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一课(王步高老师版本)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514109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第一课(王步高老师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大学语文第一课(王步高老师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大学语文第一课(王步高老师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大学语文第一课(王步高老师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大学语文第一课(王步高老师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第一课(王步高老师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第一课(王步高老师版本)(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蒹葭,解 题,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 ,皆生于水边。,1、了解诗经全貌。 2、诗经“六义” 3、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4、把握 “伊人”的形象。 5、通过蒹葭的学习,对诗经中的爱情诗歌有较深入的了解。,1.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诗经“六义”:“诗文宏奥,包韫六义。”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指风、雅、颂、赋、比、兴。,“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有目无辞

2、,被称为“笙诗”。,“风”、“骚”,“风”、“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2、关于诗经的编集,献诗说 采诗说 孔子删诗说,献诗说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者讽刺,采诗说,周代设采诗官到民间采诗,以了解民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汉书食货志),何休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春秋公羊传宣

3、公十五年解诂),孔子删诗说,司马迁:“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班固:“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汉书艺文志),墨子公孟篇:“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昔仲尼所删诗三百篇,初传卜商,后之学者,以师道相高,故有齐、鲁(韩、毛)四家之目。,唐皎然诗式 “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诗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一、周民族的史诗诗经大雅中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记述

4、了从周始祖后稷诞生到周武王灭商的一些传说和英雄史迹。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yn )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生民(一),二、颂歌:小雅鹿鸣小雅南有嘉鱼 周颂维天之命商颂殷武大雅江汉 三、怨刺诗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汉书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郑玄诗谱序,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四、婚恋诗“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5、,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周南关雎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五、农事诗七月六、征役诗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蒹 葭,诗 经,蒹 葭,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6、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央 。蒹 葭 萋萋 , 白 露 未 晞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坻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央 。,(1)苍苍:茂盛的样子 (2)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3

7、)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4)从:追寻 (5)阻:艰险 (6)溯 游:顺流而下 (7)宛:好像、仿佛,遂觉点睛欲飞,入神之笔-姚际恒 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 -方玉润,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 心绪迷离,神思恍惚,亦真亦幻“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 -方玉润,赋中见兴的笔法 空灵缥缈的意境 落寞悲凉的氛围 人间词话:“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 以好战乐斗之邦 忽过高超远举之作 可谓鹤立鸡群 倏然自异者矣。-方玉润,蒹 葭 萋 萋 , 白 露 未 晞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8、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坻 。,(1)萋萋:茂盛的样子 (2)晞:干 (3)湄:岸边,水草交接的地方 (4)跻(j):高 (5)坻(ch):水中高地,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采采:茂盛,众多 未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s):水边 右:弯曲 沚(zh):水中的小块陆地,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个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寻她,仿佛就在水

9、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个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个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时间的变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空间的转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缥缈难寻,努力追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可望不可即,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征途漫漫,终不可达-伊人宛在,终不可近,重章叠句,层层

10、递进, 反复咏唱,一唱三叹,,深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秋风瑟瑟,苇丛飘荡,秋水茫茫。 河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天空缥缈迷蒙,曲曲弯弯的河道,星星点点的绿洲,宛然在目。执着追寻梦中人的诗人,思心徘徊,踟蹰水畔,秋水望穿,烟波浩渺间,行吟江畔,上下求索,终是茫茫水域,千重阻隔,“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结构内容,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 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 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深沉相思之情。,蒹葭内容分析,结构内容,本诗三章重叠,各章均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首二

11、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畔秋色图。 第二层(三、四句)诗的中心意象。 第三层(五、六句)分述“在水一方”的一种特定情境。 第四层(七、八句)分述“在水一方”的另一种特定情境。,思考题,1、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大家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情感的? 2、文中的景物描写对诗人情感的抒发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诗人为什么选择蒹葭?3、本诗的表现手法?,思考题,1、分析伊人形象。 2、分析诗歌的主旨。,名家点评,“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朱熹,蒹葭与湘夫人,行吟江畔,上下求索 热烈而执着的情感 水天相隔、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即 烟水迷离、凄婉缠绵 赋比

12、兴手法 意境美情感美节奏美音乐美,关于诗经蒹葭主旨,1、讽刺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 毛诗序,2、爱情说。 爱情诗思念恋人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读不厌。”闻一多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 -程俊英,诗歌主旨,3、“明志说” 或“追求理想说”。,4、“求贤说” 或“招隐说”。 贤人隐居水滨,慕而思见之-姚际恒诗经通论 征求隐逸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 -方玉润诗经原

13、始,“所谓伊人”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深入思考:,(1)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名句:“望对岸而伸手向往”,后世会心者以为善道可望难即、欲求不遂之致。 钱钟书管锥编维吉尔(公元前70公元前19),著名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作者。 (2)“相去三步,如阻沧海。”但丁神曲亦寓微旨于美人隔河而笑,“她脸上遮着面纱,站在河流的对岸, 在我看来比旧日的她更超绝了。”(朱维基译)但丁(12651321)神曲 炼狱篇第三十一歌 (3)释氏言正觉,常喻之于“彼岸”。 抑世出世间法,莫不可以“在水一方”寓慕悦之情,示向往之境。,蒹葭艺术特色分析,一、悦耳悠扬的音乐美。 二、意境朦胧的画面美。 伊人朦胧、虚幻、求之而不

14、得 蒹葭萧疏清冷、彷徨凄切 河水苍茫浩渺、飘忽不定 三、赋兴运用的韵味美。,意境美 含蓄美 朦胧美 音乐美,诗经的艺术特色:直抒胸臆句式以四言为主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重章叠句的运用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诗经的艺术特色,一、直抒胸臆的特色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魏风硕鼠,二、赋、比、兴的手法赋:“铺陈其事”叙事和抒情 比:“以此物比彼

15、物”比喻和比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环境描写,渲染烘托气氛,手如柔荑(ti),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 q ),齿如瓠犀( h x ),螓(qn )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三、语言的声律节奏1、重言、双声、叠韵重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风雨潇潇,鸡鸣胶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双声:参差、辗转、栗烈、差池、蒹葭叠韵:窈窕、绸缪2、反复咏叹,诗经的作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篇,诗经的地位及影响,“风”、“骚”-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创立了中国文学史 “风雅”传统 赋比兴手法 抒情言志 诗歌体裁结构、修辞、语言艺术,野有蔓草,零露溥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