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南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9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459657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云南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9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云南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9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云南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9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云南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9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云南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9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云南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云南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玉溪一中玉溪一中 2014 届高三复习历史月测试卷(一)届高三复习历史月测试卷(一)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分)一、选择题(本卷共 30 个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唐律名例疏议释义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 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 ” “中华”的主要内涵是 A地域 B文化 C法律 D种族 2.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3. 据南

2、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 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 (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4、我国古代社会自秦朝以来,皇权便对社会权力资源形成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 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宰相 专权而实行的“合议制度” 、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 界其他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材料中提到的自秦朝后三个

3、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A.唐朝中书省,明朝的六部,宋朝的通判 B唐朝门下省,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宋朝的通判 C汉朝的内朝,清朝的军机处,秦朝的御史大夫 D明朝的内阁,宋朝的二府三司,元朝的行中书省 5.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 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 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 ”由此可知 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近代国家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6. “经济足匡时,筹楚饷、克杭城、平粤寇、底定关陇回疆,尽瘁江闽,先幕

4、后官,遍历 艰苦成铁汉;诗书能报国,精天文、熟地理、详水利、谙练吏才兵略,兼通洋务,出将入 相,不求温饱是真儒。 ”该题词称赞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7.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 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 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8.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各项是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 是一届人大19541958 年二届人大1959

5、1963 年三届人大19641975 年四届人大19751977 年五届人大19781982 年254115A.一届人大取代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全部职能 B.二届人大决定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四届人大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五届人大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9.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 (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 (意为青色的城)、将迪 化 (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 (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注重行政区划管理 D.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

6、中所 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 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 显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11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据此 理解,苏格拉底 A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赞同知识为少数人掌握 C认为知识与美德都重要 D强调判断标准就是知识 121847 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其章程规定:二、代表大会是全 盟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关于修

7、改章程的一切提案均经总区部转中央委员会,再由 中央委员会提交代表大会。三、全盟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每年 8 月举行。四、中央委员 会是全盟的权力执行机关,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审议。遇紧急情况由中央委员会召 集非常代表大会。这表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权力运行机制是 A高度集权 B分权制衡 C议行合一 D三权分立 13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名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1787 年颁布1870 年颁布1954 年颁布制定机构制宪会议制定国民议会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特点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体现直接民主原则体现人民民主

8、原则和社 会主义原则评价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 本建立A颁布时间 B特点 C制定机构 D评价 14. 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分了对某些国家 的战后控制权。此表透露的正确信息是A. 英国独占世界霸权的愿望3B东欧成为苏联英国战后争夺的焦点C英国欲损取利益讨好美国D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15.以下是上海某家报纸在某一年发表的文章标题:欧洲复兴的希望马歇尔计划出台 刘邓匪军,强渡黄河意图何在? 北平学生聚众闹事要求禁止美货 孟良崮英雄 殉国 。据此判断, “某一年”是 A1919 年 B1948 年 C 1947 年 D19

9、52 年 161964 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 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1973 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 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 “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 涉和压力” 。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17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在其著述中提到“先前旧政权的消失与其说是通过外部压力,不如 说是通过内爆的过程,即内部瓦解。因为没有面对强

10、有力的内部抵抗或外部干涉的威胁, 革命可能是和平的。但是所引发的社会动荡是革命性的,因为这些动荡瓦解了现存的政 府,并引起急剧的、突如其来的改变。 ”帕尔默评论的是 A北美独立战争 B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8.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20 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 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社会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 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 ”美国的矛盾心态体现了 A美国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B美国的价值观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C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D美国外交思想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

11、19.2011 年 10 月 4 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 4 国投弃权票,美国等 9 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 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俄形成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 C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20. 2011 年 7 月 22 日,欧盟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讨论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方案。峰会公布 的最新草案显示,各国已就新的希腊救助达成一致,这进一步消除了市场对欧元区的担忧情 绪。以下对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国的联合初衷是为了加强成员

12、国间的防务合作B其前身是 1958 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C对当今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冲击美国单极企图的重要力量D2001 年欧元的正式启用使欧洲的联合再次迈出关键步伐 21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 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4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22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 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这段材料最主要反

13、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23.韩非子载:“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 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 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A. B. C. D. 2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 力。 ”材料中描述的工具是指 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耧车25.九章算术系统

14、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 27 题为 “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 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 A以征收实物税为主 B推行抑商政策 C各关口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 D农民的负担较重 26.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 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 15 年的贸易专利特许。1609 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 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 际主宰者。 ”东印度公司与当今跨国公司的不同是A利用殖民扩张进行资本积累 B推动资本主义发展C拉大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 D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 27右图为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 ,其设计理念和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 。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构思的是 A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B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C “知之愈明,则行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