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半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416288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湖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半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湖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半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湖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半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湖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半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湖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半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湖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半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湖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半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5201520162016 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五次半月考历史试卷第五次半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16 年 6 月 2 日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社会传播着这样的信息:我们先辈们奋斗夺来的政治自由被经济上的无保障和工业暴政变得毫无意义了。如果政府不能通过私有产业为我们提供生计,那它必须利用公共途径和办法。 (这是)每个生活在这个政府管辖之下的人所拥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为此罗斯福政府A摒弃了市场经济 B开展了“蓝鹰运动”C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D实施了“计划经济”2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经

2、济计划工作的杰作,尤其是它在所有制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新型的国家所有制,使“国家具有经济基础属性和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这表明此类措施的深远意义在于A使国家开始具备经济管理职能B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剧变C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及观念的转型 D实现了就业与消费的增长31971 年 12 月与 1973 年 2 月,美国政府先后两次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纷纷采用浮动汇率,不再承担维护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由此导致A美国丧失世界经济领先地位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C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D世界经济陷入无序状态4撒切尔夫人说:“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

3、者你不能通过摧毁富人去赈济穷人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 ”其实质是:A肯定了凯恩斯主义理论 B主张国家干预要有限度C主张扩大国有资本比重 D完全否定政府干预经济5德国学者考夫曼指出, “股市生意兴隆,自营业者的收入过度膨胀,而政府的政策却在竭力降低最高税率。一些人在谈论来自自上层的阶级斗争,而另一些人则在谈论社会妒忌和投入必须得到回报。 ”其旨在强调A社会福利政策面临挑战 B政府重视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 “福利国家”规模缩小 D劳资关系紧张导致矛盾激化6 德国史纲写道:自 1883 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 事故保险法2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 ,为工

4、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对此政策评析正确的是A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德国统一B一定程度上改善民众生活,缓解社会矛盾C消除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矛盾,阻碍工人运动发展D德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7二战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B “福利国家”的普遍建立C科技进步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D “新经济”在美国的出现8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

5、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91930 年,斯大林说:“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 ”这表明斯大林的根本意图是A强调单一公有制和政府调控对发展经济至关重要B否定新经济政策的全部价值,试图用计划

6、经济取代它C彻底否定市场调节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D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强调政府对经济应加强干预10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一时间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 计划和规划成为政坛术语。 ” 据此可知,该学者 A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完美无瑕 B否认苏联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C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可取之处 D坚信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11对苏联军事工业综合体生产能力的变化情况表解读正确的是3企业数企业工人数(万人)总产值(亿卢布)部门数量 1956 年1965年1956 年196

7、5 年1956 年1965 年国防工业部21019611118111852936548360航空工业部2201929722123142715042662造船工业部135188383055101570027533无线电技术工业部216290383080661046034540A苏联的重工业经济进一步得到了强化B赫鲁晓夫选择工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C苏联由此形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体制D勃利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强12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关,苏联的一些地名就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屡次变更,如沙皇村于 1918 年改为儿童村,彼得格勒于 1924 年改为列宁格勒,1991 年恢复原名;伏尔

8、加格勒于 1925 年改名为斯大林格勒,1961 年恢复原名;卡马河畔切尔西于 1982 年改名为勃列日涅夫,1988 年恢复原名。下列关于这四个地名变更的表述正确的是A的变更是由于十月革命推翻沙皇君主专制B的第一次更名时俄国正在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的第二次更名是由于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思想的批判D的两次变更均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13有学者指出,在货币体制发展历史上,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了古典金本位,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这种变化A确立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B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缩小了不同国家间的差距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14截止 2015 年 4 月 15 日,申请成为亚洲

9、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多达 57 个,申请国遍布全球五大洲,包含了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中国在亚投行的份额将占 30-40,成为亚投行最大股东。这表明A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终结 B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4C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 D国际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15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联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 ”对这段文字理解最恰当的是A大英的孤立心态抗拒欧洲的联合统一B英国至今还存在拒绝加入欧盟的一股

10、强大势力C英国文化优越感担心美国的霸权优势D英国的资本主义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161965 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 “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B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C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D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之间分歧严重17西方国家这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包括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

11、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转移始于 80 年代,90 年代愈演愈烈。促使了 9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急剧攀升。这说明全球化A是发达国家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B本质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C给发展中国国家带来了严峻挑战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机遇182016 年中国股市开市第一天上证指数暴跌 7%,触发熔断机制,并带动美股收跌,道琼斯指数录得 2008 年以来最差开局,标普 500 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录得 2001 年以来最差开局。同时,英股富时 100 指数收低 239%、法股 CAC 指数急跌 247%、德国 DAX 指数重挫 428%。上述现象反映了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

12、向发展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 C中国股市震荡是全球股市大跌的源头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发展19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 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5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最有可能指的是A大国沙文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布雷顿森林体系D经济全球化趋势20在哥伦布发现“世界是圆的”500 多年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乘飞机沿哥伦布的航线来到了印度,却发现“世

13、界是平的”。 “世界是平的”揭示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一个变化:以高科技的发展为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平坦。这一变化主要是指A世界的多极化 B经济的区域化 C经济的体系化 D经济的全球化二、材料解析题(第 21 题 15 分,第 22 题 25 分,共 40 分)21 (共 15 分)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 世纪到 19 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

14、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1819 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年份 项目1760 年以前17611796 年17971820 年发布圈地法令208 项1482 项1727 项圈占农民土地310000 英亩1830000 英亩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材料二 20 世纪 2030 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产品

15、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 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 13 2%,土豆 75%,牛肉 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 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 432 公斤和 30 公斤,比革命前 1913 年的 540 公斤和 314 公斤还要低。6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材料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 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 (6分)(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3 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邓小平时期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主要特点。(2 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认识。 (4 分)22 (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