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南分校2013-201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1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459742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河南分校2013-201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河南分校2013-201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河南分校2013-201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河南分校2013-201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河南分校2013-201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河南分校2013-201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河南分校2013-201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时间:60 分钟 分值:100 分第 I 卷(共 50 分)本卷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其中“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 己为耻”蕴涵着我国古代的 A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B 墨子的“兼爱”思想 C庄子的辩证法思想 D 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 2、 管子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 法者民也” 。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法律体现人民意志保护人民利益 B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主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 D体现

2、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 3、2007 年 9 月 28 日上午,以“同祭先师,共享和谐”为主题的祭孔大典在山东曲阜隆重 举行, “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征集活动结果也同时公布。五句论语 经典不包括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德不孤,必有邻 C 民为贵,君为轻 D 礼之用,和为贵 4、2009 年 7 月 22 ,两千多年来时间最长的日全食横扫我国苏州等地的长江流域。历史 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联之 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无为而治 5、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

3、,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 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黄宗羲则主张 “天下为主,君为客”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6、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 7、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4、”这是中国对联艺 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 C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8、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 9、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1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具有现代色彩的民主思想, “立足于当时的现实而又一脚2跨进了未来”的伟大思想家是A、朱熹 B、李贽 C、王夫之

5、 D、黄宗羲 11、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 ,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 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 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 。开始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的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黄宗羲 D王阳明 12、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 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一主张表明 ( )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质疑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1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

6、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14、下图是 1490 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 。作 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 痛。这件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 ( )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罗马教皇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15、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 月亮

7、;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撤。这 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16、15 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 ,这一现象说 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17、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 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

8、一步了解 西方三权分立政治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 A 论法的精神 B 人权宣言C 权利法案D 独立宣言 18、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最准 确的表述是( ) A对旧制度进行了批判,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 B批判了专制主义,提倡自由、 平等的思想 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利的制约与平衡 19、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 新时代 ”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 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

9、( ) A天斌人权 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C人民主权 D人是万物的尺度320、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 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的对象就是 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科技作 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A个人与社会、自然是无法分开的 B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C中国古代只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2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2

10、2、郑燮的墨竹图 ,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 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23、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 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C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24、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有一结 20 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 29 万千米/秒的速度 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50 年以后,当哥哥已

11、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他去迎接回 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 30 多岁的年轻人!你认应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这 一现象 A相对论 B量子理论C万有引力定律D质量不变定律 25、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 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 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那么,19 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A达尔文 B拉瓦锡 C居里夫人 D爱因斯坦第卷(共 50 分) 26、 (2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 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

12、记太史公自序4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 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 这理。 朱子语类卷四十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 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

13、主张?(2 分)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2 分)(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 ,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 分) (4)材料四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2 分)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2 分)(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4 分)分析 在 2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为何能一直保持正统地位?(4 分)27、 (3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5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 孔子 材料 2: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 知即罪恶。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材料 3:16 至 17 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 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 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 时期的进步思想与 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 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 (1)材料一集中体现孔子的什么主张?(2 分)材料二反映苏格拉底的什么观点?(2 分) 二者在本质上有何相似之处?(2 分)(2)17 世纪的中国和 18 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的原因是什么?(6 分) 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