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453992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6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2)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2)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2)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2)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2)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2)(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一、概述地形图: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关系,将地面上所有的地物、地貌,经综合取舍、用规定的符号,按相似的原理,缩绘在图纸上的技术资料。图上仅表示地物,而无等高线表示的地貌时,也称平面图或地物图 投影方法:按垂直投影方法; 比例关系:按测图比例尺; 地物:地面上所有有明显轮廓的,固定性的,自然或 人工建筑的物体。(如:房屋、道路、河 流、田野、森林。) 地貌:地面的起伏状态。(高山、丘陵、平原、洼地,等。) 综合取舍:可选择欲反映的信息,可满足众多方面的要求(制成多种地图产品)。 规定的符号:由国家测绘局统一制定各地物、地貌表示在地形图上的符号

2、,即地形图图式。运用图式符号,使地形图形象生动(相似性),简单明了。(我国目前使用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形图图式,编号“GB/T 7929-1995”,1996年5月1日实施 )1:2000 城 市 地 形 图二、地形图的图幅与编号为便于测绘、保管、检索和使用,所有的地形图均须按规定的大小进行统一分幅。并进行有系统的编号。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 按坐标格网线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图幅的概念与内容1、图幅图的量词为“幅”,一张地形图称为一幅地形图。图幅指图的幅面大小,即一幅图所测绘的范围。一幅图的内容一般包括图廓、图名、图号、比例尺、接图表、注记和主图等。2、图廓表示主图

3、内所整饰的边缘线,包括内边缘线(内 图廓线)和外边缘线(外图廓线)。内图廓和外图廓之间注记有图幅的坐标。 3、图号是指某种图纸整体分布和排列的序列编号,位于图名的正下方。4、接图表是指本图与相邻图幅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位于图幅的左上方。5、图注与图例表示主图的生产过程、方法、时间和图中部分符号所表示的含义等,位于图幅左下方。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梯形分幅与编号1992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92)国家标准。标准以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即在1:100万地图分幅和编号基础上进行分幅编号,编号由其所在的行号(字符码)与列号(数字码)组合而成 。

4、如北京所在的1100万地形图的图号为 J5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 00万11万)采用梯形分幅,均以11 00万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1:100万1:2000地形图每幅图所跨的纬度差与经度差比 例 尺1: 100万1: 50万1: 20万1:10 万1:5 万1: 2.5万1:1万1:5000 1:2000纬差4020( 4幅 ) 40 (36 幅) 20 (144 幅) 10523011525经差6030 10 30 157.5345152.5375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每幅11 00万比例尺地形图范围:经差60纬差40。从赤道起,每纬差40为一行,至

5、南、北纬880各分为22行,依次用大写拉丁字母(字符码)A、B、 C、V表示其相应行号。国际分幅编号规定由1800经线起,自西向东每经差60为一列,共分为60个纵行,依次用阿拉伯数字(数字码)1,2, 3,60表示其相应列号。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北京编号J50例:某地所在1100万地形图内图廓线为东经120、东经126和北纬36、北纬40,则此地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为J-51。 J 51400360 12001260150万15 000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以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采用行列编号方法,由其所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号、比例尺代码和图幅的行列号共十位码组

6、成。前面加上南北半球符号N、S。1:100万地形图图 幅行号(字符码)1:100万地形图图 幅列号(数字码)比例尺代码图幅行号(数字码)图幅列号(数字码)N(S)J(行号) 50(列号) F 042 002J50F042002N-J-50-F-042-0021:50万、1:25万和1:10万地形图都是在百万分之一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分幅的;1:5万,1:2.5万,1 :1万,1:5000是在1:10万基础上进行分幅的。比例尺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 代 码BCDEFGH比例尺代码表地形图 比例尺图 幅 大 小1:100 万 图 幅 包 含 关 系纬 差经

7、 差行 数列 数图幅数1:100万4060111 1:50万20302241:25万10103044161:10万203012121441:5万10152424576 1:2.5万5730484823041:1万230345969692161:5000115152.5192192368642、正方形分幅城市测量规范规定,正方形图幅的大小1:5000 图幅为4040,其它大比例尺地形图幅为5050。正方形图幅的分幅是按平面直角坐标的纵、横坐标线来划分的,如下表。比例尺图幅大小 (cmcm)实地面积 (Km2)1:5000图幅 包含数量图廓西南角坐标 (m) 1:500040404.011000的

8、倍数1:200050501.041000的倍数1:100050500.2516500的倍数1:50050500.06256450的倍数正方形分幅编号方法有两种:坐标编号法以1:5000比例尺图的图幅西南角的纵坐标x的值(以公里为单位)和图幅西南角的横坐标y的值作为它的图号(均以公里为单位),并且作为包括本图中较大比例尺图的基本图号。即基本图号的形式为x(数字)y(数字)。1:2000比例尺图的图号是在1:5000比例尺图的图号末尾,附加罗马数字编号。即每幅1:5000比例尺图分为4幅1:2000比例尺图,其编号分别为、。同样,每幅1:2000比例尺图分为4幅1:1000比例尺图,其编号分别为、

