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1979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4-2015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一卷(选择题第一卷(选择题 共共 8080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右图是商朝甲骨文的“田”字。从甲骨文中田字的形状,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性特征,就是都将土地分成几块规整的小方块。这些土地的划分,有些是为了进行田间操作而自然形成的田间通道,还有些是为了便于土地的定期分配与再分配。由此可见,商朝的土地制度A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B奴隶个体所有 C使用铁犁牛耕 D可以自由买卖2右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

2、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A牛尊的制作材料上 B牛尊的腿上C牛尊的鼻子上 D牛尊的背部3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 该农具是A耧车 B耦犁 C曲辕犁 D翻车4据颜氏家训,我国古代农家“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即“自给自足” ,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相当发达 B.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C.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D.小农经济是农业经营的基本模式5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

3、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2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 ”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反映了古代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6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

4、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7右图所示的工具,王帧在农书说明:“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则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 ”这一工具的运用使得A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 B农田灌溉得到了迅速发展C冶铁效率大大提高 D使用灌钢法炼钢成为可能8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A自然经济得以根本性突破 B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发达C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D唐

5、宋时期出现了瓷器9 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 “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10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 、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下3列关于“草市”的说法,正确的有 “草市”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宋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草市”是自然形成的

6、,被政府明令禁止“草市”方便百姓日常生活“草市”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A B C D11中国古代某个时期的城市商业发展出现了“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 “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的现象。下列哪一文学作品最有可能反映这一现象A 诗经 B 搜神记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12诗人杜荀鹤在送蜀客游维扬中写道:“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景物胜西川” 。唐人卢求在益州记序中也写道:“大凡今之报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 ”引文反映了A长安、洛阳是汉朝繁华的大都会 B扬州、开封是唐朝繁华的大都会C临安、成都是南宋繁华的大都会 D扬州、成都是唐朝繁华的

7、大都会13对史料进行研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据载,明代嘉靖以后, “徽俗十三(岁)在邑,十七(岁)在天下” 。康熙、乾隆年间,沿长江地域流传着“无徽不成镇”的谚语。根据该史料我们可以推断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B明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基本情况C明代徽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 D明朝地方政府对社会风俗变化所持态度14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 “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 。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 。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重农抑商观念 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

8、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15 “洪武四年十二月, 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 ”下述对材料中对外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B根源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阻碍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D使中国从根本上抵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16.“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到了哥哥嫂嫂” ,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A.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自然经济的解体B.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C.列强控制了中国的海关D.中国的贸易中心发

9、展转移17华侨商人陈启源鉴于世界生丝市场的厂丝(即机器所缫之丝)热销行情和广州土丝出口衰落的状况,于 1873 年在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它所缫之丝粗细均匀,色泽洁净,弹性较大,售价也高 1/3,获利颇丰。以上内容可以印证A传统自然经济全面瓦解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D近代中国缫丝业世界领先18.实现近代化是先进中国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下列企业就是其典型的代表。它们的共同点是江南制造总局 继昌隆缫丝厂A.都是近代的机器生产 B.属于近代洋务企业C.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最终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19 “1870 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

10、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 1900 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 民族危机加深 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C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D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20结合下列两个材料分析对中国近代“抵制外货”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5B因具有排外性质而不利于加入世界市场 C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多次“抵制外货”运动D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1.下表列举的张裕酿酒公司在 18921941 年间的一些重要事件,反映出该公司1892 年张弼士投资

11、 300 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1912 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酿酒公司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1941 年张裕酿酒公司被日军强行接管A.甲午中日战争后,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之下成立B.抗战时期,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C.民国初年,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近代史上,始终受到晚清政府的压制22.19 世纪 70 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得到外国企业大力支

12、持23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 1915 年,历经 40 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A.中外合资 B.承包经济(承包责任制)C.私有化 D.公私合营24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25.下图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60%20%40%60%

13、80%100%1952年1956年公有制 私有制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C中共八大决策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26从下图中的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A人民公社好B.把大跃进的战鼓敲得更响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27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就是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

14、资本主义的矛盾281958 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产试验田,他问:“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 1 万斤。 ”领导说:“1 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 ”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是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生产积极性高B当时国家领导人对农业特别重视C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以识D人们为发展生产力而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291958 年 8 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到 1958 年底,全国 99%以上的农户加入了人民公社。其特点是“一大二公”即人民公社的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

15、社化中“一大二公”的错误在于7A偏离了工作重心 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形势C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30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 ,横批“综合平衡” ,这是 1962 年周恩来总理在全球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注解的国民经济建设路线或方针是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3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57、1962、1970、1980)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9491957 年,新中国的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促使我国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B19571962 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的发生C19621970 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很小D19701980 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32.1984 年 3 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 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