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中学校本课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42867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丰中学校本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宜丰中学校本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宜丰中学校本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宜丰中学校本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宜丰中学校本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丰中学校本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丰中学校本课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丰中学校本课程媒体制作授课人:黄军燕专题一:电视摄像 专题二: 后期制作(Premiere Pro 2.0)【课 时】本课程每周 1 学时,总计 15 学时【课程目标】电视摄像及后期制是从事影视创作的基础,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艺术性与技术性同时看重,所涉及的知识量大面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画面语言、掌握电视摄像和后期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方法,了解电视画面(手段)的表意特点,能够独立的摄制电视节目。【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师应认真讲授课程理论,并把理论学习与实验课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印证理论,掌握理论。本课程涉及诸多门类学科,要督促学生多方涉猎,提高自身的素养;指导学生实践、实验、创

2、作;引导学生观摩、分析各类影视作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学课时安排】本课程计每周 1 学时,总计 15 学时, 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章节 课程内容/实验名称 课时 教学形式1 第一课 电视摄像巧入门 1 课堂讲授2 第二课 电视摄像拍摄画面的构图、 拍摄角度技巧 2 课堂讲授与实践3第三课 摇摆的技巧、对焦技术、移动拍摄 2课堂讲授与观摩4 第四课 电视摄像常识 1 课堂讲授与实践5 1 课堂讲授与观摩6 1 课堂讲授与实践7 1 课堂讲授与实践8 1 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内容要点】第二章 摄像机原理和基本操作一、学习目的要求学习掌握摄像机的原理、分类、构造、镜头使用方法。重点掌握各

3、类镜头的分类、各类镜头的表现能力和功用。学习掌握摄像机的基本维护方法,了解摄像前的准备工作,熟练掌握摄像机的基本调试方法和拍摄的基本姿势和拍摄的五字要领。二、主要教学内容1、摄像机的原理分类。2、摄像镜头的构造。3、摄像镜头的使用方法。4、各类镜头及其表意功能。5、摄像机及其附件常规维护。6、摄像机的基本调试。7、摄像的基本姿势和拍摄要领。三、课堂讨论选题1、哪些因素影响镜头的景深,这些因素的影响能力如何?2、逆光拍摄为什么经常选择长焦距镜头?3、采用站姿还是跪姿拍摄主要的依据是什么?4、实际拍摄中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的保证画面的稳定?四、课外作业选题1、摄像机的基本原理及其构造是什么。2、变

4、焦镜头的技术特点对长镜头理论发展有何意义。3、如何维护摄像机的磁头。4、如何偏调画面色彩,偏调画面色彩时要注意什么?第三章 电视画面一、学习目的要求学习了解电视画面的特性,造型元素、特点、功能;熟练掌握利用各造型元素结构画面、拍摄画面的方法与技巧。电视画面的时空特性、平面造型特点。二、主要教学内容1、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2、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3、电视画面的取材4、电视景别5、拍摄角度6、电视画面的运动三、课堂讨论选题1、如何理解电视画面?2、电视画面如何体现美?四、课外作业选题1、电视画面有哪些特点?2、电视画面在造型表现上有什么功用?3、如何理解画面的主客观角度与画面表现的主客观性?第四章 电

5、视摄像的机位选择一、学习目的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电视画面景别的划分,不同景别的造型、叙事特点及作用;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方向、高度的画面特点;同时要求学生从心理角度出发认识画面的主客观性;熟悉不同环境下拍摄的机位设置与应急处理(调度后面章节专门学习)。二、主要教学内容1、景别定义及其景别划分的方法。2、远景、全境、中景、近景、特写的特点及其拍摄时应该注意的事项。3、平、仰、俯镜头的特点及拍摄注意事项。4、正面、正侧、斜侧面的特点及拍摄注意事项。5、主、客观镜头的概念。6、单机拍摄、多机拍摄的机位设置。三、课堂讨论选题1、远景中如何确立建立秩序?2、在你的拍摄中如何理解“特取其神,远取其势”?

