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古代兵器文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507981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与古代兵器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汉字与古代兵器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汉字与古代兵器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汉字与古代兵器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汉字与古代兵器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字与古代兵器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与古代兵器文化(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兵器,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 防也。”,一、综述概述 1.概念:我国古代从原始社会晚期到清朝后期(19世纪中叶)的战争中,使用的进攻性兵器和防护装具的总称。2.发展历史:在原始社会晚期(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战争中,带有锋刃的生产工具分化出专门用于作战的兵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兵器不断发展变化,到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以青铜和钢铁为主的冷兵器的发展日趋成熟。火药发明以后,火器逐渐发展起来,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中与冷兵器并用。因此,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以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为分界线。 3.发展阶段: (1)前一阶段是冷兵器时代,约自公元前21(一说公

2、元前22世 纪)公元10世纪 (2)后一阶段是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约1019世纪中叶。,二、兵器起源 (一)史前阶段,如:(1)在江苏省邳县四户镇的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被骨镞射中的人体骨,镞体射入骨质深达2.7厘米;(2)在山西、云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类似实例发现。,3.原始战争日益频繁而激烈,仅用有锋刃的生产工具已不适应作战需要促使人们开始设计和制造专门用于杀伤和防护的特殊用具,它们逐渐与一般生产工具分离开来,于是出现了专用于作战的兵器。以重要的原始狩猎工具弓、箭为例,弓箭至少出现于距今2万年前,但是直到距今约5600年的新石器时代才出现用箭杀人的实例。,2.随着生产力

3、的发展和私有制的萌发,促进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开始由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部落联盟之间不断发生激烈而残酷的原始战争。反映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最著名的是约四五千年前的涿鹿之战,以黄帝为首的北方部落联盟战胜了以蚩尤为首的南方部落联盟。,1.由于生存竞争或血族仇杀,氏族或部落之间常会发生流血的暴力冲突,于是带有锋刃的生产工具,也被用于人类的互相残杀。这种杀人工具与生产工具不分的状况,在史前阶段曾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二)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人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磨制石器的技能,能琢磨成较锋利的石质工具;同时也提高了用石质工具加工木器、骨器的技术,为制造兵器准备了工艺方面的条件。当时由生产工具转化

4、成的兵器主要有:用于远射的木质或竹制的单体弓和装有石质或骨、角、蚌质箭镞的箭;用于扎刺的石矛或骨矛;用于劈砍的石斧、石钺;用于砸击的大木棒和石锤;用于勾砍的石戈;以及石质或骨、角质的匕首,等等。此外,可能还使用了原始的木弩,以及可以抛发石弹的“飞石索”等。同时,为抗御敌方进攻性兵器的杀伤,已经使用了原始的防护装具,主要有竹、木和皮革制造的盾,以及用藤或皮革制造的原始甲、胄。,三、兵器的种类,热兵器 热兵器即以火枪、火炮为代表的大多需借助火药作 为能源的武器。,冷兵器 广义的冷兵器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兵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ng,双

5、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兵,械也。说文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兵者,凶器也。国语越语兵者,不祥之器。老子,中国冷兵器的发展,石器时代的兵器,青铜时代的兵器,铁器时代的兵器,原始石器及旧石器时代(石拳) 中石器时代:石斧、石刮 新时期时代:石刀、石刃、石匕首、石枪、 石戈 石铜器时代: 玉兵,石铲,中国古代青铜兵器,种类:戈、矛、戟、钺、刀、剑、匕首等。,1.戈。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勾刃兵器之形。隶定字形从弋,从丿,会意。“弋”指“巡逻中的戈”,即“游戈”。 本义:作为主战装备和进攻性武器的勾兵,一种曲头兵器。,(1)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说文。 按,戈者,柲也,

