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庄湿地公园(新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2333708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0.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庄湿地公园(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上庄湿地公园(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上庄湿地公园(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上庄湿地公园(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上庄湿地公园(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庄湿地公园(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庄湿地公园(新版)(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翠湖万亩湿地修复工程 规划 (CHSD)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水利局 2004.08.01汇报内容 一、湿地概述 二、建设必要性 三、建设目标 四、建设依据 五、规划设计原则 六、建设内容 七、技术路线与景观设计 八、经营模式与就业设计 九、环境保护 十、投资估算与来源 十一、经济效益 十二、政策支持一、湿地概述1、定义(Ramsar公约)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 、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 、咸水或咸水水体,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其典型特征为水体、过湿、特殊的土壤和生 物群落。全世界湿地面积约856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 陆地面积的6

2、%。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 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 乐园。2、湿地的分类-自然湿地:珊瑚礁、滩涂、红树林 湖泊、河流、河口、沼 泽等。 -人工湿地:水库、池塘、水稻田等。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3、湿地功能(1)、自然功能-抵御洪水、调节径流; -天然蓄水库;对地下水回灌; -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栖 息地;-调节小气候。(2)、湿地的环保功能(“地球之肾”)滞留与降解污染物、过滤泥沙、减缓水流、净化水质 、 (如芦苇可净化铅、锰、铬的能力分别为80%、94%和 100%);- 物理作用 沉淀、过滤、吸收、挥发;- 化学作用 化学吸收

3、、合成、降解等;- 生物作用 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活动;- 通过食物链作用保持生态平衡。 (3)、湿地的资源与经济功能- 提高生态价值,改进、提高环境的质量,直接 提高土地资源的价值。通过“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提高环境的生产能力,提高农副产品的产出, 提供天然药物;- 环境衬托,提高相关辐射区域内的土地、旅游 价值。- 历史、文化、宗教、教育;- 人居环境和心理缓冲;- 休闲散步、远足、观鸟、垂钓、摄影、写生 、 观景等。 (4)、湿地的生态美学功能-自然和谐美;-自然活力美;-自然创造美;-审美者参与美。(5)、湿地的科学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多样性;-种质资源;-基因库;4、湿

4、地应用的现状和修复成本-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用于工业污水的处理;-用于景观的配置;-用于住宅区的景观配置和生活污水处理;用湿地处理污水是化学处理污水成本的20-30% !一、北京市、海淀区城乡建设一体化的需要-中关村一区五园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汽车城、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光机电一体化 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制造业产业带;-绿色生态为标志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带;-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为特征的休闲观光旅游产业 带等四大产业带。二、必要性二、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国际接轨的需要 -环境建设开端就是与国际接轨的开始,用环境养无 限商机。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生产供应型的城郊农业转向提供

5、休闲、体验、旅 游对城市进行环境衬托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并紧 紧依赖城市的消费市场进行“精神、旅游、环境产品” 生产的都市农业形态。四、中关村和海淀新区发展的需要-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有286平方公里 ,位于北京上风上水的黄金地段。上庄乡和翠湖周边 是重要发展地区,将成为世界先进技术展示、推广、 辐射的基地和世界500强亚太地区总部的首选区域。-建设自然优美的南沙河风景休闲旅游服务区。五、保护和开发湿地合理调控水资源的需要北京 近郊仅有的一片湿地!根据北京市湿地保护10年规划2010年以前将投资3.36亿元建设12个湿地保护区,其中国家级3个,市级4个。总面积5万多公顷包括稻香湖地区

6、。北京历史上的湿地面积不少于15%,目前仅为3%。减少了北京对雨洪的存储和地下水源的补给来源。2003年世界湿地日 没有湿地没有水 No Wetlands No Water六、保护北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北京市水生植物的种类和分布;-为飞禽类野生动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景观多样性;-创造经济多样性。绿色环境、 绿色奥运 、 绿色北京!七、用湿地生态风采 迎北京绿色奥运翠湖万亩湿地修复工程二十一世纪生活新标准远离城市、消费环境拥抱大自然!八、远山近水 北京的后花园三、建设目标一、通过修复、保护性开发湿地,形成凤凰岭、 上庄湿地、南沙河蓝天白云、青山

7、绿水的独特旅游 区。为消费者提供精神、环境和旅游产品;二、在自然与和谐构中打造中关村“生态办公区” (Ecological office District);将“EOD”和 “GOV”(Green Oxygen Valley)形成北京西、北的 “肺和肾”,养护北京的“心”; 生机无限的翠湖湿地-北京的“肾”三、通过对水质的监测和生态系统修复,建立城市 湖泊湿地对郊区生活污水自然净化模型,为解决郊 区农村生活污水提供样板;建立水利、生物、生态工程相结合的合理开发 用水模型。形成养水、用水、调节水、重复利用水 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四、通过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经济多样性的循环。在获得良

8、好企业经济、社会、 生态效益的同时,探索都市农业经济、生态结构和 可持续发展模型。实现城乡在环境互衬、经济互补 、资源净化循环的互动。五、充分利用绿化和生态政策,探索政府支持、科学 指导、企业投资、多方筹措资金修复环境的新机制;六、通过市郊唯一的一块湿地修复,形成近郊最大的 候鸟栖息地,并为绿色奥运提供环境衬托。四、建设依据 (一)、政策依据 1、十六大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个统筹和以 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建设规划” 2、北京市城市整体规划和修编的有关精神; 3、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有关环境建设和生活污水处理的有 关承诺; 4、北京市关于环境和水资源保护的

