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消费市场论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思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45510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文化消费市场论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文化消费市场论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文化消费市场论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于文化消费市场论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于文化消费市场论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文化消费市场论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文化消费市场论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思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文化消费市场论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思路资源提供:大学生教育资源论文关键词:文化需求;县域经济;信息化论文摘要:农民文化消费需求和消费理念是决定县域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也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该文从西部农民文化需求的现状出发,全面探讨信息化发展对文化需求结构的变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县域经济、文化发展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一艰巨繁重的任务,主体是农民。也就是说,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文化消费也在持续

2、增长。为此,正确了解农民自身文化需求的现状,大力发展县域信息化建设,为推动县域经济、文化发展搭建信息平台。一、西部农民文化消费市场的现状1、农村文化消费结构单一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但由于文化供给比较单一,农民的多层次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目前,看电视是为广大农民的主要业余消遣,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存在不积极的文化消费现象由于文化生活较为单一,导致“搓麻将” 、 “迷信风”等在部分农村重新抬头。这些现象虽在个别村比较严重,但带有普遍性,如不采取积极对策加以制止和纠正,必将对农村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同时也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3、3、农村文娱活动缺乏投入引导调查发现,农民有一种普遍的认识,那就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相比过去,文化娱乐活动却减少了。从前政府组织的各类汇演等文艺活动现在几乎看不到,乡镇一级由于财政等问题,不得不压缩对文化的投入。一些乡镇文化站仅一块牌子、一个章子。乡镇唯一的文化平台,便是广播电视差转台。村一级投入就更不用说了。各级组织无法充分履行农村文化的供给功能,缺少引导、投入,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显得苍白无力。4、民间文化严重萎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在不断的改变,土生土长的民间文艺队伍极度缺乏,农村原有“戏班子”等文艺队伍逐步萎缩,许多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和表演绝技也在消失。尽管随着农村“

4、三项活动”(送电影、送戏和农村综合文化活动)的开展,一些农村剧团开始恢复,但演员多数年龄较大,剧本陈旧,缺乏新内容,缺乏时代感。加之许多有文化素质的青年农民由于生活原因不愿呆在农村,外出务工或经商,农村文化缺乏新生力量,农民剧团面临人员老化,后继无人。5、花钱消费文化仍是多数农民的奢望缺少文化设施,收入水平偏低,多数农民文化消费欲望不足。相对城市居民,农村文化气息相对较弱,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农民将较多的消费用于交通通讯和居住,而在文化方面的消费相对较低。这与当前农村文化氛围及农民文化消费意识较弱不无关系。文化消费有助于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先进文化精神的建立。文化消费的滞后不利于洛阳文化产业

5、做强做大,也制约了洛阳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省委提出了在建设经济强省的同时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我们应想方设法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多途径促进农民加大文化消费。二、西部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关联分析1、我国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文化,滞后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步伐。究其原因,虽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经济原因。它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用于文化发展的资金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机制问题,经济机制的运行会影响上层建筑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经济体制模式上来看,经历了天然经济、自然经济、集体经济(计划经济)等阶段。我国农村自实行承包制改革以来

6、,经济模式逐渐转向商品经济,但是不完全,因为从农田、农业经营里的收获大都是自给自足的。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村经济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而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2、农村经济机制制约着农村文化发展,农村的劳作方式、休闲方式、居住环境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区别。农民的文化生态跟农耕习惯密切相连,市场经济往往会打破传统农耕习惯,这样就会给农民在节庆、祭祀、休闲期间的文化活动造成影

7、响;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文化意识也和农民传统的文化意识发生碰撞,比如竞争意识、个性意识、利益意识等都会给传统的乡风民俗造成影响。3、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价值内涵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进程,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1)有利于提高县域经济市场化程度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虽各具特色,但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高。信息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会进一步加大我市和先进地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信息交流,帮助广大农民和企业及时获得技术

8、和市场信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品,有效地提高贸易量和市场份额,使地方特色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的效益和优势。因此,加快信息化进程,大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增强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对县域经济市场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有利于服务“三农” ,增加农民收入同先进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农民获取农业信息和知识的渠道还不畅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信息“贫困”的问题。在信息服务手段上,还没有建立起完善、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信息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信息闭塞问题,把分散的一家一户通过信息载体与农产品市场紧密相连,使农民不

9、但找到获取大量廉价信息的途径,而且能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3)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西部地区县域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新技术和大量的信息,会引发思想观念的改变,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社会文化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县域经济信息化,不仅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而且对加快本区域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 有利于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县域公共应急处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决策支持系统、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可提高县级政府对重大事件处理能力,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改善经济发

10、展环境。二、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快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全市整体经济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全面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加快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可以有效地带动全市县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全市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挥电子政务建设的龙头作用,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我市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务求实效,扎实推进”的实施原则。各县(市)区政府要

11、制定好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优惠政策,建立公平、有序、开放的市场环境,面向需求,面向市场,突出重点,逐步加大涉及基础性、全局性信息化项目的资金投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带动全局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具体措施是: 1 加强信息化服务“三农”力度,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http:/农业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典型特点是农村经济比重比较大,其发展对整个县域经济的作用至关重要。各县市区要从农业信息化入手,加强县级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以农业信息化作为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突破口,用信息技术引导农业生产和宏观调控,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按照农业特色区域产业格局,逐步构筑

12、起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等各种农业特色网群。建成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和为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题的载体,积极促进农业信息化和市场化服务。进一步做好农业信息网的延伸和健全服务体系,鼓励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产业化龙头、经营大户入网,整合信息资源,搞好为农民服务。农业信息化要因地制宜,密切结合农民需求实际,走低成本之路。要以较低的成本和农民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加快农村信息化普及进程。多渠道、多途径培训农民信息化知识,提高农业资源信息的利用率,切实解决农业信息闭塞和技术落后的问题。 2 发挥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功能的作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信息化是传统产业

13、提高综合竞争力,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重要手段和前提。要紧密联系我市县域经济传统产业比重大、涉农企业多且规模小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和扶持政策,鼓励重点支柱行业企业率先加快信息化步伐。 3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切实加快电子政务发展,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务公开,提高管理职能,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逐步建成覆盖县域各单位、各部门的电子政务体系基本框架。谋划和完善覆盖全社会各领域的应急指挥系统、社保系统、行政审批系统、诚信体系等 12 项重点信息系统建设,构筑县域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要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网上办公系

14、统、各类公众服务应用系统建设,继续做好本县域“门户网站”的完善提高,全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挥好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提高政府监管水平、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4 继续加强信息基础建设,扩大通讯业务普及范围鼓励邮电通信行业充分利用现有的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资源,采用新技术,优化布局、完善网络结构,为县域经济信息化和农业信息化应用提供结构合理、高速宽带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进一步拓宽通信传输光缆宽带及网络覆盖范围,引导网络运营商将互联网、接入网、城域网由城镇向乡村辐射,不断扩大通信业务覆盖范围。通过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形式,为县域经济

15、和服务“三农”提供多方式、多途径信息。总之,县域经济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任重道远。需要各级政府给予物质和财政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必须发奋图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闵大洪.中国网上广播的现状与前瞻.2000 年 6 月中日韩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传统媒体联袂抢滩第四媒体N.文汇报.2000-05-22.2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陈家海.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黄速建,魏后凯.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