6、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2)执戈上刃。书顾命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镶嵌兽面纹戈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戈是商周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古称钩兵,是用于钩杀的兵器。其长度根据攻守的需要而不同,所谓“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戈是东周时期才发展起来的,因此留存至今的以戈头部分最多见。这件戈的头部为三角形援,长方形的内部以绿松石镶嵌兽面纹,精丽工致,应当是礼仪中使用的兵器。,镶嵌兽面纹戈,商镶嵌龙纹铜铋玉戈长35.4厘米,出自商代晚期。传河南安阳出土。玉戈直刃弧背,

7、刻兽面纹,背有扉棱,铜柄上有龠,下有鐏,绿松石镶嵌出兽面纹,龙纹,蕉叶纹。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春秋秦子戈 长23.1cm,宽11.5cm,重0.240kg。 戈长刃,直“内”,内上有一长“穿”,“胡”上有三穿,有“栏”。援上刻划铭文15字: 秦子作造,中辟元用,左右师魼, 用逸。宜。 记秦子(秦子指初即位的幼君)做戈,秦君自用,左右两军,迅速出动。宜地(“宜”为地名)所造。,(4)出土文物 1.吴王夫差青铜矛是一种春秋后期的刺击兵器。现藏湖北省博物馆,.2.有钩矛,春秋后期,长23cm,宽9.4cm,重240g。矛窄长无叶,骹呈锐管状,一侧伸出有刃的弯钩。矛是直刺兵器,此矛同时带有刃弯钩,使

8、之能刺能钩,提高了杀伤力。但是使用钩的时候,其反向作用力易使矛头脱落。此类钩矛在后世发现极少。,2.矛 (1)汉字释义 矛是兵器名。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长柄,有刃,用以刺敌。始于周代,或周代以前,来历亦甚悠久,惟当时战术未精,各种兵刃使用之法,亦极简单,非若后之武术,以繁取胜,以多矜奇也。矛的使用方法大多是用双手握柄,以直刺或戮为主的战斗使用方法。 象形。金文字形,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本义:长矛) 同本义矛,酋矛也。 建于兵车,长二丈,象形。说文。二矛重英。诗郑风清人脩我戈矛。诗秦风无衣进矛戟者。礼记曲礼操戈执矛。周书王会矛若林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带有铭文的矛头,黄

9、线围起来的是铭文,有12个字-鸟篆-商代矛头。,(2)矛字的演变,(3)分类 古人根据矛的长度和形态将矛分为蛇矛和长矛。 1.蛇矛通体铁制,由矛头、矛柄、矛鐏三部分组成。 蛇矛的最大特征,在于其矛头的金属位置形如弯曲的蛇体,有着波浪式的曲线。矛尖形如蛇舌吐信,加强刺穿对象的威力。 在中国小说中,最常见的蛇矛种类是“丈八蛇矛”,当中尤以三国演义内蜀汉将领张飞所使用者最为著名。,三国演义小说中,东吴大将 程普亦用“铁脊蛇矛”。,3.戟 (1)字义:会意。从戈,从榦( gn)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戟

10、是一种分枝状兵器 戟,有枝兵也。今字误作戟。说文 戟广寸有半。考工记冶氏。注:“今三锋戟也。” 修我矛戟。诗秦风无衣 交戟之卫士。史记项羽本纪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2)汉字演变,(3)戟的类别 有长戟、手戟、双戟等。手戟柄短体轻,可刺可掷, 是性能优良的防身自卫兵器。长戟、双戟则柄长体重, 杀伤威力大,其中带单月牙刃的称为青龙戟,带双月 牙刃的称为方天画戟。清代杂兵中有一种,月牙短戟, 或名手戟,除月牙刃外,上有尖锋、曲钩,亦具有勾 兵、刺兵、割兵、兵等作用。,(4)出土的文物 1.商鞅戟 通长21.7、援长12.7、阑高10.7厘米,终0.2公斤。长援向上微弯,下刃后部内凹,中部有脊,长

