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3)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412608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3)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3)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3)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3)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3)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3)(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 -2015 学年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命题人:刘艳红 做题:薛驰 审核:史延龙 2015 年 5 月 12 日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古代社会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秩序井然的、是礼教森严的,乃至使人们认为,缺乏自由,似乎就是中国社会的传统,而在个性解放的今天,每一个人对自由的渴望都显得尤为迫切,于是对中国这一古老传统心便怀不满。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是士人重压时的释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一个价值取向,就是“自由” 。自由,在国学里也是随处可见的。道家的生命理想最接近自由的状态,老子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要“道法自然” ,意思是说:大道之行,既是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又是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状态,顺其自然,这就是道之所在。而把道家思想与个人生命形态结合得更为紧密、更为艺术的庄子,对自由的感受也更为强烈。一篇著名的逍遥游 ,其实描写的正是庄子心灵的驰骋和思想的放飞。 逍遥游中描述的那个叫做“鹏”的大鸟,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能够背负青天激越云间,上能飞天,下能入水,自由往来于天地间。其实,庄子哪是以如此瑰丽的笔墨来仅仅描写一只鸟的行为呢?那“鹏”正是庄子自己

3、的心,正是一颗开阔六合、含纳古今、超越世俗、纵横时空的心。心的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然而,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助你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儒家学派里,孔子曾称赞得意门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人人都不堪忧苦,只有颜回不改其乐他不改其乐的,也许是身在陋巷、心在书香的精神享受,也许是身在平凡、志在高远的修身过程,也许是身虽未动、心已远行的超越眼前的卓越见识。2可见,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在内心和精神层面

4、,他们都同样拥有自由的灵魂。无论是脚踏实地的儒家,还是仰望天空的道家,他们不同的人生信条只是对生活哲学的探讨。而对生命状态的存在,他们都毫无异议地认为,不管在朝堂、闹市,还是在山林、陋巷,都可以也都应该自由而活。 甚至,提倡法制、法度严明的法家,也不与自由的本质相矛盾。自由突显出秩序,在有形的层面,所有的自由都有其边界,法度之内是令行禁止,那么相对应的法度之外就是行动自由。而有秩序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在,无秩序的自由只是野蛮的乱象。所以,法家的“明法度”其实是更好地规范了“享自由” 。 如果在现实社会的严格秩序之内,一个人的灵魂依然能充分体会到自由,那么这样的灵魂才真正具有力度,甚至具有艺术性

5、。中国古代的士人就是如此。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 ,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受案牍之劳形、受朝堂之艰险、受宦海之沉浮、受宵小之倾轧而感觉受到待遇不公、受到制度禁锢、受到官场奴役、受到志向束缚的时候,他们释放自我的方法,往往不是逃避到山林隐逸而不问世事,不是投降给世道艰难而躲避退缩他们总认为,遁入世外不是读书人的理想抱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在负重前行中锻炼出一颗豁达自在的隐士之心才是真正的人生自由。所以,他们在任何困境里都努力自我调节,他们写诗、作画、弹琴、读书、品茶、赏花、雅聚、清谈这些构成了他们快乐纵横的自由王国。 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

6、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是士人重压时的释放。自由,从来不在远方的乌托邦,而就在当下的轻安自在;自由,从来不依靠他人的给予,而全在自我的获得。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自由抵得上心灵的自由强大有力。 (选自曹雅欣国学中的自由 )1下列关于国学中的自由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 国学里是随处可见“自由”的,比如儒家责任里的闲情,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法家理性下的游弋,士人重压时的释放等等。B国学里的自由在道家的表现可以是老子的“道法自然” ,也可以是庄子的超越现实局限,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C国学里的自由在儒家那里的表现是身在陋巷、心在书香的精神享受,身在平凡、志在高远

7、的修身过程,儒家的生活像是大地上的苦行僧。3D国学里的自由在法家那里的“明法度”就是自由突显出秩序,在有形的层面,所有的自由都有其边界,只有在法度之外才是行动自由。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老子的“道法自然”认为道之所在就是既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又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状态,顺其自然。B儒家和道家,他们有不同的人生信条,而对生命状态存在的理解上的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不管在朝堂、闹市,还是在山林、陋巷,都应该自由而活。 C法家虽然提倡法制,严明法度,但也不与自由的本质矛盾,而有秩序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在,无秩序的自由只是野蛮的乱象。D中国古代的士人认为真正

8、的人生自由只有在写诗、作画、弹琴、读书、品茶、赏花、雅聚、清谈中才能锻炼出一颗豁达自在的隐士之心。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国学中的自由,其实是一种心灵的自由,它是在当下的轻安自在,是自我的获得,在儒家、道家、法家那里都能体现这一点。B中国古代士人们释放自我的方法,往往不是隐逸山林,也不是降世退缩,而是在负重前行中实现理想抱负。C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一个人真正的自由是心的自由,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一个价值取向,就是“自由” ,而自由不只是西方价值观才存在的,在国学中也随处可见。二

