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2439163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PPTX 页数:181 大小:27.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81页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181页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1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循环系统(脉管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分布于人体 各部,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物质运输1、将消化系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运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将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及二氧化碳运送到肾、肺、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身体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2、内分泌器官和分散在体内各处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质亦由脉管系统输送,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以实现体液调节。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血 液心血 管心 血 管 系 统INTRODUCTION我国古代 黄帝内经中记载:“诸血皆属于心”,“经脉流行

2、不止 ,环周不休”。1628年,英国医生William Harvey (1578-1658) De Motu Cordis心血管生理学的创始人。46年后,Marcello Malpighi (1628-1694) 观察到蛙肺中的毛细 血管,完善了Harvey所提出的血液循环理论。英格兰著名生理学家Stephen Hales (1677-1761) 血流动力学的 创始人。血液循环概述1.血液循环的概念血液由心泵出,流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 回流入心,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循环。2.血液循环的功能 物质运输 维持稳态 防御、保护 内分泌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结构1. 心(heart)主要由心肌构成,是

3、心血管系统 的动力器官。(“动力泵”)四个腔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发出动脉接受静脉左心室右心室左 心 房右 心 房2.动脉(artery)输送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特点:1)管壁厚,可承受较大压力;2)弹性大。肺 动 脉 干3. 毛细血管(capillary)连在动、静脉末梢之间的细小血 管。特点:通透性大,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静脉端动脉端4. 静脉(vein)输送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特点:1)管壁薄;2)管径大;3)弹性小;4)数目多,血容量较 大。肺 静 脉二、 血液循环的途径(一)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上、下腔主 动 脉肺

4、 动 脉 干上 下 腔 静 脉(二)肺循环(小循环)右心室肺动脉干各级分支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心脏在人体中的位置心脏在人体中的位置一、心心的位置及毗邻位于中纵隔内,2/3居于正中线左侧,1/3居于右侧。心尖 心尖1. 朝向左前下;2. 由左心室构成;3. 位置:平对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心的各腔房室:房室口房房:房间隔室室:室间隔二、心的外形:倒置的圆锥体一尖一底二面三缘四条沟:心底:心尖:胸肋面、膈面:下缘、右缘、左缘:冠状沟、室间沟、房间沟(一)右心房卵圆窝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名卵圆窝。为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此处薄弱,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入口:

5、出口:右房室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2. 入口和出口: 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右 房 室 口(二)右心室入口:出口:肺动脉口右房室口入口和出口:三尖瓣:肺动脉瓣:作用:血液定向流动装置,防止血液逆流到右心 房。作用:防止血液逆流到右心 室。三尖瓣腱索乳头肌肺动脉瓣(三)左心房入口:出口:左房室口左肺上静脉口左肺下静脉口右肺上静脉口右肺下静脉口右肺上、下 静脉口左肺上、下 静脉口入口:出口:主动脉口左房室口入口和出口:二尖瓣:作用:血液定向流动装置,防止血液逆流到左心 房。腱索乳头肌二尖瓣(四)左心室左心室壁厚约是右心室壁厚的3倍。主动脉瓣 : 防止血液逆流到左心室。主动脉瓣心的传导

6、系统组成: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His束)左、右束支Purkinje纤维网窦房结 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普肯野纤维网上腔静脉升主动脉窦房结支右心耳右室前支右房支右缘支 右心室 前室间沟主动脉弓动脉韧带肺动脉干左心耳动脉圆锥支旋支斜角支前室间支 心大静脉左缘支 左心室 左室前支心尖主动脉左肺动脉左肺静脉旋支冠状沟左心室 左室后支室间隔支心尖上腔静脉 右肺动脉左心房右肺静脉 右心房 冠状窦 下腔静脉心小静脉 右冠状动脉 心中静脉 后室间支 右室后支 右心室血 流 方 向器官外动脉分布的特点: 1、对称性、节段性; 2、安全隐蔽、短距离分布; 3、与器官形态功能相适应;4、与静脉和神经伴行。 动 脉定

