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初测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462712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初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初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初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初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初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初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初测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52015 年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第二学期高一开学初测试题年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六中第二学期高一开学初测试题历史试题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测试时间 80分钟。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 “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表明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

2、已有四季之分【答案】D【解析】考查古代农耕经济。殷墟是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殷墟甲骨文中记载了春夏秋冬作物生长的情况,判断 D 项正确。甲骨文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排除 A 项。B 项说法本身错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C 项理解有误。故应选 D。2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 ,而西汉时因项伯有功而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这主要反映的是A皇帝独尊 B重视人才 C尊崇自然 D儒学独尊【答案】A【解析】考查皇帝制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论是“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还是“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所反映的共同的本质问题只能是皇帝独尊。所以应选A。3文明

3、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A谷物种植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D牲畜饲养【答案】A【解析】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题眼是“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 “决定性意义” ,促成人类由迁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房屋建筑、牲畜饲养、谷物种植等都是。但2民以食为天,要人类真正的定居下来,首先得解决食物的问题,而谷物则是定居后人类的主要来源,故具决定意义的是 A。4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皇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

4、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统统提成为王。对皇帝的做法最恰当的理解是A皇帝关爱兄弟,也疼爱子侄B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C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侮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疆国梁国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考查汉代的政治制度。汉景帝将梁孝王的五位儿子“通通提升为王” ,避免其中一个儿子拥有梁国而强大,目的是削弱封国实力,故应选 B。5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成形、扩展、深入发展的几个阶段。下列各项与成形期密切相关的有石斧、木耒、骨耜为基本农具 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建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及推广 曲辕犁等农具被广泛使用 A B C D 【答案】B【解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5、决问题的能力。材料问题强调的是对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产生积极推动的因素,结合所学可知精耕细作农业发端于春秋战国时代,先进生产工具和水力工程的兴修都有助于这种农业的发展,所以项符合题意要求,属于中国早期粗犷农业的发展特征,项中曲辕犁是精耕细作农业成熟或完善的标志,与初期发展阶段要求不符,故应选 B。6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 【答案】C【解析】考查小农经济。题干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的“男耕女织”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3单位,

6、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商品交换,而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及交纳赋税,主要是因为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故 C 符合题意。7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由此不能说明的是A汉代的纺织技术非常高超 B汉代纺织品受到古罗马人的青睐C汉代的纺织品已经远销欧洲D汉代时中国跟古罗马已有直接贸易往来【答案】D【解析】考查汉代中国丝织业对欧洲的影响。材料虽然提到中国丝织品运至罗马,但不能反映两者的直接贸易。从材料“运至罗马” 、 “人工巧妙”可以判断 ABC 符合题意。故应选D。8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 “布衣”中的“布”是指A丝织品 B棉纺织品 C毛纺织品 D麻纺织品 【答案】D【解析】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中的纺织业。这里要挖掘题干中隐含的时间信息:诸葛亮生活中三国时期,据所学,纺织材料由麻葛、丝和棉。棉是从宋开始的,B 项排除;丝织品在三国时已有,但与“布衣”不符,丝织品是昂贵的,排除 A 项;C 项容易排除。所以应选 D。9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A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自然经济取得

8、了根本性突破 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答案】A【解析】考查我国古代对外交流和手工业发展情况。从丝绸到陶瓷到茶叶,对外交往中,中国主要输出手工业品,既说明我国古代手工业领先,也说明自然经济长期存在,没有根本性突破,故 A 正确,B 错误;因此答案为 C;古代通过丝绸之路,我国手工业品大量外输,故 C 不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代中国外贸出超还是入超,故排除 D。410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铁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南北朝时期,我国冶铁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A高炉炼铁 B炒钢技术C灌钢法 D水力鼓风冶铁【答案】C【解析】考查冶铁业。分析选项,A 项是近现代的炼铁方法,所以排除

9、A 项。炒钢技术出现在西汉,所以排除 B 项。C 发明水利鼓风冶铁是在汉代,不是南北朝时期。所以应选 C。11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 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答案】A【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制瓷业。依据所学,我国唐代就已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而青花瓷在元朝时期才出现,故 A 不对。青花

10、瓷器釉下青花发色稳定而且蓝色淡雅所以青花的纹饰一般都是一些历史典故的画、诗,B 项的说法吻合青花瓷的特点。青花的出现确立了景德镇瓷都的地位所以 C 也是对的,元以后出现大量的外销,瓷以明清为盛,D项的说法也正确。所以应选 A。12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 。这反映宋代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 C商帮势力崛起 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答案】B【解析】考查古代的经济。根据所学,宋代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突破了空间限制。太原的刀“如水”与苏州的盐“胜雪”体现手工艺的提高,同时体现了专业市镇的兴起。A 项错误,材料并未交待北方与南方经济的

11、比较;C 项是在明清时期;D 项材料并未体现。故应选B。13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 ,驰山泽之禁,5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这表明汉朝时A政策的放松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答案】A【解析】考查古代的经济政策。依据“开关梁,驰山泽之禁”说明汉初政府对商业发展采取宽松的政策。所以应选 A。14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材料描绘的是A汉都长安 B隋朝洛阳 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 【

12、答案】D【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分析题干,从“诸店皆卖新酒”可知描绘的是繁华商业区,而从“嬉戏连坐至晓”说明商业活动通宵达旦,这种情况与宋朝相符,因为唐代以前包括唐代,政府对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商业区晚上要定时关门。故应选 D。15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 ,颁布酒榷 ,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 ”材料表明汉代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答案】D【解析】考查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根据材料“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可以看出汉代对“市”的管理比较严格,AB

13、C 三项材料反映不出来。所以应选 D。162010 年, 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 。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 ,其耕泽泽(松土) 。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 ,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 ”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答案】C【解析】考查井田制。从材料关键词“千耦”可以看到集体耕作,从篇名可知描写的是周朝历史,即奴隶制时代。故应选 C。17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6完了,他们

14、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这表明清政府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答案】D【解析】考查海禁政策。从材料信息可知,清朝时期,在广州的外商,只有在夏秋两季商业交易时才能居住在十三行,而到了冬季,由于商业交易停止,法令规定不准他们继续留在广州,而且,即使居住在十三行时,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充分反映了清政府对对外交往的严格限制,故应选 D。18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 ,展现了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传奇一生,这一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有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

15、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私营手工业的产品也开始大量进入市场A B C D【答案】B【解析】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城镇经济空前繁荣,这推动了商帮的崛起。当时经商仍不是正当行业,商人地位仍很低,政府也没有废除专卖制度,贩盐必须先为官府运送军粮才能取得贩盐的权利。故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19明朝“嘉庆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这反映了明中后期A富起来的地主较多 B原来富有的地主被后起的超过C商品经济发展,经商致富者多了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冲击封建经济【答案】C【解析】考查商业的发展。明朝“至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说明了明朝中期,商品经济日益发达“末富居多,本富益少”的含义是经营工商业致富者越来越多,以农业致富者减少。据此可知,这反映了商品经济日益发达,故应选 C。20北宋时的商人经常将南方的粮食、茶叶长途贩运到北方的辽和西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