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百年回睦最新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2443480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1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分析的百年回睦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精神分析的百年回睦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精神分析的百年回睦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精神分析的百年回睦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精神分析的百年回睦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分析的百年回睦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分析的百年回睦最新(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分析运动的百年回眸郭 本 禹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何谓精神分析n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技术n作为一种心理学理论n一种思想文化n如果以1895年的癔症研究一书作为起点,精 神分析运动已经跨过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n精神分析早已成为一种常识,梦、性、潜意识、 恋母情结等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成为我们 文化记忆的一部分。n弗洛伊德的学说远不止精神分析,而是一个无所 不包的“主义”。它涉及心理学、医学、哲学、 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历史、神话、宗教、法 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等广泛领域。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nSigmund Freud,1856-1939n精神分析的创始人n心理学一代宗师n对文学、艺

2、术、哲学等领域 产生了重要影响维也纳弗洛伊德的居住地童年时代弗洛伊德其人1878年弗洛伊德一家n弗洛伊德大学毕业照妻子 玛莎女儿安娜上图:弗洛伊德、玛莎、安娜右图:弗洛伊德与安娜弗洛伊德的家及诊所初识催眠n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 尔(Joseph Beuer,1942- 1925)私交甚笃。1880年 12月,布洛伊尔开始治疗 安娜O(贝尔塔佩珀海姆) ,她是一位21岁的出色女性,在照看临终的父亲时 患上了癔症。 沙可在表演催眠n布洛伊尔对她进行了催眠,并发现她可以再现那些似乎曾 经逃出了意识记忆的创伤事件。每当困扰的记忆和情感被 意识到并表达出来后,她的创伤就会好转。他将这一过程 称为宣泄疗

3、法。而佩珀海姆将它称之为“谈话疗法”或“扫烟 囱”。n经过几年的治疗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佩珀海姆却声称 她怀上了布洛伊尔的孩子。虽然这次假怀孕不过是她癔症 的另一种症状表现,布洛伊尔还是停止了对她的治疗并将 她交由弗洛伊德代为治疗。n最终,她战胜了癔症并成为德国第一代女权主义者之一和 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位先驱者。JOESEF BREUER 布洛伊尔PAPPENHEIM ANNA O 佩珀海姆(安娜O)再识催眠n弗洛伊德继续催眠和谈话疗法的工作,但逐渐放弃了前者 而更偏好后者。理由有三:n首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因此,它的有用性被局 限于一个有选择的群体。n第二,一些患者拒绝相信催眠状态下

4、揭示的东西,这促使 弗洛伊德得出结论,患者必须意识到对隐藏记忆的发掘。n第三,一组症状在催眠暗示下得到了缓解后,新的症状通 常又出现了。 梦的解析n弗洛伊德对催眠的失望,催生了以谈话疗法为核心的自由 联想技术和梦的分析技术的诞生。 n在对梦的分析中,弗洛伊德区分出显性内容(梦的实际描 述)和隐性内容(代表患者的象征世界)。n1900年,他出版了他第一部重要的著作,梦的解析。 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他的著名观点梦代表着经伪装后的愿望之满足。释 梦立身扬名n梦的解析现在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但它并未 立即让弗洛伊德声名鹊起。事实上,它起初招致一片反对 之声,尤其是在维也纳的某些医学圈内。但

5、是这本书逐渐 引起世人瞩目,在它出版十年后弗洛伊德便立身扬名了。n尽管在出版后的八年中只出售了600本,但在他有生之年 再版八次。该书被称为“20世纪人类大事的开端”。国际认可n1909年,弗洛伊德应G斯坦利霍尔之邀前往克拉克大学参加校庆 并发表演讲,与美国著名心理学 家W.詹姆斯、E.B.铁钦纳、J.M.卡特尔等晤面。除了被授予荣誉 博士学位外,更令弗洛伊德欣喜 的是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国际认 可。同时,这次讲演也使他的精 神分析理论被广泛介绍到美国。1909年摄于克拉克大学前 前排从左:霍尔、弗洛伊德、荣格. 后排从左: 弗伦茨、琼斯、希里尔. 内部分裂n弗洛伊德的著作开始使他赢得精神病学先