7、义:从心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血 管。主动脉全程分为:升主动脉-心脏主动脉弓-头面及上肢胸主动脉-胸部腹主动脉-腹部及盆部髂总动脉-下肢(1)颈内动脉颈 内 动 脉头面部血管沿咽的侧壁上行经颈动脉管入颅分布于脑和视器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枕动脉耳后动脉(2)颈外动脉颞浅动脉耳后动脉枕动脉面动脉 舌动脉甲状腺上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脑膜中动脉分 支内眦动脉颈动脉窦:主动脉窦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 壁内有压力感受器,能感受血压的变化。颈动脉窦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后 方,是一扁椭圆形小体,借结 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属化学 感受器,能感受血压中二氧化 碳浓度的变

8、化。颈动脉小球:主动脉小球 分支:甲状颈干椎动脉胸廓内动脉 甲状腺下A肩胛上A 肩胛背动脉肋颈干甲状颈干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腺下A 肩胛上A肩胛背动脉肋颈干肱动脉尺动脉桡动脉:测量脉搏部位测量血压听诊部位静脉定义:运血回心的血管。特点:1、接受属支,口径逐渐变粗。2、管壁薄,管径大,弹性低; 3、起自毛细血管,血液流速慢,压力低; 4、数目多,血容量大;5、静脉瓣; 6、体循环静脉有浅静脉、深静脉之分;7、静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深静脉浅静脉体循环的静脉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心静脉系(一)上腔静脉系统 组成: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收集范围: 回流部位:右心房头颈部、上肢、胸部(心除外)和部分上 腹

9、壁的静脉血。 上腔静脉左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左颈内静脉左锁骨下静脉 右颈内静脉右锁骨下静脉 奇静脉左、右头 臂静脉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奇静脉1. 上腔静脉左头臂静脉 右头臂静脉静脉角胸导管 静脉角 venous angle: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处的夹角,左侧有胸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上腔静脉的合成、属支及收纳范围左锁骨下静脉 左上肢静脉血左静脉角胸导管食管、支气管及部分胸腹后壁的 静脉血奇静脉右头臂静脉左颈内静脉 头部左侧静脉血左头臂静脉上 腔 静 脉右颈内静脉 头部右侧静脉血右锁骨下静脉 右上肢静脉血右静脉角右淋巴导管颈内静脉头面部的静脉上颌静脉颞浅静脉下颌后静脉颈

10、外静脉前支面静脉后支耳后静脉枕静脉前支上颌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下颌后静脉后支前支面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 面静脉前支“危险三角”:面静脉在口角以上的一段缺少静脉瓣,因此其内的血液可通过内眦静脉和眼上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当口角以上面部感染处理不当时,致病因子可沿上述途径至海绵窦,可能导致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或其它颅内感染,故通常将两侧口角至鼻根间的三角区称。海绵窦眼上静脉 内眦静脉面静脉贵要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腔静脉系统 组成:下腔静脉及其属支。 收集范围: 回流部位:右心房下肢、盆部、 腹部的静脉血。 下腔静脉左髂总静脉右髂总静脉左髂内静脉左髂外静脉 右髂内静脉右髂

11、外静脉 髂外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 腔 静 脉肝门静脉系统肝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收纳范围:除肝外所有不成对脏器的静脉血。特点: 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 肝门静脉及其属支无静脉瓣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1. 食管静脉丛2. 直肠静脉丛3. 脐周静脉网食 管 静 脉 丛 曲 张呕血直 肠 静 脉 丛 曲 张便血脐 周 静 脉 丛 曲 张海蛇头食管静脉曲张直肠静脉曲张“海蛇头”静脉曲张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液逆流侧支循环开放三、淋巴系统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淋巴管道淋巴结、胸腺、脾存在于内脏器官壁内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一、淋巴管道(一)毛细淋巴管:3.其内皮细胞呈叠瓦状连接,间隙较大

