒临海域属于我国重要内海 B.输出的物资中水稻等农产品比例最高 C.其经济腹地主要为黑吉辽三省区 D.该港是我国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港口 6.关于、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 A.港口为上海港 B.为陇海兰新线的东端起点 C.城市是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 D.位于东海沿岸 7.关于地河口三角洲所属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名称是海河 B.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下游河水都补给河道两侧地区的地下水 C.上游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5、 D.中游河道九曲回肠,成为地上河 经过建国以来经过建国以来 6060 多年的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正崛起于世界东方。据多年的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正崛起于世界东方。据 此完成此完成 8-98-9 题。题。 8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我国 60 多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 石油出口量不断增加 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 农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 粮食单位面 积产量不断提高 A B C D 9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海 60 多年 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 港区布局由沿江向沿海发展 钢 铁工业由分散到集中 郊区农业用地面积由小到大 第 三产业比重由低到高 A B. CD 右图是我国

6、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右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 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 10101111 题。题。 10. 该地区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11. 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读读“2007“2007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 GDPGDP 与人均与人均 CO2CO2 排放量散点图排放量散点图”(”(下图下图) ),结合所,结合所3学知识,完成学知识,完成 12121313 题。题。 12与全国平

7、均水平相比,人均 GDP 高、人均 CO2排放量低的是( )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13. 山西、内蒙古人均 GDP 不算高,但人均 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 根据表根据表 1 1 资料,回答资料,回答 14141616 题。题。 表表 1 我国四省我国四省(区区)人口及部分自然人口及部分自然资资源源统计统计数据数据(2006 年年)省省(区区)城城镇镇人口占人口占总总 人口比重人口比重(%)耕地面耕地面积积 (万公万公顷顷)水水资资源源总总量量 (亿亿立方米立方米)木材木材总总蓄蓄积积

8、量量 (亿亿立方米立方米)34.3532.51 865.815.853.51 539.1727.915.051.9542.4404.40.4 31.1361.0184.62.0 14表 1 中、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15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比小,因此,山区面积比大 B水资源总量比多,因此,年降水量比大 C木材总蓄积量比少,因此,森林覆盖率比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比大 16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省(

9、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C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D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2020 世纪世纪 5050 年代我国以秦岭年代我国以秦岭- -淮河为界,把其北方划为强制集中供暖区(如右图所示)淮河为界,把其北方划为强制集中供暖区(如右图所示) , 完成完成 17-1817-18 题。题。417 “北方是冷,冷的是皮;南方是冷,冷的是骨” ,影响这种体验差异最可能的因素是( ) A.气温 B.气压 C.湿度 D.阳光 18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强制集中供暖区,冬季供暖主要利用的能源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电 D.煤炭 下图所示两地区,地势低平,洼地

10、和岗地、丘岭交错起伏。在低洼地挖土成塘,堆土下图所示两地区,地势低平,洼地和岗地、丘岭交错起伏。在低洼地挖土成塘,堆土 成基(台田)是有效利用土地的好办法。读图回答成基(台田)是有效利用土地的好办法。读图回答 19-2019-20 题。题。19根据所给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是松嫩 平原,地势低平 B乙地区是太湖平 原,光热充足 C甲所在地区旱 涝、盐碱、风沙危害 严重 D乙地区农业生产用水紧张 20关于两地生产模式及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甲地模式能够保持水土,缓解春旱 B乙地模式可以防治风沙和治理盐碱 C都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D都是立

11、体农业的生产模式 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地区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地区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 获时间。据此回答获时间。据此回答 21212323 题。题。 21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棉花 B水稻 C玉米 D小麦 22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 省区该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因素是( ) A海拔高,年温差大 B晴天较多,太阳辐射强 C日照时间长,温度高5D南部河谷地区雨热同期 23在该农作物收获期内 N 省最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B台风肆虐 C寒潮频繁来袭 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下图是我国南昌、

12、兰州、北京、乌鲁木齐四地的降水量总量及季节分配比重图。据此下图是我国南昌、兰州、北京、乌鲁木齐四地的降水量总量及季节分配比重图。据此 回答回答 24242525 题。题。24地夏季降水比春季少,原因是地( ) A深居内陆 B夏季不受东南季风影响 C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处于背风坡 25在图中地最适宜布局的工业是( ) A棉纺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IT(软件)工业白鹭洲中学白鹭洲中学 2014201420152015 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答题卡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答题卡第第卷卷577mm1521mm316mm194mm6一、一、 单选题答案(单选题答案(225=50 分)分)题

13、号题号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答案答案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242525二、二、 综合题。综合题。 (50 分)分) 26. 阅读材料和图甲、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2 分) 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该自然 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最早是西安所在的关中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 ;而后太原所在的 汾河谷地被称为“天府之国” ;太湖平原在唐以后被称为“天府之国” ;北京所处的河北北 部也曾戴上“天府”的桂冠。宋以后,福建的福州地区所在

14、地闽中丘陵地区亦获得了“天 府”的称号。清以后,满族人的发祥龙兴之地沈阳地区也被赋予了“天府”的称号。 2008 年,中国评选出新十大“天府” ,分别是: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 山东半岛、闽南丘陵、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 原。(1)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件。 (6 分)(2)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天府”的评选中黯然落选,你认为其原因是 什么?(6 分)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 分)7(1)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 M 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 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 。试说出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 的季节,并分析原因。(2 分)(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影响甲图中10的年等积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太原和石家 庄两地10积温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3 分)(3)甲图中 N 所在的年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最可能为 ,简述 N 处降水量与周边 地区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3 分)(4)说明乙图所示省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 分)28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材料一 继深圳、珠海、汕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