6、 3、如何实施多机位拍摄。四、课外作业选题1、景别如何划分,不同景别有何作用。2、如何理解背部摄影的多义性。 第五章 电视摄像画面构图一、学习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电视摄像静态构图、动态构图的特点;掌握主体、陪体、平衡、空白、背景、前景等结构元素的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画面构图的风格及常用构图方法。二、主要教学内容1、摄像的画面构图(1)画面构图概说(2)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3)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2、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1)光线(2)色彩(3)影调(4)线条3、电视画面的结构成分(1)电视画面的结构要素(2)要素介绍4、电视构图观念与方法(1)构图形式(2)构图风格三

7、、课堂讨论选题1、构图中如何简化背景?2、画面构图中前景有何作用?3、构图中如何“留白”?四、课外作业选题1、何谓“现代电视构图观念”?2、简述电视电视画面的结构要素与结构成分。3、如何在运动中构图?4、如何理解画面构图的主体?5、摄像构图有哪些特点。 第六章 摄像用光/静态构图一、学习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直射、散射光的特点和功能;了解不同光位的照明特点;掌握自然光的照明特点;学会简单的人工布光;了解电视摄像静态构图的特点;掌握主体、陪体、平衡、空白、背景、前景等结构元素的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掌握黄金分割率在静态构图中的运用;掌握基本的静态构图方法。二、主要教学内容1、光线在

8、电视节目中的作用。2、光线的种类。3、自然光照明。4、简单的人工光照明。5、色温。6、静态构图(1)构图中的视觉趣味中心。(2)黄金分割率在构图中的应用。(3)空白在构图中的应用。(4)形体和疏密在构图中的应用。(5)对称和平衡在构图中的应用。(6)前景和背景在构图中的作用。(7)主体和陪体在构图中的作用。(8)线条在构图中的作用。(9)几种常见的画面构图方法。三、课堂讨论选题1、光线的直、散性质和哪些因素有关。2、光线在影视造型上有哪些作用?3、如何简化背景?4、前景的作用有什么?四、课外作业选题1、根据光线的方向可以把光线分成哪几类?各自有何优势和不足?2、拍摄角度如何区分?摄像高度民主和

9、方向如何细分。3、什么是画面构图的主体?4、摄像构图有哪些特点。 第七章 画面运动/动态构图一、学习目的要求本章包括画内运动和运动摄像两部分,画内运动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注意对反映人物性格、推动事件发展的动作的提炼;在运动摄像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推、拉、摇、移等八种运动摄像的特点、功用及其使用上的注意要点。二、主要教学内容1、综述画面运动的特点。2、画内运动的拍摄有赖于对生活和技术的掌握。3、运动摄像(画外运动)。(1)综述运动摄像。(2)推镜头的定义、特点、功用、注意事项。(3)拉镜头的定义、特点、功用、注意事项。(4)摇镜头的定义、特点、功用、注意事项。(5)移镜头的定义、特点、功用、注意事项。

10、(6)跟镜头的定义、特点、功用、注意事项。(7)升降镜头大定义、特点、功用、注意事项。(8)综合运动镜头的定义、特点、功用、注意事项。(9)旋转和晃动镜头的定义、特点、功用、注意事项。三、课堂讨论选题1、如何用跟镜头实现转场。2、如何理解移动摄影的真实感和动态构图?四、课外作业选题1、如何理解画内运动的拍摄要注重对生活的观察。2、如何理解综合运动镜头是长镜头的技术支撑。第八章 场景调度一、学习目的要求电视场景调度是电视编摄人员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主体和主题、完善电视画面造型的一种有效手段。电视场景调度的关键和核心是镜头调度。轴线原则是实施镜头调度的依据。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场景调

11、度的基本技法,轴线原则和常用的越轴方法。二、主要教学内容1、电视场景调度2、场景调度的重要性(1)电视节目镜头构成的要求;(2)电视画面的运动本质要求;(3)摄像机运动的客观性要求;(4)构图的要求;(5)观众对电视画面的观看需求。3、场景调度的叙事要求4、场景调度的要素(1)讲述者的视点;(2)从剧本(稿本)到拍摄分镜头本;(3)剧本(稿本)、观念和场景设计;(4)谁的视点;(5)视点可以改变;(6)构图的选择;(7)机位设置。5、电视场景调度的特点与作用6、镜头的越轴三、课堂讨论选题1、摄像为何变换机位?2、同一场景中拍摄的镜头有何特点?四、课外作业选题1、什么是轴线?何为轴线原则?2、电

