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453714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2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理】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理】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理】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理】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本谜卷分第本谜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卷 4040 分,第分,第卷卷 6060分,共分,共 100100 分,考试时间为分,考试时间为 120120 分钟。分钟。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4040 分)分)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 遥感技术可用于监测植物病虫害发展状况 监测台风的移动路径监测洪水淹没面积 分析地震造成的损失A. B. C. D. 【答案】B【解析】遥感技术可用于监测植物病虫害发展状况,监测台

2、风的移动路径,监测洪水淹没面积。选择 B 项。下图为“120 急救指挥中心对某次马拉松比赛出救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 组委会接到赛道某地点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 120 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到达事战地点,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地点最近,所利用的技术是A. RS B. GPSRS C. GPSGIS D. GISRS3. 救护车司机要想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A. 计算机技术 B. GPS 信号接收机 C. 地理信息系统 D. 遥感【答案】2. C 3. B【解析】23. 定位和导航是 GPS 的基本功能,只要拥有 GPS 接收机即可随时获取自己

3、的地理位置,所以 B 正确。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地球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数字地球”就是把部分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B.“数字地球”就是地理信息技术C.“数字地球”就是用数字化手段处理一切地球问题D.“数字地球”是 RS、GIS、GPS 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5.“数字地球”实现以后,科学家们可以A.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B. 控制全球气温升高C.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D. 控制全球贫富差距【答案】4. D 5. A【解析】4. 考查“数字地球”的概念。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

4、球及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 RS、GIS、GPS 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5.“数字地球”实现以后,通过全球信息共享,依靠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对地球上的各种空间信息数据综合分析处理,可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读“西北部分地区图” ,回答下面小题。36. 结合上图可以看出A. 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B. 该区 1 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C. 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D. 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7. 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是A. 森林破坏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D. 湿地萎缩8. 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过度放牧 B. 过度农垦 C. 过度

5、樵采 D. 水资源利用不当【答案】6. D 7. B 8. B【解析】6. 结合图例和图中的经纬网可以看出,该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 1 月份气温自北向南递增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在 200400 毫米之间植被类型都为草原。7.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西北地区,甲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因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所以 B 正确。8.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的年降水量接近 400 毫米,位于农牧过渡地区,过度农垦易导致荒漠化的产生。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 60 万亩,并以每年 3 至 5 米的速度向外蔓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 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A

6、. 围湖造田 B. 乱砍滥伐 C. 人口迁出 D. 全球气候变暖10. 土地沙化对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有4A. 土地增加 B. 降水减少 C. 降水增多 D. 湖泊蓄洪能力增强【答案】9. A 10. B【解析】9. 由于人们在鄱阳湖地区,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少,周围植被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地沙化。故选 AB。10. 土地沙化,造成土壤肥力减少,农业减产;湖泊旁边土地沙化,会影响湿地,导致湿地面积减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湖泊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减少,故选 AB。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

7、面小题。11.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 生物残体分解快B. 植物生长速度快C.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 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12. 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A. 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B. 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 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D. 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答案】11. C 12. A【解析】11. 热带雨林 的脆弱性表现在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植物被带走,养分损失大,C 对。生物残体分解快,植物生长速度快,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是生态系统功能强大的表现,A、B、D 错。12. 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拥有雨林的国家,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依靠砍伐木材维持经济发

8、展和日常生活,A 对。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是直接原因,不是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B、C、D 错。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13. 16501780 年该区域A.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 经历了移民开垦C. 农业结构复杂 D. 注重生态保护14. 进入 20 世纪该区域A. 气候持续干旱 B. 大力发展畜牧业C. 种植业产值降低 D. 实施了退耕还林【答案】13. B 14. D【解析】13.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16501780 年中,原始林地的比例急剧下降,耕地比重上升,所以可以推测是经历了移民开垦,B 对。不能体现人口自

9、然增长率很高、农业结构复杂,A、C 错。破坏林地,不注重生态保护,D 错。下表是四川省某山区县 1961 年和 2005 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5. 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A. 人均耕地面积 B. 人均森林面积6C. 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 人均粮食产量16. 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 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B. 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C. 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D. 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面积加大17. 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高的原因是降水变率大 土质疏松 土层较薄 人口密度大A. B. C. D. 【答案】1