6、锋的声名,他吸 引了一批仰慕他的追随者,其中包括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以及卡尔荣格。 n但弗洛伊德要求对他的精神分析解释要严格忠诚,这使得 运动内部出现了不和谐。阿德勒1911年脱离出来,之后是 1914年荣格离开,因此在随后的岁月中,精神分析运动中存在三个竞争的团体。 1922年,与护卫弗洛伊德“委员会”成员合影。 前排左起:弗洛伊德、弗伦茨、萨克斯; 后排左起:兰克、阿伯拉罕、艾丁顿、琼斯持续发展n在20世纪20年代间,弗洛伊德 将精神分析从一门对于心理病 症或是情绪障碍人群的治疗方 法扩展为一种针对所有人类动 机与人格的系统构架。n1923年,弗洛伊德患上颌下癌 症,在人生余下的16年中经历

7、 了几乎一直持续的病痛。他接 受了33次手术,不得不戴上辅 助的设备。持续的疼痛煎熬中 ,他继续写作和接待患者。n1900年,与家人及亲戚在度假。晚年生活n1928 年,弗洛伊德与安娜等家人n弗洛伊德的八十大寿,摄于他夏季住所的花园里左图:弗洛伊德的嗜好是收藏古董 上图:孙子也是至爱生命尽头n随着希特勒的上台和纳粹的反 犹太运动,弗洛伊德的著作被 肃清。但是,弗洛伊德拒绝逃 离维也纳。后来通过朋友的努 力,弗洛伊德被说服并获准离 开奥地利。n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于 伦敦逝世。1939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n癔症研究 (1895)、 梦的解析 (1900)、 日常 生活心理病理学(1901

8、)、 性欲三论 (1905)、图 腾与禁忌(1913)、精神分析运动史(1914)、论 无意识 (1915) 、精神分析引论(1917)、超越快 乐原则(1920)、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21) 、自我与伊底 (1923)、 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文明及其缺憾(1930) 、精神分析引论新 编(1933)、精神分析纲要(1940) 。n标准版弗洛伊德全集共24卷弗洛伊德在捷克出生地的纪念碑 Freud on the Austrian 50 -Schilling Note.bmp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逻辑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逻辑内部逻辑外部逻辑自我模式关系模式自体模式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

9、学派存在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后现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驱力模式古典理论n内部发展路径指的是,精神分析内部的不断分裂与重组、 演变与发展。其逻辑线索是,弗洛伊德所倡导的驱力模式 ,经过荣格、阿德勒等人的过渡之后,进一步演化为自我 模式、关系模式和自体模式,分别对应着精神分析自我心 理学、客体关系学派和自体心理学等,它们从学科内部推 动着精神分析运动向前继续发展。n外部发展路径指的是,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从外部学 科,如医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语言学等积极汲取 养分,一些精神分析学家把传统精神分析学与其他学科相 结合,分别出现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存在精神分析 学

10、、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后现代精神分析学以及神经 精神分析学等,它们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继续向外发展。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驱力模式)n精神分析有两个基本主张,第一个主张宣称心理过程是潜 意识的;第二个主张宣称性的本能冲动在引起神经症的过 程中起着极大作用。潜意识和性本能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两大基石。 n它还有两个基本假设:一个是有关心理的三种性质,即潜 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的划分;另一个是有关人格结构的三 个部分,即伊底、自我和超我的划分。n这两个基本主张和基本假设基本上涵盖了弗洛伊德经典精 神分析的主要思想。 n弗洛伊德认为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识程度:意识、前意识和 潜意识。n潜意识:就像是一间储物

11、室,里面储藏着早期生活中被压抑的材料及其强大的驱力。这些驱力与被压抑的材料并不 能赤裸裸地自我表达,而是以象征、润饰、伪装等形式表 现出来。潜意识中的那些危险材料(驱力、欲望、压抑) 不可能被意识提取到。n前意识:指在潜意识中随时可以成为意识的部分。前意识区域储存的材料目前虽不在意识之中,但能够被相对轻松 地提取出来。n意识:是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人格结构n弗洛伊德用三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的术语来概念化 人格结构,它们分别被称为伊底、自我和超我。n个体的心理调适依赖于三个系统间合理平衡的保 持。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过度弱小,就会产生严 重的后果。这三个系统在对快乐原则的处理上又 采用不同的策略

