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甘肃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489893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甘肃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甘肃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史】甘肃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史】甘肃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史】甘肃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甘肃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甘肃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中考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天水一中天水一中 20142014 级级 2015-2016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段中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段中考试试题历史(文科)考试试题历史(文科)第卷 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 ( )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2、的发展2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上,都是失败的政治家。 ”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主要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 )A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B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C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3 “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这是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在引用这一资料研究伏尔泰思想时,需要注意的有 ( ) 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目的 作者对中国

3、文化的了解程度 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 秦汉时期中国的政治状况A B C D 4孔子编写春秋 ,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这被称为“春秋笔法” 。 对孔子这种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 )A所作春秋不足为信 B孔子力图废除分封制度C是对“礼崩乐坏”的反应 D制约了当时的诸侯争霸5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可以看出( )2A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B两者没有任何联系C后者是对前者的批判继承 D两者意思完全一样6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

4、明法解 “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 ”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是“人治” ,后者是“民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前者是“民治” ,后者是“法治”7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 “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 ”材料体

5、现的是( )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8 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 ”此记载体现了 ( )A以民为本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9班固作汉书 ,内有古今人表 ,列 1931 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 。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 ;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 ;秦始皇则为“中下” 。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

6、为标尺10 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 ,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 , “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文翁因家庭身世受重用 B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C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 D汉代教育只有官学体系311 必修三第三课教材说:“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 ”而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通过电脑光盘检索,发现三教合一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

7、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明代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据此,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成立 ( )A元代之前确实无“三教合一”之说 B 四库全书是史料,吴教授的观点比教材更可信C不能据此判断隋朝没有提出过“三教合一”D “三教合一”是后人对隋朝三教发展的一种描述12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期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13清朝袁枚(17161797 年)曾创办随园,收女弟子。章学诚(17381801 年)斥曰:近有无耻妄人,以风流自命,

8、蛊惑士女,大率以优伶杂剧所演才子佳人惑人。大江以南,名门大家闺阁多为所诱,征诗刻稿,标榜声明,无复男女之嫌。殆忘其身之雌性矣。此等闺娃,妇学不修,岂有真才实学可取?而为邪人拨弄,浸成风俗,人心世道,大可忧也。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 ( )A理学受到冲击 B民主与法制思想并存C社会转型完成 D新式的教育发展普及14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 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 ,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 ( )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

9、民间 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 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15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C “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D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416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

10、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作者意在说明( )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 ,曰无言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这段话主要表明顾炎武认为 ( )A清谈误国

11、,倡导精研心性 B鞭挞理学,否认孔孟学说C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18清人袁枚认为,封建是“道可行而势不可行” 。他说:“先王有公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治。后世有私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乱。无先王之心,行先王之法,是谓徒政。 ”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袁枚主张实行分封对抗专制 B封建本意含有公天下之心C后世分封不符合先王本意 D后世分封体现专制色彩19顾炎武在生员论中指出:“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文、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也。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时文(多为当时书坊刻印的中举者试卷)五尺童子能诵数十

12、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 ”此处他批评的是 ( )A科举考试考查儒家经史 B经文、论、策脱离世务C考生背诵范文应付考试 D考试文体要求八股对仗20公元前 399 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 ,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B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C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D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21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5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

13、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 “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 “存天理,灭人欲”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22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23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

14、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24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 。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 )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C局限于

15、上层知识分子 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2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 )A “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B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 “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26在德国宗教改革的过程中,马丁路德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下列对此贡献理解错误的是 ( )A使德国人从此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权B开启了德国人自由阅读圣经 ,随意解释圣经的先河C推动了德意志民族的形成,为德国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D有利于德国民族语言的形成,促进了德国近代文化的崛起627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