10、5. C 16. A 17.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土流失,目前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人类破坏植被是产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15.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呈上升趋势的是人均水土流失面积。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加,过度开垦耕地,使植被覆盖率下降,致使水土流失加剧。16. 这一地区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人口增加,为了生存过度开垦耕地,导致森林面积减少,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下降。17. 与黄土高原相比,山区土层较薄、人口密度大是造成该县单位面积经济损失大的原因。如图为“我国东北林区某地采伐后的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8. 图示中甲、

11、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分别是A. 东、西、北、南 B. 北、南、西、东C. 南、北、东、西 D. 西、东、南、北19. 这种采伐方式带来的后果,不可能是A. 水旱灾害频繁 B. 沙尘暴天气加重C. 物种减少 D. 地震灾害【答案】18. B 19. D7【解析】18. 由于树木向阳而生长快,所以年轮之间的距离大些。在东北林区年轮最宽的方向朝向南方。19. 这种采伐方式,可能导致水旱灾害频繁、沙尘暴天气加重、物种减少。读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20. 图中 A,B,C 分别代表的要素可能是A. 纺织工业、中小型企业、劳动力和市场B. 微电子工业、中小型企业、资源和能源C. 微电子

12、工业、大型联合企业、技术和劳动力D. 航天工业、资源和技术、中小型企业21. 图中 a 模式接近资源产地 海陆交通发达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航空和高速公路运输发达A. B. C. D. 【答案】20. B 21. D【解析】20. 图中 A、B、C 分别代表的要素可能是微电子工业、中小型企业、资源和能源,所以 B正确。21.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图中 a 模式科技发达,人才众多、航空和高速公路运输发达,所以 D 正确。读珠三角都市圈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822. 促使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主要因素是A. 大力推进工业化 B. 改革开放的政策C. 大量的外来民工 D. 香港的产业转移23.

13、 下列关于珠三角都市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东莞的服务职能比深圳多B. 香港与广州相比,金融、贸易、商业的服务范围更广C. 与国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地理位置最优,经济腹地广D. 与国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缺少核心城市,市场小【答案】22. B 23. B【解析】22. 深圳的发展和崛起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所以 B 正确。23. 香港是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与广州相比,其服务范围更大。下图表示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工业、服务业劳动力比例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 a、b、c 三条曲线分别表示A. 工业、农业、服务业 B. 服务业、工业、农业C. 农

14、业、服务业、工业 D. 工业、服务业、农业25.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是A. B. C. D. 26. 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是A. B. C. D. 【答案】24. A 25. D 26. B【解析】24. 随着时间的发展,农业劳动力比例不断下降,对应曲线 b,工业劳动力比例先上升,9然后下降,对应曲线 a,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将持续上升,对应曲线 c,所以 A 对。B、C、D 错。25. 城市化水平越高,服务业的劳动力所占的比例越大,所以最高阶段是,D 对。A、B、C 错。26.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壁纸迅速上升,劳动力开始有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因此我

15、国应属于图中的阶段。选 B 项。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图” ,完成下面小题。27. 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长江“黄金水道” 土地价格较低劳动力价格较低 经济基础雄厚A. B. C. D. 28. 产业转移对“长三角”的影响是利于产业升级换代 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利于环境质量改善 解决资源短缺问题A. B. C. D. 【答案】27. B 28. C【解析】试题分析:27. 因为长三角城市群也具有长江“黄金水道”的便利条件,皖江城市带发展相对于长三角城市群而言经济基础薄弱,皖江城市带在我国安徽省长江沿线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相对于东部经济地带具有劳动力价格低和土地价格低的优势。1028. 长三角地区主要转移出的产业以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污染较严重的工业,这样的产业转移有利于其改善环境质量以及资源短缺的问题。2010 年 8 月 12 日,广东省政府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珠三角五个一体化规划,即基础施、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规划。它将进一步推动广东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