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3209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美岭中学 2014-2015 年度高一年下期期中考试卷历史科测试卷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60 分)1春秋战国时,我国农业动力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这指的是(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C铁犁的使用 D新型灌溉工具的出现2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3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 这个“集”在宋代

2、应属于( )A城市 B都市 C夜市 D草市4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租佃关系发生的变化是( )A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 B自耕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C佃农对国家的依附关系减弱 D自耕农对国家的依附关系减弱5.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技术先进 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各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 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A B C D6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东方的借鉴学习 B西方的殖民掠夺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7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原因颇多,以下各项中对其具有促进作用

3、的是( )日益扩大的海外殖民地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 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A B C D8世界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到大企业的演变。你认为出现这种演变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918 世纪,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最终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霸权,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 )A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码 B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胜利2C英国海军力量处于优势地位 D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胜利10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

4、”、“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自救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1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 )A .洋纱和洋布 B.咖啡和可可C.产于印度的茶叶 D.产于泰国的香米12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不是发生这一时期的是( )A洋务运动兴起 B民族资本主义诞生C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建成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3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A手工工场规模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5、 B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C出现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民用企业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14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 19 世纪 70 年代到 1949 年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的经历是(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你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20 世纪 20 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A B C D1519 世纪 30 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

6、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16.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3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17.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18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

7、。下列因素中,起积极作用的是( )资产阶级政府的鼓励扶持 民族实业家的主观努力 帝国主义侵华产生客观积极因素 人民群众反帝斗争和封建政府真心实意地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A B C D19.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 18701956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20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经过了一个演变的历程,以下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近代文明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使社会生活习俗趋向西化,对中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此应完全肯定舶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使中西文化碰撞、交汇,是近代社会习俗、风气演变的重要原因A正确,正确 B都不正确 C不正确,正确 D正确,不正确21 “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

8、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 ”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22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 1921 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本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4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A B C D2319291933 年,资本主

9、义世界发生了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经济政策由胡佛的自由放任转变为罗斯福的国家干预。你认为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互相渗透C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扩大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趋向缓和24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 2009 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25.表一 美国

10、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表中所反映的 19 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26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四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A.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B.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27.下表是苏联 20 世纪二三十年

11、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19251927 年19281932 年19331937 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 752773607290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28 20 世纪 30 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5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29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

12、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30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材料解析题(共 3 小题

13、,40 分)31、阅读下列材料:(10 分)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材料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里仁“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 桑弘羊盐铁论材料三 郡城之东,皆习织业。织文曰“缎” ,方空曰“纱”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 ,立濂溪桥。什佰为伍,延颈而望,如流民6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 676 引苏州府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4 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2 分)(3)材料三中“匠”与“主”之间的关系怎样?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发展缓慢的政策原因。 (4 分)32、近代两次工业革命给世界和中国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4 分)材料一 为了纪念独立 100 周年,1876 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