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0262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福建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南安一中南安一中 2014201420152015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科试卷化学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化学反应原理专题 1、专题 2 第一、二单元。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 12 H 1 O

2、 16 N 14 Na 23 Cl 35.5 Br 80 Cu 64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60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 国家发改委等十七部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启动仪式,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节能减排行动。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B推广“低碳经济”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推

3、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 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D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2. 666和 1.01105 Pa 时,反应“CaCO3(s)=CaO(s)CO2(g) H178.3kJ/mol”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温度升高 B.该反应熵增C.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D.反应速率加快3. 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A用图装置精炼铜,a 极为粗铜,b 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 CuSO4溶液B图装置的盐桥中 KCl 的 Cl移向甲烧杯C图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以获得保护D图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流相同时(忽略电阻和其它能量损耗) ,

4、消耗负极材料的质量相同4. 已知可逆反应 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其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D)=0. 4 mol / Ls B(C)=0.5 mol / Ls C(B)=0.6 mol / Ls D(A)=0.15 mol / Ls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待镀金属)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D铁制钥匙表面镀上一层锌,钥匙不易被腐蚀6. 下列有关反应热测定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盖斯定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很难由实验直接测定而获得反应热的理论依据B若用

5、50mL 0.50mo1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 50mL 0.50mo1L-1的 盐酸和 50mL 0.25mo1L-1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反应热不相等C实验时只需要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t即可D酸碱混合时,量筒中 NaOH 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再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7. 下列反应符合图示的是( )3A酸碱中和反应 BBa(OH)28H2O 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C合成氨的反应 D碳酸钙的分解反应8. 高温下,炽热的铁与水蒸气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反应:3Fe(s)4H2O(g) Fe3O4(s)4H2(g) ,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把铁块换

6、成铁粉 B将容器的体积压缩至原体积的一半C若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D若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9. 能增加反应物分子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同时可以改变化学平衡常数的是(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增加浓度10. 用铂电极电解 100mL HNO3 与 AgNO3 的混合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 2.24 L 气体(标准状况下) ,则原混合液中c(Ag+)为 ( ) A1mol/L B. 2mol/L C. 2.5mol/L D. 3mol/L11. 在可逆反应 2A(g)3B(g)xC(g)D(g)中,起始浓度:A 为 5 mol

7、L-1,B 为 3 molL-1。若v(C)=0.5 mol(Lmin)-1,2 min 末,测得 D 的浓度为 0.5 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 min 末,A 和 B 的浓度之比为 53Bx1C2 min 末,B 的浓度为 1.5 molL-1D2 min 末,A 消耗的浓度为 0.5 molL-11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4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

8、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13. . 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从 C(s,石墨)= C(s,金刚石) H=+1.9 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更多C.由 H+(aq)+OH-(aq)=H2O(l) H= -57.3 kJmol-1,可知含 1 mol CH3COOH 的溶液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 57.3 kJD. 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 kJ 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9、H2(g)+O2(g)= 2H2O(l) H= +571.6 kJmol-114. .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2 2NO+O2,下列所述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O2的同时生成 2n molNO2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O2的同时生成 2n molNO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A B C D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 2SO2(g)+O2(g) 2SO3(g) H=QkJmol-1(Q0),若反应中充入 1molSO2和足量的氧气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一定是 Q/2 kJ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能用分数表示CZ

10、n(s)+H2SO4(aq) =ZnSO4(aq)+H2(g) H0,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16. .如图甲为锌铜原电池装置,乙为电解熔融氯化钠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A甲装置中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SO42-向铜极移动B乙装置中 B 是氯气出口,A 是钠出口C乙装置中铁极为阳极,石墨为阴极D甲装置中的反应是自发反应,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乙装置中的反应是非自发反应,有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7. . 某温度下,H2(g) + CO2(g) H2O(g) + CO(g)的平衡常数K = 9/4,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H2和 CO2

11、,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起始浓度甲乙丙c(H2)/mol.L-10.0100.0200.020c(CO2)/mol.L-10.0100.0100.020A平衡时,乙中 CO2的转化率大于 60%,平衡常数也随之变大B平衡时,甲和丙中 H2的转化率均是 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 2 倍,是 0.008 mol/LD反应开始时,三个容器中,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18. .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 200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 32 倍且更安全。电池总反应为:C2H5OH +3O2 =2C

12、O2 +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极为电池的负极,乙醇被还原B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 b 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 a 极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 + O2 + 4e= H2OD.电池工作时 1mol 乙醇被氧化时,就有 12mol 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19. .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 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催化剂能降低正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降低逆反应的活化能6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历程D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20. . 可逆反应:AB C, 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13、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 H、S的判断正确的是( )AH0、S0 BH0、S0CH0、S0 DH0、S0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4040 分)分)二本大题共二本大题共 4 4 小题,共小题,共 4040 分。分。21.21. 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1)25下实验测得,5g 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 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合成氨反应:1/2N2(g)+3/2H2(g)NH3(g

14、)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N2(g)与 H2(g)反应生成 34 gNH3(g) ,放出 92.2 kJ 的热量。请回答下列问题:该反应通常用铁作催化剂,加催化剂会使图中E变_(填“大”或“小” ) ,图中H_(3)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 1mol 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7化学键HHNHNN键能/kJmol1436391945已知反应 N2(g)3H2(g)2NH3(g) Ha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 的值:_ _。(4)已知: H2=+ 44 kJmol-1,H3= -285.8kJmol-1右图列出它们之间的转变关系。请计算 298K 时由 H2O(g)生成 1molH2(g)和1/2molO2(g)反应的H1= (用H2、H3表示H1计算等式) , (计算H1数据结果) 。22. 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2O3(s) + 3CO(g)2Fe(s) + 3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列于表中:(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 _。(2)在一个容积为 10L 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