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5级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335038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2015级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2015级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2015级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2015级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2015级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2015级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2015级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 形象形象彭水中学 龚瑶【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 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 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 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 感情的艺术形象。因此,形象是作者思想情 感的载体。所以要把握诗歌的主旨,形象是 必须要把握的。 考点阐释人物形象事物形象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诗化的作者”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偏重写景的诗歌)(偏重写景的诗歌)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主要是咏物诗)(主要是咏物诗)诗歌形象

2、诗歌形象考查类型一、人物形象的鉴赏 二、景物形象的鉴赏 三、事物形象的鉴赏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题葡萄图 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 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1)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 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 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 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 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 超人才智。(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 的傲视和嘲弄。形象是什么 (概括形象)形象的特征 (结

3、合诗句分析 )形象的意义 (思想内容或 观点态度)一、人物形象的鉴赏明特点析特征明意义(感情) 1、形象是什么(概括形象) 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 3、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人物形象类鉴赏题的答题步骤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始于2008年广东卷, 在此之后,2009年天津卷,2010年山东卷、福建卷,2011 年四川卷、山东卷,2012年安徽卷、湖北卷、江苏卷, 2013年辽宁卷、重庆卷,2014年山东卷都有此类题目。人 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

4、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 形象概括:特征+身份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特征?弄清诗歌形象三要 点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 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 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思维切入点如何正确分析古诗中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 物的行为,神态,情感,性格,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 形象的个性特征。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分析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要

5、点一)“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 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 (要点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 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要点三)(1 1)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 :抓住诗词对人物的正面(直抓住诗词对人物的正面(直 接)描写(语言动作、外貌、接)描写(语言动作、外貌、 心理、神态)心理、神态)反思总结反思总结: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6、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 要分析【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脱放 达的高人逸士形象。(特点+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 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 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性格具体分析)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 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或情感)反思总结: 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二: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二: 借助侧面烘托(人物所处的环境)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 ) 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 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简

7、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 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 “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 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 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 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 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

8、仍胸怀报国之志,心 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 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形 象 的 意 义反思总结:反思总结: 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三: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三: 知人论事,关注背景知人论事,关注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 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要特别注意注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要特别注意注 释、题目等释、题目等 ,做到合理联想。小结: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 2、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 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

9、的词语(情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 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 ,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结合诗题、注解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常见艺术形象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爱恨情愁、儿女情长的形象。形象类鉴赏方法 1、设问方式 (1)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2)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是怎样的? (3)这首诗中,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014

10、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 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 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2013年辽宁卷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11、。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步 骤一)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 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 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 意象表现出诗人的高雅的人生志趣。(步骤二)答:这首诗刻画了一位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 然忘我的诗人形象。(步骤一)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 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步骤二)从这些 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诗人对东山雪景充满喜 爱之情。(步骤三

12、) (2012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 .绝句中的一首。 提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2012年(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 要分析。(4分)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 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

13、那 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 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 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011四川)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 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答案】: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 高雅(1分);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

14、, 珍视友情(1分);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 流俊逸(1分)。意象类鉴赏题的答题步骤 1、析含义: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2、剖原因: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3、指作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意境类鉴赏题的答题步骤 1、描图景:找出诗中的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 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2、点氛围: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 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析感情: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 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

15、答“表达了作者 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 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 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 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 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 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 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201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16、 望江怨 送 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mio 。愁云音未了 ,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 早。 【注】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答题思路:先总体概括,再进行细节分析,最后点明场景与氛围 。前四句描写了一幅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春天的傍晚,词人在 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 浓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 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2011年山东卷)咏山泉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问题: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 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 的情怀?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 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 又表现了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