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514115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发挥积极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发挥积极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发挥积极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发挥积极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发挥积极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发挥积极作用(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如何发挥积极作用?,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 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造就和谐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和谐社会的意义,广义的和谐社会:相当于大的和谐社会,涵盖整个社会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这

2、些方面的有机统一 狭义的和谐社会则相当于中和谐社会,涵盖的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创建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当代大学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能很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并为创建和谐社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让少数大学生的错误思想蔓延、任其发展,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就会破坏这种和谐。,政治思想观念淡化 人际关系不和谐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缺乏合作精神,二、大学生中不利于创建和谐社会的现象,政治思想观念淡化,有些学生思想上不关心政治,认为“政治可有可无,唯有

3、金钱是真的”,在他们的思想上认为“谁富谁光荣,谁穷谁狗熊”,“谁赚大钱,谁发大财谁就是英雄好汉”等等,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热情,没有兴趣,感到厌倦、没有动力;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志向。,人际关系不和谐,在家都是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坐享其成。同学之间因一些小事争吵不休,互不相让,没有涵养;有时大打出手,甚至走向极端、闹出严重后果、触犯法律;少数同学之间怄气,你不理我,我不睬你;有时闹成小团伙,彼此之间关系僵化。,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在人与人的关系或人际关系上,部分大学生中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过分强调了竞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在

4、个性全面发展方面也存在不和谐因素。,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方略,坚持正面引导,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加强人际交往,培养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质 大学生素质中进取精神等占优势,而合作精神等不足,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应该 从培养其自我教育的途径入手,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的任务, 不是代替教育对象开展思想斗争而是启发、引导、激励、加速教育对象内部的矛盾运动,充分发挥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为祖国为人民争做一个有作为的人,珍惜大好时光,自觉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返回,诚实守信,谦虚谨慎 热情助人,尊重理解宽容他人 从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贫贱相扶,患难与共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5、 学会欣赏别人,在人与人交往中,尤其大学生的交往中更多挖掘别人的长处。适时的夸奖别人。赞扬能释放出一个潜在的积极性。赞扬能使恐怖的内心以平静;能使受伤的神 经得 到抚慰;能让身处逆境的人得到成功的决 心能使自卑者充满信心。,大学生素质中进取精神等占优势,而合作精神等不足。这样就要求大学生除了继续发扬进取,还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育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不是斤斤计较个人利益,一心想着个人地位、得失 。,团结就是力量,四、构建和谐社会,大学生要怎样做,首先,要有大局意识,不给党和政府添乱; 其次,要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第三,要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滥用权力,违规生活;

6、第四,要有责任意识,及时发现并处理国内国外的不和谐因素。,四、构建和谐社会,大学生要怎样做,具有培养自身以民为本、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廉洁自律、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意识。 能够冷静理智、依法有序地去看待和处理我们所面对的问题 。培养控制、监督与协调的能力,能够使周围的人同心协力,为共同的目标而有效有序地勤奋工作;加强教育、教导、引导、劝导的能力 。,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创新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新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民族创新精神的养

7、成有赖于大学生的拉动。从大学生群体中流溢出的科学文化精神,从大学生群体中走出的富有创造能力的人群,其自身所带有创新的活力,播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大学生要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为己任,全面发展,学习科学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形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各个领域中,全方位寻找自身所属的位置,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努力解决带有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整体实力。,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文化基础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8、会中,其自身所蕴涵的文化力量,在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起着引领和整合的作用,大学的文化辐射,在不断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作为大学文化的引领者,大学生应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要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修养。除了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有适应自己将来工作需要的外语水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片面口号早已过时。列宁说的好,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所以只有全面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能大有作为,畸形片面的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大学生应以一种守望的精神,入世的态度,勇敢地承担

9、起社会教化的责任。当前,在社会思想、文化、价值多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群体要以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对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可、加工和整合,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发扬大学生群体创新的品格,提炼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大学精神,并使之成为大学乃至社会的一种文化意识,塑造出适合全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国大学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科学、创新等精神,让它服务社会,引导社会文化潮流。要发挥各种文化沟通和融合的桥梁作用,用大学文化整合社会文化,将大学的责任、大学所崇尚的精神以及大学“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功能,渗透到当代中国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中去,丰富和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品质,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制和消除腐朽、没落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总之,我们一定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是直接关系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兴衰成败的大事。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十分重视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的人,要让大学生从心灵上,时刻不忘用自己的科学知识报效国家,将自己的青春灿烂的年华献给祖国,投身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中去。,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