12、。 n 伊底(Id)是最原始的第一人格要素。它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构成,受维持个体生理存活的 强大生理需求所驱使,所代表的需求是所有动物 物种普遍具有的,并以最直接和最具生理效能的 方式寻求表达。伊底不为习俗、道德、价值观、 规范、伦理所约束。相反,它冲动性、反射性地 寻求立即的满足。伊底完全按快乐原则行事。n伊底(Id),为高觉敷先生(1896-1993)首译。此译 法取自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伊于胡底”的直接意思是,不知何处是尽头。所以“伊 底”译法既是意译,同时又契合Id的音译,确有异曲同 工之妙。弗洛伊德的伊底是指一种先于“我”产生的状 态,是一种无“我”的状态,

13、是一种原始的混沌状态, 是潜意识中最深层的境地。在“Id”的状态下,并没有 任何“我”,也根本不存在“我”。尽管现在有人追求形式 上的统一,将Id译为“本我”或“原我”,以与自我、超我 相对。但这种译法实际上未能反映关于“Id”的原意。 其实“Id”一词从德文到英文一般都找不出对应的词来 译,而直接使用原词“Id”。 n 自我(ego)是从伊底中分化出来的,是人格组织和构成的核心。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自我 要适应现实的需要。自我就像一个执行官或监管 员,它既无法忽视伊底的需要,也不能像伊底那 样行事,忽略社会习俗的要求。自我处于种种强 大的力量之间,使用适中、妥协、替代、延迟等 技巧。运用这

14、些方法,它寻找着一条适中的、可 被接受的伊底需求的满足渠道以遵循社会规范, 求得自我保护。n超我(superego)包括内化的社会规范、理想以及对个人限定的标准。超我与伊底一样,并不理 智;但与伊底追求快乐不同,它为完美目标服务 。超我是一种带有抑制功能的良知,但它并不仅 限于此,它还能促进行为指向社会高度赞赏的成 就。按照它对自我的要求来看,超我一点也不比 伊底更加实际,两者都提出非理性的、不可能满足的要求。 超我按照至善原则行事。超我本能论n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力量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他从催眠现象、梦、口误、日常有意遗忘等中寻 找证据,证明潜意识力量的巨大作用。 n人格的主要动机来源于本能

15、,被界定为释放心理 能量的生理驱力。先天的本能被划分为生本能和 死本能。生本能涉及自我维持,包括饥饿、渴和 性。死本能可以是指向内部的,如自杀和受虐狂 ,也可以是指向外部的,如仇恨和侵犯。焦虑论n弗洛伊德强调人皆有之的紧张状态间的相互影响 。人格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紧张关系,各种竞 争的驱力之间存在紧张关系,各种痛苦来源之间 也存在紧张关系。弗洛伊德认为,特定的焦虑类 型与一些我们必须面对的紧张状态紧密相联。n客观性焦虑:来源于自我感知到个体的生存受到外部客观事物的威胁产生的,这种焦虑相对于恐惧 ,有明确的对象。n神经性焦虑:来源于自我受到伊底本能力量威胁的知觉,当自我意识到其防御机制不能阻止

16、本能的 对象性发泄冲动时,就会体验到这种焦虑,它来 自于人格内部。 n道德性焦虑:来源于自我对超我的良心的惩罚与与谴责。道德性焦虑起初来源于外部世界,但超我 将之变成为一种惩罚的内在成分。防御机制n为了应对焦虑,自我发展出防御机制,它基本上 是一种复杂的潜意识过程,允许个人逃避不愉快 和唤起焦虑的事件。 n弗洛伊德提出过的防御机制主要有八种。包括压 抑、投射、退行、移置、认同、合理化、反向形 成、升华等。心理性欲发展阶段n弗洛伊德对儿童发展极为强调,相信成人患者身上表现出 的神经性障碍根源于童年期的经历。n心理性欲阶段以基本满足的不同来源为特点,这种满足由 快乐原则所决定。n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性愉悦源于对身体不同性欲区的刺激 或是母亲提供的刺激。心理性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倾向于 将基本满足的来源定位于一具体的性欲区。 n口欲阶段。 婴儿与世界的最初互动主要通过口唇进行。饥渴驱力通过吮吸得到满足,需求通过哭喊得以表达。 n肛欲阶段。 发在生命的第二年和第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