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建筑设备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2475124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建筑设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建筑设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建筑设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建筑设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建筑设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建筑设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建筑设备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五章 建筑电气安全n电能的应用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也带来了 人身电击危险和电气火灾危险,n为此,我们需要采取许多电气安全措施来限制故 障电流、故障电压及其作用时间,n这就涉及到电气安全及电气装置的接地和接地故 障保护。n雷电做为一种自然现象,它能产生强烈的闪光、 霹雳,有时落到地面上,击毁房屋,杀伤人畜, 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n特别是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 日益增多,如何防止雷电的危害,保证建筑物及 设备、人身的安全,就更为重要了。n15.1 安全电压n15.2 建筑防雷n15.3 接地15.1 安全电压发生触电时危险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电流的频率,通电时间的

2、长短,电流在人体中 的路径等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 人体的最小感觉电流为0.5mA ,流经人体的电流为28mA时,会发生电击现 象,当达到 810mA时人体已难以脱开电源。 电流达到3050mA时,人体会心脏跳动不规则,时间过长则会停止跳动。1安全电压等级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加在人体上的电压 和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因人而异,主要集中在厚度0.05 0.2mm的角质层,但该层易于损坏和脱落。去 掉角质后皮肤的电阻约8001200,则可求 出安全电压U为12V。 因此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12V, 当空气干燥,工作条件较好时,可使用24V、 36V电压。 12V、24V、36V为我国规定的安全

3、电压三个 等级。2安全电压的条件 (1)因人而异 手有老茧、身心健康、情绪乐观的人电阻大,较安全; 皮肤细微、情绪悲观、疲劳过度的人电阻小,较危险。 (2)与触电时间长短有关 触电时间长,情绪紧张,发热出汗人体电阻减小,危险大; 若可迅速脱离电源,则危险小。 (3)与皮肤接触的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 接触的面积和压力越大,越危险; 反之,较安全。 (4)与工作环境有关 在低矮潮湿、仰卧操作、不易脱离现场的情况下、触电危险大 ,安全电压取12V; 其它条件较好的场所,可取24V或36V。3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国际上公认,人体触电的时间和电流的乘积若超过 30mAs,就会发生伤亡事故。 (1)电击 人体

4、接触带电部分,造成电流通过人体,使人体内 部的器官受到损伤的现象,称为电击触电。 以下几种情况下会发生电击现象: 当人体站在地面上,触及电源的一根相线或漏电 设备的外壳而触电,称为单相触电。 当人体的两处同时触及电源的两根相线发生触电 的现象,称为两相触电。 供电系统中出现对地短路,雷电流流经输电线入 地,被雷击中的大树附近带电的相线断落处附近 发生的触电是由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引起,关于接 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将会在第五节介绍。15.2 建筑防雷带负电荷的雷云在大地表面会感应出正电荷, 这样雷云与大地间形成一个大的电容器,当电 场强度超过大气被击穿的强度时,就发生了雷 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即常说的

5、闪电,或者说 是雷击。雷电流的幅值很大,有数千安到数百千安。而 放电时间只有几十微秒。雷电流的大小与土壤电阻率、雷击点的散流电 阻有关。1雷电的危害可分为四类:(1)第一类是直击雷有时雷云较低,周围又没有带异性电荷的云层 ,而在地面上突出的树木或建筑物等,感应出 异性电荷,雷云就会通过这些物体与大地之间 直接放电,这种直接击在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的 雷击,称为直击雷。n由于受直接雷击,被击物体产生很高的电位,而 引起过电压,流过的雷电流可达几十千安甚至几百 千安,对设备、架空线及建筑物产生极大的破坏作 用,如架空线上产生几千千伏的高压后,会引起线 路的感应放电,发生短路事故,而且会波及变电所 、发

6、电厂,引起严重的后果。n雷击放电大多数具有“重复放电”的特性,产生极 大的雷电流,引起地面建筑物和其他物体的损坏, 甚至发生爆炸和引起火灾。n第二个字母说明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对大地的关系:nT外露导电部分直接接地:nN外露导电部分与电源的中性点连接而接地。n在TN系统中按中性线(N)线和保护接地线(PE线) 的分开或合并又分为三种形式:nTN-C系统在全系统中N线和PE线是合为一根的;nTN-S系统在全系统中N线和PE线是合为两根的;nTN-C-S系统在全系统中仅前一部分(通常为电源 至电气装置金线总配电箱的一段线路),N线和PE线合 为一根(称为PEN)线,此后都分为两根。n(2)第二类是

7、感应雷n感应雷又称雷电感应,它是由于雷电流的强大电场 和磁场变化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引起的。它能 造成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电火花放电。n静电感应的特点是,当雷云出现在导体的上空时, 由于感应作用,使导体上感应带有与雷云的异性电荷 ,雷云放电时,在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不到释放,致 使导体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位差。 n电磁感应的特点是,由于雷电流的幅值和陡度迅速 变化,在它周围的空间里,会产生强大的变化的电磁 场,在其中的导体感应产生极大的电动热,若有回路 ,则产生很大的感应电流,而产生危害。 (3)第三类是高位引入n高位引入又叫雷电波侵入,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 属导体的作用,所产生的雷电波就可