9、有关文件; 5、北京市湿地保护建设实施方案; 6、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发展观光农业的有关文件; 7、北京市2003-2004年郊区工作会议; 8、北京市小城镇建设规划;海淀区“EOD”和上庄镇规划; 9、海淀区“十五”规划和“碧水海淀”的水利规划和淀区旅游规划等。(二)、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法。(三)、有关公约1、1992年“里约环保公约”;2、“21世纪议程”3、

10、“湿地公约”;4、“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四)、主要科学依据 1、环境生物学、保护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2、湿地生态工程学(湿地设计、城市生活污水的湿地设计等); 3、水资源工程学、工程水文学; 4、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5、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 6、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行为生态学、污染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等); 7、气象学; 8、动物学、鸟类学; 9、动植物病理学、微生物学; 10、土壤学、土地资源学 11、城市建设与环境艺术; 12、植物学; 13、造林学; 14、园艺学; 15、园林设计; 16、资源环境经济学; 17、绿色“GDP”; 18、美学、规划、工

11、程学、经济学、地质水文、标准、社会学等其 他相关学科。(五)、可持续发展理论1、环境可持续;2、经济可持续;3、社会可持续;4、生物多样性。(五)、环境美学理论1、自然和谐美;2、自然活力美;3、自然创造美;4、审美者参与美。环境?自然?艺术?文化?的对话翠湖位置翠湖位置1、翠湖湿地位置图荷花塘翠湖湿地平面图翠湖湿地平面图六、旅游资源地处市区去八达岭、十三陵等风景区的中心走 廊,距风景区约二十多公里;西南部有香山、颐和圆,西北部有鹫峰、阳台 山、凤凰岭等风景区;北部和南部有南、北沙河流过;湿地周边,渠道纵横、湖泊连串、稻田成片;温榆河目前是全市唯一常年不断水的河流,也 是离城区最近的河流。7、

12、生物资源湿地内目前有70余个荷花、睡莲品种;初步调查 有高等植物300余种;公司于2004年2-7月组织中国科学植物研究所的专 家教授对翠湖湿地已有的湿地植物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集植物标本100余份,经过中国科学院植物所 标本馆鉴定,该湿地约有湿地植物30个科,80种。其中禾本科7种 ,莎草科 6种,菊科 4种,睡莲 科3种,水鳖科2种,泽泻科 2种,香蒲科2种,苋科 1种, 菱科1种,葫芦科1种,眼子菜科1种,千屈菜 科1种,龙胆科1种,蓼科1种,唇形科1种,兰科1种 ,豆科1种,雨久花科1种,锦葵科1种。 与北京地区水生植物资料(北京水土保持工作总 站)进行比较,占北京地区水生植物29个科

13、中的19 个,约为65%。30余种鸟类、水禽,环境质量指示动物白鹭 约有50余只;通过比较是目前北京市湿地中生态多样性和 群落最好的生态系统。7、地质水文海淀历史上就为湿地,稻香湖和上庄镇目前 就为湿地,土壤为四世纪灰色黏土。部 分 荷 花部 分 昆 虫部 分 水 禽部分水生植物芦竹植物群落五、 规 划 设 计 一、规划原则自然为本、水为本、原生为本。-在宁静中闻蛙鸣、听鸟语,享受野趣。-留一片蓝天、望一座青山、保一泓绿水 、养无限生机!(二)、生态、生物、水利工程学等技术统一 的原则-气、水、能量、食物链的生物圈良性循环;生态学与食物链(三)、环境艺术-环境艺术-山、水、路、岛、林、花、草、

14、树、木的 和谐;-有机与无机、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四)、生态美学、景观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的统一;(五)、环境、经济、技术、社会协调发展;(六)、公共性、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原则。鸟 图翠湖万亩湿地修复工程 人工与自然交响曲六、建设内容(一)、占地面积:10000亩,其中水面8700亩 ,陆地1300亩。 (二)、建设内容一林、一路、一带、一河、一塘、一荡 、一田、一中心。(三)、技术路线与景观设计水映丛林静( 一林)一条环湖林带,占地面积约为500亩一条环湖单行道路,占地约200亩路曲景更幽 (一路)鸟鸣芦花动 (一带)沿环湖道路分散建立的观鸟区300亩。 用于观鸟台、生态科学会馆,观景配置等

15、配套设施。林中湖畔观鸟野渡舟自横 ( 一河)一条水深3-4米,宽70-100米的河道,用于隔离候鸟 栖息地;引入适该地区的水生动物、鱼类、禽类、贝 类,形成食物链,占地约1000亩荷 塘(一荷塘)1000亩水面的荷花品种观赏池塘;引入国内外优良荷花 品种200-300个,形成北方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荷花 品种资源圃,保护荷花资源的多样性,开发荷花文化、饮食 和旅游芦 荡 (一荡)由1500亩水面组成的芦苇荡,作为野生水生动物 、候鸟的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 开发3000亩名贵、珍稀水稻田,利用有机农业技 术种植如京西稻、玉泉稻等有机皇家贡米 保留北京市日渐稀少的水田和田园风光再现稻香湖 北国鱼米乡 (一田)百鸟飞入翠湖畔 啼出生机无限! (2000亩中心湿地)建设20亩湿地博物馆和濒危水生动植物救治中心中、日、澳候鸟的栖息地 -野生动物的家园80亩用于园林小品和其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园林与环境艺术的统一七、技术路线与景观设计1、食物链与品种设计选用适于鸟类觅食的湿地水生动、植,形成水中浮游生物、 植物、动物、禽、鱼、螺、虾、贝、蛙等食物链和群落,并利于 鸟类栖息;2、建设环境保护林、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等景观生态林建设,形成乔、灌、草的立体植物斑块和廊道, 建立四季明显的景观;3、生物净化技术(净化农业技术)湿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