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广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1689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广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广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广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广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广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广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广西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桂林市第十八中学桂林市第十八中学 1313 级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级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历史历史 命题人:龙惠敏命题人:龙惠敏 审题人:廖会全审题人:廖会全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将条形码张贴在指定位置。将条形码张贴在指定位置。2、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

2、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6060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4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共计分,共计 60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 ”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A颁布“解负令” B 实行财

3、产等级制度 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设立“四百人会议”【答案】B【解析】考点: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贵族因为特殊地位而拥有相当多的财产,其社会政治地位自然比较高,这对贵族有利;同时,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原来的出身等级制度,平民可以通过辛勤劳动而积累较多的财产,从而提高自身的地位。虽然财产等级制仍然不平等,但是达到了梭伦的目的:既提高平民地位,又保证贵族利益。2、某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历史剧。假如你的角色是生活在公元前 6 世纪雅典的一个年收入100 麦斗的平民,那么你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当选四百人会议的成员 当选为陪审员 在战争中提供骑兵A B C D【答案】B 【解析】考点:梭伦改革。年收入

4、100 麦斗仅仅属于第四级,不得担任官职,故 B 符合题2意。3、梭伦改革前和商鞅变法前都曾进行了大辩论(如图),下列对这些辩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梭伦改革前的辩论 商鞅变法前的辩论A改革往往会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B改革在最初阶段往往招致社会各阶层的攻击C重大改革的推行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D推行改革要求改革者具有非凡的勇气和胆识【答案】B 【解析】考点: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在推行前,反对改革的派别往往是既得利益的维护者,而不是社会各阶层。因此,B 项的叙述是错误的。4、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5、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答案】B 【解析】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根源,根据当时的情况分析应该是经济因素,即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要求的结果。5、战国时期,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A效仿秦国,变法风潮起 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C逃亡者“耕豪民田,见税什伍” D封建城市的兴起【答案】B【解析】考点:战国时期的封建化改革。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与分析。解题关键理解战国时期改革的本质特点是确立封建制度,新兴地主夺取统治权,其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君臣位置的更替,据此分析可知 B 符合题意,故选 B。6、公元前 4 世纪中叶,秦国颁行

6、“分异令” ,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 。也就是说, “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 ,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 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 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答案】【解析】考点:商鞅变法。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和“诸子有份”等信息说明, “分异”3不仅要分家而且还要分割家产,这与传统宗法制下由嫡长子继承家庭中的政治地位(贵族家庭)和主要财产相悖,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A 项与题干无关,分封制是地方制度,而材料体现的是家庭问题;B 项不符合史实;D 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统一后,确立了皇帝制后出现的。7、鲜卑孝文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

7、为因果关系A长期分裂 B民族融合 C民族战争 D阶级斗争【答案】B【解析】考点:孝文帝改革。北魏统一北方后,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孝文帝改革后,又进一步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故答案为 B 项。AC 项明显错误,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为最终祖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D 项与材料无关。8、一位史学家说:“北魏孝文帝强制授田露田这对农民是一种剥削的手段”这主要是因为A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 B租庸调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C孝文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D授田的实质是强迫农民开荒纳税【答案】D【解析】考点:孝文帝改革。均田制的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无主的荒地,将其分授给农民使用,而农民要承担赋税和徭役。9、 宋史

8、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冗官,吏治腐败 B政府纵容土地兼并 C混战不休,人民破产 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答案】B【解析】考点:王安石变法。北宋政府实行纵容土地兼并的政策,认为富人兼并土地是为国守财,从而导致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造成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日益激化。10、王安石变法中,意图“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 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的是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答案】D【解析】考点:王安石变法。可以结合对题干中“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这一关键语句的理解来解答本题。很显然这是一项有利于保证农时的法令。11、王安

9、石的富国之法中,体现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是4A市易法 B方田均税法 C均输法 D募役法【答案】A【解析】考点:王安石变法。市易法规定:政府在开封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体现了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12、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王安石变法的下列措施,在当时很难真正实行的是A募役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答案】C【解析】考点: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主要针对官僚、豪绅地主兼并的大量土地,因而必然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很难实施。13、宋史专家李华瑞教授在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中提出罗斯福曾借鉴了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下列不可能被借鉴的是A青苗法 B市易法 C募役法

10、 D保甲法【答案】D【解析】考点:王安石变法。加强对人民人身控制与西方这一时期民主政策趋势不符,因此 D 项不可能被罗斯福新政所借鉴。14、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 ”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答案】B【解析】考点:王安石变法。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材料“国以任贤 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 “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表明王安石

11、认为任 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其在变法过程中却用人不当,导致新法危害百姓。 15、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于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5【答案】A【解析】考点: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是指的因信称义,即信仰耶稣即可得救,这就否定了天主教所宣扬的神学权威,降低了天主教会的作用,故选 A。 16、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

12、争权夺利的斗争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答案】D【解析】考点:宗教改革。AC 只是看到表面现象,B 与宗教改革不符。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后建立的新教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选 D。17、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到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

13、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答案】D【解析】考点:宗教改革。加尔文改革的核心主张是“先定论” ,宣扬“选民”或“弃民” 。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所以他的学说在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的西欧得以广泛传播,D 项正确。18、马丁路德说:“神的话,全部神的话,只有神的话,乃是一切的准则教皇和一切的教法会议,都可能错误, ”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答案】B【解析】考点: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意思是主要有信仰就可以得救,依靠教皇不一定能得救。这样从神

14、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选 B。AC 项错误,马丁路德并未否定宗教的宗教神学和上帝的作用;D 项错误,只能说是在神的领域实现了人人平等。19、穆罕默德阿里将没收的包税地的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这种做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6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灭了残余的马木鲁克势力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增加了赋税收入【答案】C【解析】考点:阿里改革。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将政府控制的一半土地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 官吏和地方豪绅,他们成为新的封建地主,构成了穆罕默德 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 20、资本主义文明在对封建文明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客观推动落后地区被迫不断的变革进步。阿

15、里在抵御了英法殖民侵略的同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具体表现是:创办近代工厂 改革行政制度 进行司法改革 大力发展海军A BC D【答案】C【解析】考点:阿里改革。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运用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阿里改革的 主要内容。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应排除。 答案 C。21、阿里改革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其决定性的原因是A阿里只进行了局部性的变革,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的结构变革B阿里的改革缺乏群众基础,没得到社会成员的有力支持C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性对现代化的改革起着明显的阻碍作用 D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答案】A【解析】考点:阿里改革。选项都是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阿里改革并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统治基础。而是对封建统治加以修缮和维护,继续加强封建统治,这在资本主义已经是世界潮流的形势下,是违背潮流的。22、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18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