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培训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333759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课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综合实践课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综合实践课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综合实践课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综合实践课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课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课培训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推进综合实践活 动课的开发与实施宋门学区中心校2009年3月全面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 发与实施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特征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目标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开 发内容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 设计 五、主题活动的设计(教 案、学案)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 综合性 (1)研究对象的综合。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 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容整合,体现科学、 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2)课程目标综合。课程目标不单从知识传授 着眼,而从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活动,使学生在 情感、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3)实施内容的综合。强调跨学科、跨领域, 强调学科间渗透。 (

2、4)学习方式综合。提倡运用各种学习形式, 特别重视各种现代传媒技术。 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 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强调“做 ”、“考察”、“实验”、“调查”、“探究”、“操作”等。 开放性 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活动过程的开放性;活动 结果的开放性。 主要体现在:(1)教育时空的开放。体现不仅仅限于学校操场、教 室等有限时空内,学生可以打破原有班级、小组的限 制。可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去实验室动手实验,走出 学校采访专家、群众,上互联网搜集信息。综合实践 活动时间也不受原课时限制,可以一节课、也可以几 节课,甚至一周、数周 2)体现组织形式开放。学生可以

3、打破原有班级、小组的 限制。 4 (3)体现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 体现在不再把教材资源作为唯一的 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多元化。根据不 同地方和社区实际,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人 力资源(教师、领导、校外专家、学生家 长等)、文化资源(乡土知识、民间习俗 、历史遗迹等)。 (4)体现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的开放。 打破了单一的由教师评价学生的传统模 式,可采用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 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同时通过材料分析 、实地考察、课堂观察、访谈、问卷等多 种形式进行评估。 5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 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

4、式及指导教师,自己 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 其进行必要的指导。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 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 的实施过程之中;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 ,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该课程的形成过程 是动态生成的。6具有以下特征的课程不是综合实践活 动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以系统知识的获得为目的以教师讲解为主以书本为中心以书面作业为主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增进 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5、、具体目标:教学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 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1)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2)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3)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 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 的态度。 (1)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2)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3)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活动,体会参与活动的意义。 8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 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 度。 (1)注重

6、生活卫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2)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3)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 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1)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 热情。 (2)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 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质。 (3)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4)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 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以问题为中心,以主题活动为 载体,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要以学 生为核心,围

7、绕三条线索、四个指定领域和其他 指定领域进行。(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探求物质世界 ) (2)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社会生活)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感受自我成长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 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 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 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 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 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 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2、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通过参加劳动实 践,从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快乐和价值, 领悟劳动对人生的意义;另一方面学习一定劳

8、动技术,对学生 进行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 今后就业选择的指导。 3、社区服务(家乡)。 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 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 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 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 神的教育,为社区的建设和 发展服务。 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 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 精神。学校可以结合实际,为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创造条 件。(三)非指定性领域:非指定性领域:团队活动、科技活动、文学 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等。学校传统活动 体育节、文化艺术节艺术团演出活动,传统“节日” 交通安全、法制教育活动班团队活动 ,

9、入团仪式系列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二者之间具有 各自相对的独立性、不可替代性。但是,二者之间并非 是相互割裂、相互排斥,也没有主要与次要领域之分, 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选题原则 1、选题宜小不宜大(主题分解)、要具体不要抽象, 能够找到可行的研 究方法和条件;2、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由小到大,逐步提高,不可急 于求成;3、将校内外各种资源视为“选题源泉”,多听听老师、父 母和专业人士意见。 4、降低选题的实效性、创新性要求。5、体现学校特色1 66、选题要尊重学生爱 好、要贴近学生生活 (农村、学校、家庭 )要考虑学生认知础 。 如“有关反映30

10、年改革 开发的主题” 夸夸党的好政策 家乡美 我们的幸福生活 家乡的变化 书包、教材、文具 校服、课外活动、校园 过生日、有关儿童节日 农村传统节日、文化生 活 学生玩具、游戏 各单项农业劳动、植树1 7确立主题课1、一般确立主题课的几个步骤:(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主题(2)分解主题,提出子主题(3)归纳子主题(4)划分小组,选定各自研究的子主题(5)小组制定18 2、小组划分技巧 (1)教师要合理地分组。按照“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老师对小组每个成员要进行合理的搭 配,每个小组都要有好、中、差的学生, 便于互相帮助,实现互补。 (2)学生自愿组合分组:可以根据学生 的对活

11、动课题的兴趣自愿组合。 (3)小组人员人数:适宜为原则,46 人。 (4)取富有个性的活动小组的名字。是 激励学生热情的很好的一种指导方法。 1 93、学生制定计划(1) 计划一般包括:活动主题本组课题小组人员及分工 指导教师活动时间活动目标 活动的内容和步骤活动方法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应对策略2 0(1)活动目标不明确。(2)活动研究方法不合适。(3)小组分工不明确。(4)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在制定活动方案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二)中段(学生探究活动阶段)活动几种常用活动方式 (调查研究法、查阅资料 档案、网 络 法、交流研讨法等)重点讲解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实践活动

12、中最主要的、最常用的方法。 它是对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等相关问题和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 、有系统的调查活动。1、调查方法的类型:普遍调查:对调查对象总体中的每一人个单位或个人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对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样 本进行调查,再推测总体。个案调查:对一个对象(一个人、一个 家庭、一个学校等)问卷调查:以书面的方式搜集资料的方法; 访谈调查:以谈话为 主要方式来了解并搜集信息的方法。可以当面访谈、也可以电话访 谈等方式。实地考察:指直接观察,通过观察的结果来搜集资料的 方式。选择调查的对象2、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明确调查的内涵:规定调查问题、选定调查项 目、明确项目

13、评价指标等选择调查手段:选择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还是访 谈调查调查前的准备实施调查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撰写调查报告确定目标设计提纲分工合作对象时间地点目的采访问题的设计采访准备采访技巧提 问倾 听记 录由浅入深紧扣主题灵活应对少说多听适当回应尊重专注全面完整引用原话记录要点采 访 整 理1、修改原始记录2、分析采访内容3、统计采访结果4、得出采访结论5、活动总结与建议中段指导课所谓实践活动中段指导课就是指 学生活动实施阶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开 展活动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指导、点拨与 督促,进行阶段性研讨和交流,促进学生 实践活动不断持续、有效和深入而开展的 指导课型。中段指导课也可以称为阶段性 成

14、果指导课1、中段指导课意义目的 1、让学生学会从研究阶段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到 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2、让学生交流在活动过程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在活动 中及时反思总结。3、创设一个阶段性交流展示的平台,学会小组合作和组 间合作,分享活动经验,从而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魅力。4、让学生进行和完善下一步活动计划。5、让教师发现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督促学生 的继续与深入。 29(1)、教师对前期活动开展作阶段性回顾2、中段指导课一般教学过程怎样?(2)、学生分组汇报活动过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汇报活动过程。 在学生汇 报过程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将活动的过

15、程、方法、情感体验说出来。 (3)、教师组织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出 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分组汇报后,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 ,组织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将活动过程遇到 的困难提出来,并给予指导与支持。 30(4)、引导学生发现发现新的问题 ,生成的活动内容(5)、学生调整下一阶段的活动计 划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根据活 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调整活动计划,使学 生活动不断拓展深入。(1)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帮助学 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 、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 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3、中段指导课指导老师从哪些方面开展指导?(2)指导教师要明确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引导学 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信息。(3)要指导学生学会统计、整理、分析资料 的方法;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 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 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32(4)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 学生自我教育。帮助调整研究计划。(5)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 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6)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 、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