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5628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理】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理】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理】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理】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时间:60 分钟 总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 2 分,共60 分)英国每日电讯报2008 年 5 月报道,俄罗斯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一项政令:俄设立“父母荣誉勋章”授予那些多生孩子的“英雄母亲” ,以扭转人口急剧减少局面。据此回答 12 题。1.目前,俄罗斯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 B.高低高 C.高低低 D.低低低2.新总统鼓励俄罗斯夫妇多生孩子,并进一步提高生养孩子家庭补贴金额的原因是( )A.俄罗斯人外迁多 B.人口老龄化 C.死亡率明显上升 D.人口分

2、布不均读下图,完成 35 题。3.、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 ) A.现代型和原始型 B.原始型和现代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 D.传统型和现代型4.与相比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A.战争B.疾病C.生活水平差 D.老年人口多5.与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 )下表摘自联合国 2000 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 20012050 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6-7 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6.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3、2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7.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8.1991 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 7 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 16 亿左右。报告中所指的“7 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

4、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 ,回答 9-10 题。9.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 000B.10 000C.6 000D.4 50010.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 a 表示) 、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 b 表示) 、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 c 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cba C.bacD.acb2013 年 11 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据此完成 1112 题。11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我国(

5、)A人口死亡率增高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环境承载力提高 D人口出现负增长12到 2030 年,此项政策将使我国( )A就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C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D男多女少的情况加剧图 12 为“某城镇略图” ,读图完成 1314 题。13图中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图 123石嘴山 吴忠 银川 中卫 平罗 贺兰 永宁 中宁 灵武 青铜峡市 自治区首府 地级市 县、县级市 公路 铁路 黄河 图例 沿黄城市带 图 10 图 11图 12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14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

6、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自然优美环境的是( )A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绝版水岸名邸,依山傍水 图 12 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1516 题。15.该市不同地点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 ( )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16.上述地点最有可能位于( ) A.高级住宅区 B.工业区C.商业中心 D.主干道与外环道路交汇点图 11 为“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 17-18 题。17影响沿黄城市带分布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交通 D能源18有关图中各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嘴山市

7、的服务范围较贺兰市小B中卫市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中宁市多C银川市与永宁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D青铜峡市和吴忠市的服务功能相同图 9 为“某都市圈示意图”。读图完成 1920 题。19图示都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南京 B芜湖 C淮安 D滁州 20关于该都市圈的正确叙述有( ) 南京的服务范围包括都市圈中其他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相距越远 滁州比南京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淮安距南京较远,等级也比镇江低南京 扬州 镇江 淮安 芜湖 马鞍山 巢湖 滁州 图 94A B C D21北京故宫附近没有形成北京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历史因素 C行政因素 D环境

8、因素读甲图和乙图,完成第2223题。22甲图中代表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字母是( )A.a B.b C.c D.d 23乙图中农业生产的粮食作物与甲图中b处农业生产的粮食作物相似的是( )A. B. C. D. 24有关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B.各地大牧场放牧业均以牧牛为主 C.大牧场国家经营 D.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是该农业的杰出代表 25与世界城市化发展相关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乳畜业D.混合农业 26导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变化的主 导因素是( ) A.自然条件的变

9、化B.政策变化C.市场需求D.交通条件改善图 13 为“长江下游某市制造业空间构成的主要要素分布图” ,读图完成 2728 题。27该市的化学工业园是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化学工业园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A处 B处 C处 D处28图中信息显示开发区的分布反映出影响制造业的因素主要有( )A交通 B科技 C能源 D劳动力图 13529影响下图中四类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技术、市场、劳动力、原料 B.技术、劳动力、市场、原料 C.技术、劳动力、原料、市场 D.劳动力、技术、原料、市场30读农业景观图,分析采用该农业技术的目的是( )A提高太阳辐射的利用率 B提高气温,改变农业小气候

10、C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 D提高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二、判断题:(正确的为 A,错误的为 B,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31、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 32、我国是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33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比重增加。34、影响季风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台风与寒潮。35、一般来说,城市的等级越高,服务的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广。36、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快。37、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38.影响上海郊区大型乳牛场布局的主要社会经

11、济条件是市场需求。 39.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企业一般应接近原料产地。 40. 四川人口大量迁出有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第卷(非选择题 共 30 分)41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表为“埃及、日本人口统计资料表” 。读图、 表,回答问题:(8 分)2000 年埃及和日本人口统计资料国家 总人口(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埃及6398 2.50 0.65日本12687 0.94 0.826(1)2000 年埃及与日本相比,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是_,自然增长人口约_万。(2)埃及与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的根本原因是。(3)甲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乙阶段,主要

12、是因为甲阶段率较高。(4)有关丙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加快 B.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人口出生率下降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D.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该阶段(5)日本、埃及的人口增长目前已分别进入图所示的阶段和阶段,两国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42读图 20“某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7 分)(1)由阶段 I 到阶段,该区域新增的土地利用方式有 _ 、_, (2)阶段商业用地主要分布在_,阶段新增的商业用地布局原则是_原则。(3)阶段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_,且沿交通干线分布,其原因是:_ 、 _ 、有大量运输需要运输。43读图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7 分)图 207(1)影响甲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 _,_ _ 。(2)乙与丁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共同特点是:_ _,_ 。(3)丙农业地域类型为_,其农产品出现在欧洲人餐桌上,主要得益于 _条件的改善和 _技术的发展。44.读“某地区工业区位图” ,图中城市常年盛行西南风,读图回答问题。 (8 分)(1)比较图中工业区位是否合理:化工厂_ _。理由:_ 食品厂_ _ 。理由: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