8、能沿着这些导体侵 入建筑物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雷电波侵入的 事故时有发生,在雷害事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4)第四类是球雷n通常认为球雷是一个炽热的等离子体,温度极高,并 发生紫色或红色的发光球体,直径在1020cm以上。n球雷常沿地面滚动或在空气中飘动,能通过烟囱、门 、窗或其他缝隙进入建筑物内部,或无声消失,或伤害 人身和破坏物体,甚至发生剧烈的爆炸,引起严重的后 果。被 保 护 物I避雷器高压冲击波高压避雷器必要性: 室外高压架空线路很容易受到雷击,将高压冲击波引 入室内的高压设备,威胁它们的安全; 对高压电路进行运行操作(如开关的分断)也会产生 过电压,同样威胁着设备的安全。保

9、护原理: 正常时,避雷器的间隙保持绝缘 状态,不影响运行; 当高压冲击波来临时避雷器间隙 被击穿而接地,从而强行截断冲击 波,此时能够进入被保护设备的电 压仅为雷电流通过避雷器和引线以 及接地装置而产生的所谓残压,雷 电流通过以后,避雷器间隙又恢复 绝缘状态n2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n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见表1。表1 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n3建筑物的防雷分级及防雷保护n 各类防雷建筑应采取防直接雷和防雷电 波侵入的措施,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 在防雷装置与其他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 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n(1)一类防雷建筑n具有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的建 筑物和构筑物及

10、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如国家级 的会堂、办公建筑、大型博展建筑、大型旅游建筑、 国际性的航空港、交通枢纽等属一级防雷建筑。n对于这类建筑物,防直接雷的接闪器应采用装饰在 屋角、屋脊、女儿墙上的避雷带,n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5m5m或6m4m的网格 ,n建筑物最高处加避雷针,其滚球半径为30m。n引下线数量不小于2根,间距不应大于12m。 防雷电感应的措施:n可采取将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 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接到防雷电感应 的接地装置上;n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屋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

11、的连接,不应小于两处。对于雷电波侵入的防范:n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n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 装置上。n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 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扩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 地引入。 n(2)二类防雷建筑n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省级重点文物的建 筑物和构筑物、19层以上的住宅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 民用建筑、省级及以上大型计算机中心。如省部级办公 室、省级通讯广播建筑、大型的商店等属于二级防雷建 筑。n对于二级防雷建筑物防直接雷宜采用装饰在屋角、屋 脊、女儿墙上的环状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 10m

12、10m或12m8m的网格,n也可采用装饰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或避雷针,或两者 组合的接闪器,其滚球半径为45m。n引下线数量不小于两条,间距不应大于18m。n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n突出屋面的风管、烟囱等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 ,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 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 置相连。n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柱、基础内 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 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 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宜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 接地装置。n(3)三类防雷建筑n不属于一、二类防雷的建筑属三级防雷建筑,但 通过

13、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如高度为15m及 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n对于三级防雷建筑物防直接雷宜采用装饰在屋角 、屋脊、女儿墙上的避雷针或避雷带,n当采用避雷带保护时,应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 24ml6m的网格,n采用避雷针保护时,其滚球半径为60m。 三 建筑防雷设备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一)接闪器建筑顶部人为设立的最突出的金属导体。 属于引雷作用。 1 避雷针顶端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形,均做防腐;针长(米)圆钢直径(mm )钢管直径(mm ) 112201-21625烟筒上的避雷针,圆钢烟筒上的避雷针,圆钢2020毫米直径,钢管壁厚不毫米直径,钢管壁厚不 得小于得小于

14、3 3毫米。毫米。单 针 的 保 护 范 围双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2 避雷网和避雷带可明装和安装。明装时采用直径8毫米的圆钢或截面 为12x8毫米的扁钢。避雷带宜从屋面支 起10-20cm,支撑点间距为1-1.5m;暗装可利用建筑构件内不小于3mm 的钢筋,钢筋应焊接为一体。(二)引下线又称引流器,数量不小于2条,间距不应大于 25m,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 防雷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且宜 与埋地金属管相连。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 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 形接地体,当二者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在地中 的距离不应小于2m。n明装引下线一般

15、采用直径不小于8mm或截面 不小于12x4mm扁钢(厚度不小于3mm)。引 下线应沿着建筑物外墙敷设,距墙面15mm, 支持卡间距为1.5-2米,断接卡子距地面2米, 从地下0.3到1.7米应采用非金属管槽保护。n暗装引下线可利用钢筋混凝土柱的主筋为引 下线,最少利用四根柱子,每根柱子中至少有 两根直径不小于16mm的主筋焊接为一体。五 接地体采用40x40mm的扁钢,围绕全楼最外 围做封闭式周围接地体。接地体距建筑物 外2米以外,埋入地下1-1.5米以下。15.3 接地在GB50054-95新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中已不再使用接零、接地、零线等名称,而改用 ICE标准代号。 根据电气工

16、作接地和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保护接 地的方式不同,ICE将系统接地分为TN,TT,IT三 种形式,这些文字符号的意思是: 第一个字母说明电源对大地的关系: T一点与大地直接连接: I与大地隔离或一点经阻抗与大地连接:一 接地保护电流流过人体会发生触电事故。人体触电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没有遵守安全规程,人体直接接触 或接近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超过了安全 距离);另一种是人体触及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 的金属部分。 n因此除了遵守安全规程外,还要采取措施将一些 电气设备的外壳或金属部分接地,这样即使是电气 设备的绝缘损坏,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n此外,为了电力网路可靠地运行,通常也将电力 网路中的某一点接地(如发电机、变压器的中性点接 地).n按接地的作用不同,接地可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 接地。n设备的某部分与土壤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 为接地。n零线就是由变压器和发电机的中性点引出的,并 接了地的接地中性线。n设备的某部分与零线相连接,称为接零。“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