12、视场景调度有何作用?3、如何实现电视镜头越轴?【实验内容要点】 实验一 镜头特性和基本操作实验1、实验目的要求 熟悉机器,掌握拍摄的稳、准、平、清匀。学习广角、标准、长焦变焦镜头的特点 体会广角、标准、长焦变焦镜头的功用。2、实验主要内容(1)拍摄一组校园风景,注意使用正确的姿势、注意“五字要领”。(2)利用长焦距镜头镜头拍摄小景深画面。(人像和花、叶)。(3)利用长焦距镜头拍摄压缩纵向空间画面。(4)利用长焦距镜头表现纵向速度。(5)使用微距近处拍摄特写画面。(6)利用广角镜头拍摄扩展纵向空间画面。(7)利用广镜头表现纵向速度。(8)使用手动光圈拍摄窗人物。(9)利用广角镜头体会夸张透视比。

13、(小物距)(10)利用广角近距离俯拍人物。(11)学习白平衡调节。(12)学习变焦镜头的调焦。3、实验仪器设备(1)专业摄像机 4 台(2)显示器 4 台(3)录像机 4 台(4)三角架 4 个 实验二 摄像构图静态构图1、实验目的要求 学习构图结构元素的安排。(2)学习构图造型元素的安排。(3)学习景别的表意特点。2、实验主要内容(1)拍摄校园风景,注意在全景中的前景使用;远景的光影配合,结构中心的提炼。(2)使用中景拍摄一组校园人物,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间的关系。(3)使用俯、仰角度拍摄人物。(4)利用背部摄影配合其他造型元素拍摄多义性画面。(5)对比正面、正侧和斜侧面摄影,体会不同

14、方向拍摄对画面纵深的影响。(6)利用侧逆光拍摄人像。(7)拍摄不同景别人物,注意特写取质取神,近景取神,中景取关系,全景注意结构安排,远景取势。3、实验仪器设备(1)专业摄像机 4 台(2)显示器 4 台(3)录像机 4 台(4)三角架 4 个实验三 摄像构图运动摄像1、实验目的要求(1)熟悉运动摄像的特点。(2)掌握运动摄像的表意功能。(3)画内外运动的结合表现。2、实验主要内容(1)练习推拉等各种运动摄影,主要掌握“匀”字诀和“准”字诀。注意起落幅的画面经营。(2)提炼几组生活中的动作,期望这些动作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特征或特定的人物心情。(3)体现拉镜头的多构图。(4)体会移机和变焦推镜头

15、的不同。(5)设计规定情景,合理使用拉的纵向对比、拉出意外之向、摇的对比、拉的抒发余韵、摇的展现空间、推的迫近和强调环境中细节、升降的多构图和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6)利用移镜头拍摄主观镜头:表现一个跟踪的情景。(7)长焦摇跟,体会通过动与静、清楚与模糊的对比对人物的突出。(8)练习甩镜头,体会节奏与顺势转场。(9)综合运动表现一个段落,练习场面调度和镜头内部的蒙太奇,题目为早晨出操前3、实验仪器设备(1)专业摄像机 4 台(2)显示器 4 台(3)录像机 4 台(4)三角架 4 个实验四 场景调度1、实验目的要求(1)熟悉镜头构成。(2)把握场景及轴线原则。(3)熟练场景调度。2、实验主要内

16、容(1)练习固定机位调度。(2)结合特定的场景,设计一个小故事,根据镜头调度,完成故事不同主题的表达。(3)练习移动机位调度。(4)结合特定的场景,设计一个人物故事,根据移动机位调度,完成人物思想、情绪、情感的表达。3、实验仪器设备(1)专业摄像机 4 台;(2)显示器 4 台;(3)录像机 4 台;(4)三角架 4 个。 【成绩考核方式】1、成绩评定总则本课程成绩以平时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定。考勤与平时成绩 10 分,实验 20 分,期末 70分。2、平时成绩评定平时成绩根据考勤情况、作业情况和课堂讨论评定;3、期末考核评定期末采用论文加创作方式,以理论理解、应用和新闻作品创作为主。 【教材与参考书目】指定教材:任金周 高波电视摄像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参考书目:1、年苏启崇实用电视摄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年。2、毕根辉影视摄影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