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等四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1381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5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山东省等四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山东省等四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山东省等四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山东省等四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山东省等四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山东省等四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山东省等四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济南市高三部分学校调研考试(济南市高三部分学校调研考试(1111 月)月)历历 史史说明:测试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试题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 题)两部分,第 I 卷为第 1 页至第 5 页,选项按要求涂在答题卡,第卷为第 6 页至第 8 页。 第第 I I 卷卷(选择题 共 50 分)注意事项:1第 I 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

2、卷 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马克斯韦伯等指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 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 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2 古今奇观第二十一卷老门生三世报恩中说:“如今是个科目的世界,假如孔夫 子不得科第,谁说他胸中才学?”这反映了当时A.否定科举制的作用 B科举考试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科举考试限制了儒学的发展 D科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 3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 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3、。 ”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注重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4 英国政治制度史:“1689 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 ,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 1694 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1 692 年下院提出任职法案 ,先是 被上院否决,次年又被威廉三世否决。 ”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此时的英国国王拥有立法否决权B此时的英国国王违反了英国关于限制王权的法律C此时的英国上院具有立法否决权D此时的英国下院拥有立法权 5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 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

4、料中的“它”是 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6. 1870 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 “或称教堂拐 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 。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7. 20 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 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 、 “老革命党” ,这 是因为2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

5、共同性 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8历史学者姚海在俄国 1917 年的“电报革命” 中写道:“俄国 1917 年二月革命在首 都彼得格勒是以工人和卫戍部队的起义取得胜利的。但在外省和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 接受了彼得格勒革命的事实。 ”学者把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 ,这一说法反 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 “电报革命”的出现突出反映了A.二月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列宁当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夺权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9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 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

6、文化和思想基础的 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 恰当的解释应该是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D五国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10.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 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 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五四”精神 “延安”精

7、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A. B. C. D. 12.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 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13.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 同之处是都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314.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局势出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各新兴力量重大事件不能影响这 一趋势的是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

8、首脑会议召开C中国“一五”计划完成D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5. 1961 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 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 ”这一运动A. 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16 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 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京师及

9、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 ,其 以见谷赈给贫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C.当时已有铁犁牛耕 D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 17.南宋岁时广记售农用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 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 ”上述材料表明A宋代草市方便了民众的生活 B宋代定期举行的草市比较繁华C宋代草市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宋代草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 18.按照历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 17001820 年间,中国的 GDP(国内生产总值) 在世界 GDP 中所占的比重从 23.1%提高到 32

10、.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 GDP 在世界 GDP 中 所占比重仅从 23.3 01 提高到 26.6%,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却没有实现工业化。导致当时 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中国落后的小农意识非常浓厚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西方列 强入侵阻碍中国工业化发展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经济发展A. B. C. D.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 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 国。 ”材料指出了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20.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

11、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 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 “向下”是指挖煤, “向外”是指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21.张謇说过“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 。因此,他把 纱厂的名字叫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 B应大力发展重 T 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22图中 a b 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A. 电力 B石油4C煤 D核能23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 直接的办法实行社

12、会主义 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4.在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 大战。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25右图是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Work Pays America) 。 它反映了政府 A. 大规模直接救济 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13、5050 分)分) 注意事项:1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题答卷上,考试 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卷答卷一并上交。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答题无效。26 (18 分)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 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 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 局, 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

14、l)依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2 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5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4 分)材料二材料二 1781年经 13 州批准的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生效,标志着美国成为一个 邦联制国家。它规定:“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 ”但实践证明了它的不可行性, 美国迫切需要新的政治制度挽救国家。1787 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它创 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即联邦制。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 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 1788 年,新宪法经各州批准生效。至此,联邦制在美国正式确立

15、。这一制度被人们认为是 “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摘编自张定河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 1787 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制是“自由和绝对 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 (6 分)材料三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 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 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取得的最突出成就。依据材料三,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