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5724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理】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理】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理】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理】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海州高级中学海州高级中学 2014-2015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查考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查考试试高三地理试题高三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甲城镇设计了一条健身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 13 题。1这条健身线路的最大相对高度约为A299m B399mC499m D501m2M 处的地形名称是_,其适合的运动是_。A瀑布 低空跳伞 B长城 攀岩C陡坡 低空跳伞 D陡崖 攀岩3在 A、B 两个休息亭休息的人能与N 点通视吗?A两个

2、亭都能 B两个亭都不能CA 亭能,B 亭不能 DA 亭不能,B 亭能 2014 年 11 月 1 日 6 时 42 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据此回答下面 4-5 题。4远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小明想收看着陆电视直播,应该选择当地A11 月 1 日 2 时 42 分 B 11 月 1 日 19 时 42 分C10 月 31 日 17 时 42 分 D 10 月 31 日 19 时 42 分5当我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着陆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地球的公转线速度渐快 B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流C东京的日影朝向东北 D

3、 悉尼(约南纬 34 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下表为我国华北某区域 2013 年 11 月 23 日到 27 日的天气实况,根据表格完成 6-7 题26.近期该区域可能受下列天气系统影响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7.下列有关此次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洪涝灾害,影响冬季水稻生长 B.对华北越冬农作物形成冻害C.积极建立水利工程,减轻此次灾害损失 D.对海南省蔬菜生产影响很大下表为北半球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冬至日测得的学校旗杆影子长度变化情况,根据表格完成 8-10 题北京时间11:3012:0012:3013:0013:3014:0014:30长度(米)21.818.3

4、16.81616.818.321.88.该学校的经度可能为A.120E B.105E C.90E D.115E9.该日学校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10.若学校旗杆实际高度为 16 米,则该地可能在A.我国的东北 B.热带 C.我国的西北地区 D.俄罗斯下图是我国 2006 年和 2011 年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示意图。完成 11-12 题。11与 2006 年相比,2011 年我国能源消费特点是A煤炭消费总量大量减少 B石油消费总量基本不变23 日24 日25 日26 日27 日多云转阴小雨转中雨多云转晴晴晴41128-43-44-18西北风 3-4 级西北风

5、4-5 级西北风 5-6 级西北风 4-5 级东北风 3-4 级3C天然气比重大幅增大 D可再生能源总量增加12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产生的明显影响是A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B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C能源生产成本增大 D能源紧张状况解决读下图,ABC 为晨昏线,B 为切点,伦敦为星期六,北京为星期日。回答13-14 题。13此图北京时间为( )A7 时 B5 时 C17 时 D19 时14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2326N,135E B2326S,45EC2326S,135W D2326N,45W气温距平(单位:)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读“亚欧大陆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图”,A、B 分别在不同

6、等距平线上,回答 15-16 题。15若 A 地 1 月均温是 5,则 B 地 1 月均温最有可能是( )A16 B14 C11 D7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岸受暖流影响且地势很高,所以气温距平较小B东岸的太阳辐射较弱,所以气温距平较小C西岸受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所以气温距平较大D西岸终年多雨,大气的保温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气温距平较大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 GDP 耗水量表”。据此回答 17-18 题417 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 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 10 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3D

7、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18.我国每万元 GDP 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C水污染严重 D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题 3分,共计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 3 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 1920 题。 19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A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B寒流C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8、D暖流20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 B水量季节变化大 C冰期长 D落差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人口增长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影响人口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也大不相同。据此回答 2122 题国别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20089521824533578900每万元 GDP 耗水量(m3 )50455143272881344521针对人口的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A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B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C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生活质量的权利 D加快人口的增长 22发达国家产生环

9、境和资源问题的原因是A人口城市化水平高 B经济发展速度快C人均消费水平高 D资源消耗量大下表为“2006 年到 2010 年江苏省三大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状况表”,完成 23-24 题。年代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苏 南887.8 721.5 681.1 630.3 533.8 苏 中-90.3 -95.9 -98.9 -104.2 -97.7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额(单位:万人) 苏 北-394.8 -320.4 -294.3 -255.7 -204.2 23关于江苏省人口流动说法,正确的是A流动人口总数逐年增多 B苏北人口主要流向苏中C就业、经商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10、 D苏中、苏北流动人口全部流入苏南24江苏省人口流动A大大缓解了苏北地区的环境压力 B为苏南地区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劳动力C极大地影响了苏南地区的社会秩序 D加强全省三大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下表是我国东南丘陵某村土地利用变化及附近河流 6 月径流量(亿立方米)变化,据此回答 25-26 题1965 年1975 年1985 年1995 年2005 年耕地(亩)180200260210160粮食产量 kg 6.87.27.47.57.3林草地(亩)3203002402903406 月径流量424759483925.有关该村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 B.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一直上升C

11、.农业发展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D.农民收入下降26.从 6 月径流量的变化反映出A.2005 年旱灾严重 B.1985 年水旱灾害严重6C.2005 年河流水位变化幅度小 D.河流含沙量一直递增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二、综合题(共 5 大题,60 分)27. 甲、乙两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线。(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3)据甲图分析,30N 地区比 30S 地区太阳能丰富。

12、其原因是_ 、 _ 。(4)2009 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 1 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以集能发电。这种材料在我国的_地区集能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 _ 、_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012 年 12 月 5 日是莫言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前去瑞典领诺贝尔文学奖的日子,这一天瑞典首都与北京相比昼夜长短7的特点是_ ;到颁奖的 10 日其首都的白昼变化情况是 (2)A 国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南部的植被类型是_ A、C 两国种植业产值都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_ ;(3)对该区域大西洋沿岸气候起重要作用的洋流从性质分属于_;B 为波罗的海,其盐度

13、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9下图中甲国以山地、高原为主,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磷矿储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人口约 3000 万,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业、渔业和磷酸矿的出口是其三大经济支柱。近年来,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引进外资,创办免税工业园。(1)比较 A、M 两城市冬季均温的高低,并分析原因。(2)概括甲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3)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甲国为合理利用水资源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因。102030608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1)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是 ,根据图中、两处的地貌类型,说出其成因并据此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