11、胡,阑侧三穿,长方形内向上斜翘,三面有刃,中有一方穿。,2.战国青铜矛,出自中国战国时期,它是中国战国时期一种常规长兵器, 在青铜矛的正反两面,中部和骹部,有多处小片的规则花纹。,4.钺 (1)字义解释:古代一种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史记古星名。史记 天官书中:“东井为水事,其西曲星曰钺”。,(2)分类 1、玄钺(即铁钺)。裴集解载,“宋均曰:玄钺用铁,不磨砺”。 、黄钺(饰以黄金之钺)。 3、戚扬(斧钺),毛传道:“戚,斧也;扬,钺也。” 4、双钺。由长柄钺演变而成,钺身一面为扇形刃,刃阔约13厘米,锋利无比;另一面为长方形钺背,上有竖孔,安装钺柄;柄端装有铁剌,状如枪头,把

12、端有牙形护手柄,长约53厘米。,(3)出图文物 子午鸳鸯钺是八卦掌门派的独特兵器。子午鸳鸯钺是短兵器演练,演练起来千变万化,具有强身健体,自卫防身的价值。 子午鸳鸯钺是由清代董海川所创,又叫“日月乾坤剑”。钺分子午,一雄一雌,演练时开合交织,不即不离,酷似鸳鸯,故名“子午鸳鸯钺”。,夏镶嵌十字纹方钺为夏代晚期的青铜器。长35.6厘米,刃宽33.2厘米,厚0.9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器方形平刃,阑旁有两方孔,似用于皮条,商目雷纹青铜钺为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目雷纹青铜钺,1989年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此钺通高35.2厘米,刃宽34.8厘米,肩厚1厘米,重6千克。体扁近长方,长略

13、大于宽,上厚下渐薄。上方正中伸出厚内,其中有一穿,两旁肩上亦各有一穿。两侧渐张,弧刃最宽。上边和两侧饰目雷纹,侧脊浮凸鱼形几何纹。钺中央镂出大口,上角翘,下角圆,上下各布1排利齿,口围一周鱼形几何纹。镂空大口为兽面简省,仅取呲嘴咧牙形状。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饕餮纹铜钺由钺体和内两部分组成,钺体稍偏长,上窄下宽,弧,刃角向外延展形成两侧向内微弧状,两肩等长,各有一长扁穿。钺直内近方形,设于体端正中,内中部有一圆形孔,体近穿处饰高浮雕饕餮纹。现收藏于郑州博物馆。,5.剑 (1)字义解释:剑,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 形声。从刀,佥( qi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

14、面,中间有脊,短柄。 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 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 (2)字源字形,越王勾践剑 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 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这把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且依然锋利无比,闪烁着炫目的青光,寒气逼人! 此剑出土后曾一剑划破20多层的复印纸,享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甚至一度被怀疑是传说中的神剑“纯钧”。 至今为止,此剑是出土的唯一

15、一把越王勾践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青铜时代的最后巅峰秦剑 此剑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出土时被一尊高级军吏俑压弯。但是之后,这把被压弯千年的剑竟然弹直,当场去土锈后,表面光亮如新,剑刃非常锋利,一剑可划透12层报纸。,6.刀 (1)字义解释: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 a.本义:古代兵器名 刀,兵也。象形。说文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释名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 崔国辅从军行b.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有斧钺刀墨之民。国语周语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上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环首青铜刀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通长34.1、柄长10.5厘米。1980年伊金霍洛旗朱开沟墓葬出土。环首状,扁柄向一侧稍弯曲,中间凹,两侧起棱。柄、刀间有突出的齿状阑,刀背微凹,刀尖上翘。刀身细长轻薄。是目前发现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刀年代较早的一件。,(2)刀的种类 汉族的环首刀、唐刀、短刀、蝴蝶双刀、九环刀、大砍刀、马刀、太极刀、 少数民族的大食刀、云贵刀、大理刀等等。,腰刀 即佩戴在腰间的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刀长约三飞,刀身狭,柄短。,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