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439015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翟家 范春红教材分析教材 处理教学目标教法 学法重点 难点教学 程序教学 手段板书 设计教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课标版六年级 下册第五单元“科学精神”的第三篇课文。本文既是低中年 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对科学故事、科普文 章的发展。本文属于议论文。课文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就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三个事实论 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 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教材处理本节课我主要抓住3、4、5自然段进行教学,其余自 然段穿插在3、4、5自然段的教学中。这样一来,既利 于学生理解课文内

2、容,又帮助学生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 梁;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明白写作中要抓 住重点。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节 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读写“诞生、 洗澡、漩涡、花圃、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等词语。 2、深入学习课文,理解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感悟“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 启发的句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领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不断探索

3、的科学精神。说教法学法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概 括、比较阅读、追根求源的解决问题。另外本课是 一篇进行“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写作方法渗透的有 效教材,因而在整节课里秉承着“引导学生悟法 得法用法”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进行了“读写 结合训练”的实践,引导学生将在阅读中领悟的写作 方法运用于习作中,实现读写结合的自然衔接。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的过程还 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始终让学生积极 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 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圈画、思考、汇报、朗 读、表达.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 课堂上有所收获。 说教学手段 教

4、学中,我主要采用多媒体 课件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创设 情境,检测学生的预习,呈现 重要的、带有思考性的问题,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出 示重点句子,帮助学生梳理课 文重点,也便于集体朗读、交 流。诞生 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旋涡 无独有偶 花圃 石蕊 见微知著 敏锐 百思不得其解 锲而不舍 洗澡 逆时针 打破砂锅问到底 设计意图:体现了课程标准、目标与评价的统一性。六年级学 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了,所以要重视学生的预习,对于 字词,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只做检测与适当 的指导。1、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2、比喻有恒心,有毅力。3、看得多了,不以为奇。4、某种

5、少见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5 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6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根据意思写词语见微知著锲而不舍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设计意图:对于文中的重点词语,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 其意思,这样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追根求源打破沙锅问到底 通过预习,说说本文主要写 了什么内容?还有哪些疑问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能及时了解学 生的自学情况,达到“以学定教”对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哪 些事例来证明它的?请大家浏览课文,试试用自 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朗读让学生 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 号之后,从而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

6、、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落实本单元及本 课的情感目标三个事例都为了说明下面的这句话,你能理解这句话 吗?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 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 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 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里的“?”号和“!”号,它们各指的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理解这句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 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 的?“真理”过程“问号”现象人物化学家 波义尔谢皮罗 教授奥地利 医生(敏锐地注意到) 洗澡水的

7、旋涡溅到盐酸的 紫罗兰变红色 (敏感地意识 到紫罗兰中有 一种成分遇 盐酸会变红 )睡觉时眼睛 的转动(百 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总是朝逆 时针方向旋转?这种物质到底是 什么?别的植物 会不会有同样的 物质?别的酸对 这种物质会有什 么样的反应 ?这 对化学研究有什 么样的意义?会不会与做梦有 关呢?会是什么 关系呢?反复的实 验和研究许多实验反复的 观察实验水的旋涡与地 球的自转有关发明了 石蕊试纸当睡觉的人眼 珠转动时,他 确实真正在做 梦。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 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 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

8、反 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奇怪的现 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 。 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 会是什么关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一 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 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体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真理的获得需要不断 的发问、不断的探索,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 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 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 凭空产生的。正像数

9、学家华罗庚(gng)说过的,科学的 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 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 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 (qi)而不舍精神的人。学习了科学家们的事例后,再来品品下面的句子。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品味重点句子,使学生 更好地理解题目的含义。再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三 个事例,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 、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这几个事例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三个故事都是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 之后”。 内容 相同最后写解决问题。写法 相同三个故事都是讲生活中的偶然发现的问题;三个故事都是讲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

10、事;先写发现问题,再写研究问题,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 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 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雷达、风车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 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一个吗? 我们已经懂得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 后”的含义: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 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 生活中发现真理。同学们请牢牢记住,科学发现的“偶然机 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 汉。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世界是属于你们的。 行动起来吧,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我们的生 活中有无数个未知的真理,正等待你们去发现 !结 语一、看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 n xi mi y zo ( )时针 机( ) ( )瑰 领( ) 洗( ) 二、 请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见( )知( ) 司空见( ) 无独有( ) ( )而不舍 追( )求( )三、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里的“?”是指,“!”是指四、摘抄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