9、、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京兆始平人,隋定州总管、神武公毅之女也。后母,周武帝姊襄阳长公主。后生而发垂过颈,三岁与身齐。读女诫 、 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周武帝特爱重之,养于宫中,异他甥。时武帝纳突厥女为后,无宠,后尚幼,窃言于帝曰:“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 ”武帝深纳之。毅闻之,谓长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 ”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4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

10、遂归于我帝。及周武帝崩,后追思如丧所生。隋文帝受禅,后闻而流涕,自投于床曰:“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 ”毅与长公主遽掩口曰:“汝勿妄言,灭吾族矣!”后事元贞太后,以孝闻。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辨也。 炀帝时,高祖为扶风太守,有骏马数匹。常言于高祖曰:“上好鹰爱马,公之所知。此堪进御,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为身累,愿熟思之。 ”高祖未决,竟以此获谴。未几,后崩于涿郡,时年四十五。高祖追思后言,方为自安之计,数求鹰犬以进之,俄而擢拜将军,因流涕谓诸子曰:“我早从汝母之言,居此官久矣。 ”

11、帝有天下,诏即所葬园为寿安陵,谥曰穆,后祔葬献陵。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太穆顺圣皇后。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窃言于帝曰 窃:私下B武帝深纳之。 纳:接受 C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归:归顺 D汝勿妄言,灭吾族矣 妄言:胡说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关东”秦汉时普遍用地处崤山谷地的函谷关作为区分东、西两大地域的界标,分别称关东、关西。B “姒娣”即娣姒,古代同夫诸妾互称,即妯娌,兄弟的妻子的合称。文中是指后者。C “擢拜”提拔授官。如后汉书赵岐传:“会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公卿举岐 ,擢拜并州刺史。D “谥”古

12、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窦氏是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的女儿,后来嫁给高祖为妻。B窦氏年幼时就曾劝说武帝以百姓为念,善待娶自突厥的皇后。C窦氏父母商定,射中门屏上所画孔雀眼睛者才可娶窦氏为妻。D窦氏的陵园被修建成寿安陵,后来与高祖合葬在此。5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 (2)此堪进御,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为身累,愿熟思之。(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送柴侍御王昌

13、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8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5分)9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 1 分)(1)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 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 话: , 。(2)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劝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为离别泪湿衣

14、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的句子是: , 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挂 鸟刘 泷夜来雪下得从容,小山村像铺展开的宣纸,收拢了一地的梅花。老两口起得早,她做6饭,他扫雪,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山沟袖珍,叫凤翅坡。别人都搬走了,自家孩子去了城里,一条沟仅剩老两口。他叫她“老伴” ,她叫他“当家的” 。这么多年,习惯了。见他扫雪呢,她嗔道:“当家的,咋忘了自己的营生?” “是呢!”他拍下额头,扔下扫帚,碎步跑到沟里去。沟里场院边一块向阳的坡地上,有两片像渔网那样的挂鸟网。鸟网的线绳为土褐色,挂在两根坚硬的檩条上,张网以待。当然,人撞上无所谓,鸟撞

15、上肯定走不了啦。他养成了习惯,每天一早要跑到这里。他来不是捉鸟,而是给鸟放生的。唉,孩子拴的网,老人不好违拗,只好出此下策。腊八那天,城里的闺女和姑爷回来了。姑爷老大不小了,但孩子气不减,开车拉来鸟网,要挂鸟。而且,居然当天真有两只呆头呆脑的山鸡挂在了网上。傍晚,姑爷把缚住双腿的山鸡扔进汽车后备厢,说去城里给领导进贡。行前,姑爷嘱咐:“爸,妈,精心些,有飞鸟挂网,就给我们攒看啊。 ”也是,这个地方偏,林草茂密,那些鸟,什么喜鹊、啄木鸟、布谷鸟、山鸡、斑鸡、野鸽子、蜡嘴、金翅、红嘴蓝尾鹊,很多,不时在天空和林间飞过,花花绿绿的,很迷幻,很热闹。自打有了那两片网,好像电视上说的百慕大三角,飞机呀船呀到那里就失踪了,鸟呢,到这里也仿佛航船遇到了礁石,搁浅了。几乎,每天都有一两只鸟倒挂在网上,挣扎。第一次,是只野鸽子挂在了上面。老两口抓住它,曾有过一番犹豫。后来,他说:“老伴,你看呢?”她说:“当家的,我看,那什么,放了吧。一个带翅儿的哑巴物儿,好歹是条命呢。 ”二人把那鸽子放了。鸽子挣脱了,仓皇地钻入云层里。之后,习惯成自然。每天早起。到网前巡视一番,即使抓到味美的野鸭子,他也是轻轻地拍下它的翅膀,放飞。一些大鸟都是鸡叫时分出窝活动,这时候天还很朦胧,星星也很迷离,鸟们最容易挂网。这就逼着他早起。第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