12、,故通透性大。2.以盲端伸入组织间隙内。与毛细血管类似,但有不同。1.数目多,管径较粗。(二)淋巴管:1. 管径细;2. 数量多;与静脉类似,但有不同。3. 面积大;4. 淋巴流速慢,压力低;5. 瓣膜多。(三)淋巴干:左、右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肠干:左、右腰干:头颈部淋巴上肢、部分胸壁淋巴腹腔不成对脏器下肢、盆部、腹腔成对器官、部分腹壁淋巴胸腔脏器、部分胸、腹壁淋巴9条左颈干左锁骨下干 左支气管纵隔干肠干 左腰干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右腰干(头颈部)(上肢、部分胸壁)(腹腔不成对脏器)(下肢、盆部、腹腔成 对器官、部分腹壁)(胸腔脏器、部分胸腹壁)淋巴导管: l

13、ymphatic duct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1. 右淋巴导管2. 胸导管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隔干肠干左腰干胸导管右 淋 巴 导 管淋巴结形态:椭圆形输入淋巴管输出淋巴管一侧凹: 连输出管一侧凸: 连输入管常成群分布。一、头面部的淋巴结:枕淋巴结乳突淋巴结腮腺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枕淋巴结乳突淋巴结腮腺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二、腋淋巴结:外侧淋巴结胸肌淋巴结肩胛下淋巴结中央淋巴结尖淋巴结外侧淋巴结胸肌淋巴结肩胛下淋巴结中央淋巴结尖淋巴结脾 spleen位置:位于左季肋区,第9-11肋。长轴与第10肋一致。第二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征思考心脏的功能?心肌为什么能

14、不停跳动?心肌为什么不会发生强直收缩?心肌生物电与心电图的关系?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心肌细胞的分类 1.自律细胞特殊的分化的心肌细胞,有自动节律性,组成特殊的传导系统。窦房结细胞、房室结、房室束、普肯耶细胞等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基本没有收缩性。 2.工作细胞(非自律细胞)普通心肌细胞,执行收缩功能心房肌和心室肌(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工作细胞的生物电:1静息电位(RP)RP= - 90mV产生机制:同骨骼肌细胞(K+外流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K+外流K+平衡电位少量Na+内流生电性Na+- K+泵心室肌细胞AP骨骼肌细胞AP2动作电位(Ap)动

15、作电位的波形0-90-70+20+40除极过程:复极过程:012340期1期(快速复极初期)2期(平台期) 3期(快速复极末期) 4期(静息期)0-90-70+20+40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0期:Na+快速内流Na+1期:K+ 外流K+2期: Ca2+内流K+外流达平衡K+Ca2+3期:K+外流 K+4期:Ca2+-Na+ 交换Na+ - K+交换 Na+Ca2+K+Na+去极化过程0期:快速除极期 1-2ms特点: 膜内电位由静息时的-90mV,迅速上升到+30mV左右,正电部分称超射。 除极幅度达120mV,0期电位变化最大 速率可达200-400V/S。0期: 刺激 RP 阈电位 激活快N

16、a+通道 Na+再生式内流 Na+平衡电位0 期1期: 快Na+通道失活 + 激活Ito通道 K+一过性外流 快速复极化1 期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2期:O期去极达-40mV时 已激活慢Ca2+通道 + 激活IK 通道 Ca2+缓慢内流与K+ 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缓慢复极化 (2期=平台期)2 期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2期(平台期):Ca2+内向电流和K+外向电流综合的结果是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细胞AP最大的区别之处。慢Ca2+ (L型钙通道)通道的特点:电压门控通道,阈电位40mV。激活慢、失活也慢(2期末)。可被异搏定、Mn2+阻断。 特异性低:也允许少量Na+开通过3期: 慢Ca2+通道失活 + IK 通道通透性 K+再生式外流 快速复极化至RP水平3期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3 期4期:因膜内Na+和Ca2+ 升高,而膜外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