9、。每幅1:1000图分为4幅1:500比例尺图,其编号也分别是、。7.2 地形图的符号与表示地形图图式是由国家测绘局统一制定的地物、地貌符号的总称。有三大类图式符号: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符号。一、地物符号:1.比例符号:轮廓大,按比例缩小,例如房屋、果园、树林、江河等,这些符号与地面上实际地物的水平形状相似。2.非比例符号:轮廓小,重要,必须表示,用专用符号表示。如测量控制点、钻孔、泉水、纪念碑、矿井、烟囱等,有些比例符号和非比例符号,随着比例尺的不同可以互相转化。非比例符号必须与实物位置一致,需要确定实物的定位点,定位点在地形图图式上规定见教材 。3.半依比例符号:也称线形符号,即长度按比例

10、、宽度不依比例。称为线状符号,这种符号的长度依真实情况测定,宽度和符号样式依据图式规定绘制。如铁路、公路、管线、围墙等。4.填充符号:用于表示农业林场、森林、自然地域等范围内的主要植被类型和品质等的符号,并且按一定的间隔和规定的大小均匀地绘制在相应的区域内,其地域轮廓大小是按比例测绘的。其轮廓一般用地类界表示,而充填符号用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文字说明和数字说明,以进一步表示物体的高度和属性。二、地貌符号等高线(一)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二)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地面坡度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也称等高线间隔。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距h相等。

11、比 例 尺平地等高距丘陵等高距山地和高山等高距1:10000.5111:20000.5121:50001251:10001:5000各种地形等高距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等高线平距d随地面坡度变化而变化。地面坡度i:由于h为定值,所以 i 与d成反比,即:d大(等高线稀), i 小(地面坡度小,缓和) d小(等高线密), i 大(地面坡度大,陡峭)1、几种典型地貌的等高线(四种)山头与洼地(盆地) 地形相反,地貌图相似:山头向中心越高,洼地反之。 示坡线指向低处,便于区分。山脊与山谷山脊:向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线称为山脊线。等高线由高至低沿山脊线向外凸。 山谷:两个山脊

12、之间的凹地为山谷,其最低点连线为山谷线。等高线由低至高沿山谷线向里凹。分水线(山脊线)与集水线(山谷线)雨水垂直于等高线、向下坡方向流淌。因此,山脊线成为分水线、山谷线成为集水线。一系列山脊线可作为汇水范围的边界线。鞍部两个山头间的低凹处,一般也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的会聚处。绝壁与悬崖(a)陡崖:坡度在70以上。(b)绝壁:上下垂直的陡崖。也称断崖。(c)悬崖:崖口倾斜到陡壁外面而悬空。2、等高线的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必相等(等高)。2.各条等高线必然闭合,如不在本幅图闭合,必定在相邻 的其他图幅闭合(闭合)。3.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为两条,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交 叉或合并成一条;只有在悬

13、崖处,等高线才相交,但交 点必有两个。4.同一幅图内等高距为定值,所以,地面缓和处等高线平 距大、陡峭处平距小(稀缓密陡)。 5.等高线通过山脊线时,与山脊线正交,并凸向低处;等 高线通过山谷线时与山谷线正交,并凸向高处。6.过河流的等高线不能直接跨越而过,应该在接近河岸时 ,渐渐折向上游,直到河底等高处才能越过河流,然后 再折向下游渐渐离开河岸。3、等高线种类1.首曲线基本等高线,按测图规定的基本等高距勾绘(线粗0.15mm)。2.计曲线将高程能被五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加粗(线粗0.25mm),并注记高程。便于读图。(高程注记:方向与等高线平行;字头向高处;排列向山顶)3.间曲线、助曲线

14、:局部加绘,使地貌更祥细。间曲线1/2等高距,用长虚线表示。助曲线1/4等高距,用短虚线表示。三、注记符号注记符号是用于注释主图部分内容的符号,是对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的补充说明,如城镇、铁路、工矿企业、保护区等的名称,以及河流的流向及流速、建筑物的层数、公路的宽度、铁路的等级、比高、材料、质量等。可用文字、数字或线段。不同类型的注记,字体形态、大小、方向和位置在地形图图式中有具体规定。7.3 地形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一、方格网的绘制与图根点的展绘方格网的绘制(略)3、展绘控制点从测区分幅图中查出图廓点坐标,并在坐标格网线旁注记相应的坐标值。确定控制点所在方格网,根据方网格西南角顶的坐标值,按测图比

15、例尺展点。检查:在图上量取相邻控制点间的距离。其与理论值之差图上0.3mm。1:10001000900800700600500500 600 700 800 900 1000A 4.506.45B二、测图的器材1、仪器: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小钢尺、皮尺、 水准尺。2、计算器等绘图工具的准备计算器宜采用可编计算小程序的计算器,编程步骤按课本中。其余准备内容有直尺、三角板、半圆仪、展电 针、铅笔(2H、5H)橡皮、及观测数据记录本。三、测图资料图根控制点的坐标、高程资料及展点图;已经有的旧图纸资料;图式规范及技术设计说明书。7.4 地形图的测绘一、经纬仪测绘法的操作步骤特点: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上; 测点方向:用经纬仪读水平角; 测点距离 测点标高 用经纬仪视距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经纬仪平板仪1、经纬仪测绘法步骤(经纬仪测绘法的实质是按极坐标定点进行测图)安置仪器于测站点,量取仪器高i并填入记录手簿。定向,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0,后视图根控制点B。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的特征点上。立尺前,立尺员应弄清实测范围和实地情况,选定立尺点,并与观测员和绘图员共同商定跑尺路线。1) “地物”取“轮廓转折点”。东 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