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旅管(3)班 张悦• 海关大楼位于上海黄浦区 中山东一路13号,外滩海 关建筑,可分三个时期、 三种形式最早是由中国 人造的一座宫衔式房屋 三进楼房正檐翘角,歇山 顶,屋面上又有一座小阁 海关大楼于1893年竣工 ,砖木结构中间有五层 高的哥特式方形钟楼,钟 楼两面各有三层楼房相对 ,大门两旁围墙上加铁栏 杆,入门为广场 • 1891年,此屋已十分陈旧,上海道台请得上级拨 款,翻造新署,这时海关已有赫德掌权,遂请了 英国工程师设计,施工由浦东人杨斯盛的营造厂 主持当年替外国人造房子,必须有一定的技术 力量,并由洋人监工十分挑剔杨斯盛建成海 关后,庄严的外表在上海建筑行业中获得了一定 的地位 • 1925年,这座楼房又显得陈旧且不敷应用,于是 再一次重建新楼,规模又扩大了新楼由公和洋 行设计,英国建筑公司承建是年12月奠基, 1927年12月19日落成,花去白银430万两,较预 算增加一倍多• 对于这座海关大楼来说,最著名的要恐怕算那高耸的钟楼 和大钟了钟楼有10层楼高,可以俯瞰整个外滩及上海中 心市区四周四个钟面没面都有100多块0.3—1平方米 的玻璃拼成,直径5.3米装有自动开关的电灯72盏,晚 上通体明亮,斗大的数字在几里之外也可清晰可见。
钟面 上的紫铜长针长3.16米,重60千克;短针长2.5米,重36 千克钟楼内有3个钟捶,最大一个重2吨,另两个也重一 吨左右,钟的发条用0.01米粗的钢丝组绞,长156米每 周开钟上发条3次,每次要四人操作一小时左右才能完成 机器房的楼上有1个大钟、4个小钟,每隔15分钟,四口 小钟就响起叮咚叮咚之声,每隔一小时,1个135千克重的 大铜锤便敲击十几吨重的大钟发出雄壮的当当声,持续10 秒左右,几里内都可听到大钟仿英国伦敦国会大厦的大 钟式样制造,在英国制成后运到上海组装,花白银2000多 两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钟大钟在1956年曾进行大修 • 赫德(Rober Hart,1853~1911),字鹭宾,英国 人,出生于北爱尔兰马郡波达当地一个酒厂家庭 1853年他毕业于女皇大学,旋由大学报送进英 国外交部,经短期培训后于1854年派往中国,任 英国驻宁波领事馆见习翻译,第二年晋升二等助 理,实际上全权负责驻宁波领事馆工作1858年 他又调英国驻广东领事馆赫德勤于学习,在中 国生活了几年就已精通汉语和多种方言,并善于 用中国的礼节与中国人交往,他也成了颇受中国 官员喜欢的“中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