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贵州省思南县九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3385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贵州省思南县九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贵州省思南县九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贵州省思南县九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贵州省思南县九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贵州省思南县九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贵州省思南县九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贵州省思南县九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思南县第九中学 2014-2015 学年度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5 小题,共 5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能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C.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 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 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将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以强化王权

2、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3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 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 “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 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以“孝道”治天下 B郡县制度的发展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 4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 最为严谨的是 5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某班研究性学习确立了以下几个标题,具 有可行性的是 唐朝三省六部制与西方近代代

3、议制度的比较 宋代分割相权的主要动机、目的和历史影响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新及与郡县制度优劣浅论 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与古代政治文明 A B C D 6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从宋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 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君臣座位的变化 B专制主义逐渐加强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君臣关系的变化 7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 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 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话题人物看

4、法(史料)结论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先秦诸子具有民本思想董仲舒天子受命于天B君权神授思想强化君主专制黄宗羲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C该思想已成为当时正统思想专 制 统 治谭嗣同君,皆大盗也D维新派反对君主制度2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国家政策的影响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 要 8.史学家傅斯年认为,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表中摘编自明清相关史志 资料,显示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 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 ;盛泽镇“

5、供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 ;“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 ;南浔镇“烟火万家”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纺织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市镇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 芽已经出现A. B. C. D. 919 世纪前期,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卑劣的手段,向中国走私大量特殊商品鸦片,以 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英国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打开中国市场 B扭转贸易逆差 C搜刮大量财富 D建立世界市场 10宋代的婚俗中, “娶妻不顾门第,直求资财”的风气盛行,在通婚书上要写明男女家中 财产状况,嫁娶论财的表现十分明显。在迎亲之前,南方要送花粉一类的东西“催婚

6、” ,女 家要用帐幔、被褥之类的装点新房,称为“铺房” 。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婚姻观念发生显著变化 B儒家思想对婚姻的影响 C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11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 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是 ( )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C近代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 D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12尽管董仲舒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 “绝” ,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其 他学派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就是在官场之中,汉武帝也

7、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 道家、阴阳家色彩的人物。据此可知下列关于汉武帝在治国用人方面的策略的说法正确的 是 A外法内儒、 B博采众长 C法表儒里 D外儒内法 13孙中山曾说过:“此次民国成立,舆论之势力与军队之势力相辅而行,故曾不数月, 遂竟成功。 ”在这里孙中山要说明的是( ) A民国的建立具有偶然性 B民国的建立历经曲折 C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D舆论的力量值得肯定 14下面是福建省 18741911 年民族资本发展情况和全国 18951913 年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情况统计表福建全国18741911 年18951913 年企业数(个)平均开办资本(万)企业数平均开办资本(万)51933303

8、33237200 表格反映出( ) A全国民族工业增长速度高于福建 B福建省的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C全国民族工业中重工业增长迅速 D福建省民族工业都是小型企业 15、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1951 年河南辉县 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锄、铲、镰、犁 铧等一整套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B.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3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16、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爷,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

9、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冶这里所谓“违制 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B.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17、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 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 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D.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10、 18、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 ,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右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 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19、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内容以表格为准)变法措施结果A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 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就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C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

11、发展D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20、1912 年 4 月 22 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 掷轻利权。 ”这表明 A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B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C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D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21、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中示中学自然科学课 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19291936 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B1902 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

12、育近代化的启动 C1922 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422、明隆庆初年, “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 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 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 A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B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23、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C坚决捍卫国家领土

13、主权完整 D隐含着虚骄自大的外交观念24、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 19 世纪 70 年代,留学主要目的地是欧美;19 世纪末,留学 主要目的地转向日本。促成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B.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转变 C.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要求 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 25、有以下关键词:“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 世界”,它们所蕴含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自救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二、非选择题 26、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

14、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 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对以农事 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1)依据材料一,差役之法是什么?指出王安石实行“差役之法” 的目的。(4 分)材料二 在征收免役钱时,还加收宽剩钱,以备荒年之用。开始说是以备荒年,实际上年 年征收,与常赋无异,规定标准为百分之二十,执行中普遍扩大到百分之四五十,更为严 重的是,交了钱还得服役,且免役收入也没有专款专用。据记载,免役钱“岁入一千八百 七十二万九千三百” ,专用于雇役“所费止用所入三分之一” 。 到了变法后期,国家通过免 役

15、所得款项甚至超过了原先创收中比例最大的青苗法所得。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弊端,使 得原先要求改革差役法的大臣们到后期都群起反对免役法。 (2)依据材料二回答,差役之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和影响?(4 分)后世的改革者应 从中吸取什么教训?(4 分) 27(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 ,是两个语词结构相近的概念,它们表明中日两 国在早期近代化的路径选择中拥有着类似的文化处境,即必须处理好强势文化的引入与本5土传统文化的保存问题。人教版历史选修 1 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材料二 昔彼得(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 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 闻日本地势近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