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六章 社会动机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418901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六章 社会动机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六章 社会动机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六章 社会动机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六章 社会动机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六章 社会动机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六章 社会动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六章 社会动机(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社会动机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侵犯动机、亲合与利他动机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一节 社会动机及其理论探索n社会动机,顾名思义,是驱动人的社会行为的基 本力量。人的社会行为的发生和表现,从其外在 形式来看,总是与一定的目标和方向相联系的, 而从其内在起因来看,则总是由一种或多种动力 所推动和驱使的。如果说外在的目标和方向说明 了社会行为的指向、所要获取或所要达到目的, 那么,内在的动力则解释了社会行为的为什么问 题。社会动机的研究直接涉及到上述两方面的内 容,它是我们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 。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内驱力、需要与动机n内驱力是人体维持和

2、恢复生理平衡状态的产物 。 n生理需要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n机体内生理内驱力的存在 n体内所存在的这种内驱力必须在个体的心理上有所 映,也就是说个体要意识到这种生理内驱力的存在 ,要感受到体内生理不平衡所引起的生理紧张。 n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活动的直接原因,它揭示 了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因和行为活动的目标方向 。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心理内驱力与生理内驱力的区别n心理内驱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的产物,是后天的 、习得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而生理内驱力则是先 天的、不学而能的、靠遗传获得的。 n心理内驱力是社会化的产物,因而不同社会生活环境 中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对的心理需求;但 生理内驱力

3、则是生物遗传的产物。n生理内驱力产生于生理不平衡,心理内驱力则产生于 由社会生活环境所导致的心理不平衡。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本能:从麦独孤到威尔逊n达尔文:人类的由来:“人的一些社会性 本能,来源虽必然是很早,早到他的原始的时 代,甚至可以更早地追溯到和猿猴难于分辨的 他的远祖的时代,却直到今天还在对他的一些 最好的行为提供动力。”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n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 :“我们可以将 本能定义为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理物理倾 向。这种倾向决定了人们去知觉;去注意某种 确定的目标;去体验知觉这种目标所形成的某 种特殊的情绪兴奋,按与其有关的某种特定方 式行动,或者至少要去体验一下这种行

4、动的冲 动。”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对本能论的反击n不存在确实的证据能够证明麦独孤所理解的本 能的存在; n这种学说阻碍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暗 示,无论什么东西,只要用本能解释就可以一 了百了; n麦独孤在20年代以后去了美国,而美国的文 化氛围是与本能论格格不入的。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的非本能论解释(一)n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n最低层级的需要是生理需要,这是一种随生物进化阶梯的上 升而逐渐变弱的本能欲求;最高层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 要,这是一种随生物进化阶梯的上升而逐渐显现的潜能。从 最低到最高一共有五个层级,分别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 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n

5、不仅人的需要是呈一层级而排列的,而且需要的满足也是按 一定顺序进行的,这一顺序表现为一波状起伏的递进曲线。 n一种需要一旦有相当的程度上被满足后,其对个体所具有的 重要性就开始逐渐减少,个体对这种需要所持有的满足强度 也开始不断减弱,但这种需要仍存在于个体自身之中。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n强化理论n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来源于外界施加于个体 身上的强化,这种强化决定了个体今后行为活动的 愿望强度和行为活动的方向目标。强化指的是行为 的后果对行为的影响作用。 n强化理论不考虑人的头脑中所经历的过程和发生的 变化,不考虑个体自身的内部过程对其外在行为表 现的制约作用,而只注重外在行为表现与周围

6、环境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着眼于环境因素对个体 行为表现所具有的影响作用。 社会动机的非本能论解释(二)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的非本能论解释(三)n班杜拉的自我强化论n“行为通常是在没有直接外部强化的情况下进行的 。虽然有些活动是靠预期的后果来维系的,但绝大 多数活动是由自我强化来控制的。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为自己确立了某些规范,并以自我酬赏和自我 惩罚的方式对自己的行动做出反应。” n自我强化的基本要点有二:(1)强化物完全由个 体自身所掌握和支配,即当个体打算想要自我强化 时,随时随地都有强化物可以使用。(2)强化的 标准和依据是由个体自己确定的,即什么时候或在 什么样的情况下

7、进行强化,以及行为表现的好坏是 由自己确定的。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二节 侵犯动机n侵犯概念的确定nA.H.巴斯:侵犯是个体向另一有机体施加有害刺激 的一种行为反应。 nJ.多拉德和N.E.米勒:侵犯是以伤害另一生命机体 为目的的一种反应。 n班杜拉 :侵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物,它包括造成 伤害的行为、破坏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标定过程。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1988年在美国阿肯萨州发生校园 枪击案,凶手只有11岁和13岁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侵犯的特征n侵犯意图和动机的存在,它是一种有意使他 人遭受伤害的行为。 n侵犯不仅包括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也包括企 图在心理上伤害他人的行为。所以,暴力

8、伤害 他人身体的行为是侵犯行为,辱骂诽谤、毁人 名誉的行为同样也是侵犯行为。 n一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还以行为被施予者和社 会的判定为前提。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侵犯:先天与后天之辩n习性学nK.洛伦兹:侵犯的动因是本能的,生而就有的,这 种本能的能量在机体内部是可以不断积蓄的,达到 一定的水平后就会转变为侵犯的内在冲动而释放出 来,从而引发侵犯行为。 n阿德里:远古非洲人类祖先的攻击性迫使他在寻求 食物的过程中走上了吃肉以至吃人的道路,而智人 所以产生,正是因为南方古猿已经成为杀人者。因 为用石头作为投掷的工具,用木头或骨头作大棒, 使他们站立起来,并刺激了手、肌肉、视力和大脑 的发展,这样

9、人对武器的需要正是其捕猎本能的表 现。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n挫折-侵犯假说n侵犯始终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 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而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 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n社会学习论n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是通过对他人行为进行观 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的,这在 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学习时尤为 如此。 n双亲是儿童早年最初的行为范式。所以,在侵犯行 为方面,儿童未来的侵犯行为极大地依赖其双亲如 何对待他及双亲之间如何对待。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体育与侵犯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侵犯的消除及其控制n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价值 n从社会学、犯罪学和

10、法学的角度说,通过社会制裁 、乡规民约等正式或非正式机制对侵犯行为加以外 在控制; n从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通过社会教化使 人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内在控制。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第三节 亲合与利他动机n亲合概念n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 来,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 人保持相处和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我们将 在人的这样一些需要和愿望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机称 为亲合动机。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亲合与依赖的关系n亲合意味着与他人接触、来往、相处和保持一 定关系的需求,但这并不完全等同于对他人的 依赖。 n从相似性上说,亲合和依赖都表现出对他人

11、存在的 需要。n从区别性上说,亲合对他人的心理需要在程度上低 于依赖,并且依赖动机往往伴随着个人的年龄的增 长而减弱,而亲合动机则会维持终生。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n利他主义:泛指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为了社会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 为原则。n亲社会行为:最早使用“亲社会行为”一词的 是美国学者威斯伯,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 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 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旁观者效果拉塔内和达利:“在紧急情况下,有许多人在 场足以成为比感情冷漠和情感上的疏远更重要 得多的制约介入行动的决定因素。” n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 n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我们产生“别人不管,我 为什么要管”的暗示; n他人的冷漠会使你产生情境没有什么危急的错觉; n他人在场会“削弱”我们自身的责任感,即产生“责 任分散”的结果。 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旁观者效果和器官捐献Date现代社会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