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课件-《声现象》复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503882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课件-《声现象》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课件-《声现象》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课件-《声现象》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课件-《声现象》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课件-《声现象》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课件-《声现象》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课件-《声现象》复习(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现象复习,(第一课时),知识框架,声现象,利用,传递能量,传递信息,声音与众不同的原因,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及声波具有能量。 知道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了解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 了解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根据生活经验;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 知道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对应应用;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复习目标,1.声音是由 产生的。人靠 发声,风声 是发声,管制乐器管里面的 发声,弦乐器靠 发声,鼓靠 发声。 2.一切发声体的物体都在 ,振动停止, 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 。发声体可以是 、 和 。 3.

2、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如 。,预习导航,物体振动,声带振动,空气振动,弦振动,鼓面振动,振动,发声,消失,传播,固体,液体,气体,录音机,空气柱 振动,4.声音的传播需要 ; 、 和 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 中传播时损耗最少;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中传得最快, 中最慢(软木除外)。 不能传声。 5.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有声音物体一定 ,有振动 能听见声音。 6.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 如: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等。 7.我们说话时听见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播。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

3、能 。,预习导航,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固体,固体,气体,真空,波,振动,不一定,340m/s,障碍物,回声,骨头固体,好,8.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的 ,这种现象叫做 。如我们能听见 声。 9.声音的_叫响度。物体_越大,响度越强。响度还与_ 和_ _有关。听者距发声体越_响度越弱,听诊器是利用 。 10.声音的 叫音调, 越高,音调越高。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 。它表示 的物理量,单位是_,物体振动越_音调越低。,预习导航,位置,双耳效应,振幅,强弱,立体声,声源与接收者距离,声音发散程度,远,使声音汇聚、集中,从而增

4、加响度,高低,频率,频率,物体振动快慢,Hz,慢,11.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 却一定不同。我们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要靠 。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12.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 ,高于 叫 。低于 叫_。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 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 。次声波的主要特点有: 、 和 、 。,预习导航,音色,音色,2020000Hz,20000Hz,超声波,20Hz,次声波,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能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13.超声波的特点有: 、 和 。B超是利用了超声波 。声呐是利用了超声波 。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可用

5、来击碎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如:蝙蝠辨向。 14.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_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保的角度上讲,_都是噪声。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_。符号_超过90dB会对人的 ;0dB指 ;控制噪声的方法有: , ; 。,预习导航,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获得较集中的声能,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的远,穿透能力强,能成像,无规则振动,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声音,分贝,dB,听力造成损害,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5.声音可以传递 和 。如医生查病时的“闻”,B超,敲铁轨听声音,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

6、山中_时(能/不能)高声说话。,预习导航,信息,能量,不能,互动突破,知识点一: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例题1:用竖直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例题2: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B,知识点二:关于乐音的三个特征问题(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例题3: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7、; (2)引吭高歌; (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 B(2)(4) C(1)(3) D(3)(4),互动突破,C,知识点三:环保问题 例题4: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装修房子的电钻声,婚庆时的爆竹声,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 A B. C. D. 例题5: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 B.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互动突破,C,B,互动突破,

8、知识点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例题6: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例题7: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300,钢尺振动频率太小,属于次声波,低,1.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

9、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2.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3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5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帮他估算这个山谷的宽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当堂训练,探究活动,发声体在振动。,气体、液体和固体可以传声。,探究活动,空气可以传声,声音具有能量。 真空中不能做这个实验!,真空不能传声。,探究活动,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探究活动,声音具有能量。,探究活动,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声音的音调跟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不同,声波的波形也不同。,探究活动,估测声音传播的快

10、慢。,量出一段300m以上的距离,当你看到发令枪冒烟时,按下秒表;听到发令枪声时,按停秒表。,探究活动,(1)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用刻度尺设计实验,(2)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探究活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某探究小组同学想探究围巾、报纸、塑料三种材料隔声性能的差异。现有围巾、报纸、塑料袋、小闹钟、刻度尺等器材,请你帮助这位同学设计一个探究以上三种材料隔声性能差异的实验。,探究活动,凸出控制变量的思想!,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说明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 。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1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声源分别是: 。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 A把弦拉得紧些 B把弦放松些 C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 D用更大的力拉琴,互动突破,5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 A把弦拉得紧些 B把弦放松些 C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 D用更大的力拉琴 6如图所示插图,请你说出它们各自的声学原理。7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同学们听没有什么意外,自己听总感到别扭,觉得不象自己的声音,主要原因是

12、( ) A录音机的录音效果差,声音录制后失真 B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C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 D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互动突破,81738年,法国有几位科学家为了探测声音的速度,曾把两门大炮架在相距27km的两个山头上,甲山头放炮时,乙山头上的人便测量从看见炮的火光到听见炮声所经历的时间;再由乙山头放炮,甲山头的人测量炮声所经历的时间这样计算出来的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37m/s。 你能设计一个测量声音在铁管中的速度的方案吗?(将所选句子前的序号填上即可) 你需要的器材是 。 你的方案是 。 你的计算方法是 。可选句子如下: A请

13、一个同学用铁锤敲击铁管的一端; B选择一根铁管,并测出它的长度L;C铁管 D在停止敲击的时候开始计时,到听到声音的时候停止计时,记下时间为T ;E用耳朵在另一端听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t; F卷尺 J钢尺 K秒表 LvL/T Mv = v0L/(L- v0t), v0是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互动突破,1物理学是探索的科学,物理学家们在科学之路上披荆斩棘,勇于探索,为人类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自开始接触物理这门课以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也进行了许多探究活动。以下几项活动,你肯定参与过: A探究琴弦的音调跟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B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C探究各种材料的隔音性能;D探

14、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其中有两组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它们是 和 。(填写字母) 2 演奏扬琴时,艺人用竹锤有节奏地敲击琴弦,听众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发出这声音的物体是( ) A 竹锤 B 空气 C 琴弦 D 琴弦柱 3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 的大游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把这种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1)这种装置的名称叫 ,为使它发出的声音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 声波 (2)这种装置 (能/不能)用来进行月球等太空的探测,因为 ,当堂训练,4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活动1:如图1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 活动2:如图2 3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 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有什么关系 比较你在探究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 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当堂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