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333375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流电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疗技术 电疗法 光疗法 声疗法 水疗法 磁疗法 压力疗法 第一节、概述 1、直流电的概念 2、理论基础 3、生理作用 4、治疗作用直流电疗法 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一、直流电疗法 (一)概述 直流电:方向大小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 直流电疗法:应用低电压小强度的平稳 直流电通过人体一定部位治疗疾病的方 法。 (30-80V)、(小于50mA) 单纯应用直流电疗法较少,但它是药物 离子导入疗法和低频电疗法的基础。根据电流强度的变化直流电可分为: 1、平稳或稳恒直流电:电流强度不随时间 变化的直流电。 2、脉动直流电:电流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直 流电。 3、不规则脉动直流电:电流强度变化不规 则的直流电。

2、 4、规则脉动直流电:电流强度变化规则的 直流电。 5、断续直流电:在一定时间内通电和断电。理论基础 电解质:人体内各种体液是组织细胞代谢的内 环境。对维持着细胞内外的渗透压、酸碱平衡 、神经肌肉兴奋性具有重要作用。 阳离子:K+、Na+、Ca、Mg 阴离子:Cl、HCO3 直流电治疗时,离子发生定向移动离子浓度 变化生物理化作用基础。电化学基础 1、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时,分子离解成 阳离子和阴离子,此过程为电离,电离 是可逆的。NaCl 2、电解:电解质溶液中通直流电时,离 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与本身极性相 反的电极移动,并在电极上失去或获得 电子,变成中性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电 解。NaC

3、l 氯化钠溶液中,受水化作用自动解离成钠 离子和氯离子。通电时,钠离子向阴极移 动,从阴极上得到电子成为钠原子;氯离 子向阳极移动,并在阳极上放出电子而变 成氯原子。钠原子和氯原子同水发生化学 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和盐酸 并放出氧气,所以在阴极处产生碱性电解 产物而阳极产生酸性电解产物。 通常阴极放出的氢气比阳极放出的氧气 多,在实际工作中,常利用电解作用放 出气泡的多少来判断直流电电极极性。 直流电的电解作用在电极下产生强酸和 强碱,若不加保护可导致电极下皮肤发 生化学烧伤,因此直流电疗法的电极下 必须放置吸水垫保护。4Na+4Cl-4H2O4Na+ 4e4Na+阴极4NaCl溶解

4、4NaOH2H2 (碱性)阳极4Cl-4e 4Cl-2H2O 4HClO2 (酸性)氯化钠的电解过程 3、电泳与电渗:是胶体分散体系在直流电作用下 同时出现的两种现象。 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的羧 基离解出氢离子而带负电荷呈酸性:在酸性溶液中 ,蛋白质的氨基结合氢离子而带正电荷呈碱性。人 体内血液、淋巴和脑脊液等体液,在正常情况下为 弱碱性,因而蛋白质表面带负电荷。正电荷离子被 蛋白表面负电荷吸引而分布在蛋白周围,形成一种 独特的电荷分布:蛋白表面负电荷和这些负电荷所 吸引的少数正电荷构成吸附层,吸附层四周的正电 荷构成扩散层。吸附层虽有少数正电荷,但仍以负 电荷居多,因此带

5、负电:扩散层则为正电荷组成。 这两层间产生一定的电位,称为Zeta电位。 直流电通过人体时,蛋白粒子及其吸附 层向阳极移动,是为电泳;扩散层正离 子连同其水化膜向阴极移动则为电渗。 由于蛋白胶体的移动影响了蛋白的分布 和密度,同时由于电渗,将使一极下的 水分相对增多,而另一极则相对脱水, 这些将对生理活动产生影响。 (1)酸碱度改变 在直流电作用下,金属离子Na+、K+、Ca2+ 、Mg2+等向阴极移动,而许多酸根和有机 酸向阳极移动;同时由于阴极下产生碱性 电解产物而阳极下产生酸性电解产物,所 以在阴极下碱性升高,而阳极部位呈酸性 。两极下的酸碱电解产物蓄积到很高浓度 时,可以破坏组织而引烧

6、伤,治疗时必须 注意防止,但也可利用来拨除倒睫毛,破 坏疣痣等。直流电对组织的影响 (2)改变组织含水量 在直流电作用下,由于发生电泳和电渗,阴极下 水分子增加,蛋白分散升高,组织膨胀和变得松 软,而阳极下组织水分减少,蛋白质分散度降低 ,组织较干燥致密。例如,将蛙头切除,挂在木 架上,后掌各浸入装着自来水的杯中,两杯分别 连阴极和阳极。通电4060分钟,电流强度10mA ,断电后检查两后脚掌,可以发现阴极脚掌的皮 肤附着一层粘液,肌肉肿胀松软,皮肤容易剥离 ;阳极脚掌的皮肤较干燥、肌肉干瘪,皮肤不易 剥离。 (3)细胞膜通透性变化 蛋白质的稳定性与电荷、水化膜、酸碱度和电解 质有密切关系。在

7、直流电阳极下,由于脱水,偏 酸性,蛋白质接近等特点,蛋白质分散度降低, 易于聚集凝结, 而且阳极下Ca2+浓度相对增高, 细胞膜变得较致密,因此阳极使细胞膜通透性降 低,物质经膜交换减慢。而阴极组织含水量增加 ,偏碱性,偏离蛋白质的等电点,蛋白质分子分 散度升高,而且阴极下K+浓度相对升高,细胞膜 变疏松,通透性升高,物质经膜交换加速。 (4)组织兴奋性变化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应激性)需要体液中 各种电解质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为K+ Na+/Ca2+Mg2+ ,比值变大时兴奋性 增高,变小时兴奋性降低。生理状况下 这个比值是一个常数,可保持细胞膜兴 奋和抑制的平衡。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体液中K

8、+、Na+、Ca+ 、Mg2+都向阴极方向移动,由于K+和Na+的 水化膜较薄,移动速度较快,所以在阴极 下K+和Na+的浓度相对升高,以及阴极下碱 性升高,H+浓度较低,所以阴极有提高组 织兴奋性作用,而阳极下的Ca2+和Mg2+的 浓度相对增加,H+浓度较高,所以阳极有降 低组织兴奋性的作用。 (5)直流电能改变细胞膜两侧原有的膜电 位的水平(或叫做改变膜的极化状态)。 阴极使膜的两侧产生一个外负内正的电压 降(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将使膜两侧原有 的外正内负的膜电位的数值减少,使膜处 于一种低极化状态,因而应激性升高;而 阳极下,由于在膜的两侧产生一个外正内 负的电位差,和膜两侧原有的电位

9、差同方 向,膜电位增高,处于一种超极化状态, 因而应激性降低。直流电两极对组织的影响作用组织反应 阴极阳极 细胞膜电位 下降(易除极化 ) 上升(超极化) 对膜蛋白的影响 加强负电、蛋白 分散度大 中和负电,蛋白 易凝结 细胞膜通透性 增高降低 组织兴奋性 提高降低 对组织细胞影响 使其疏松 使其致密 电极下PH改变 碱性酸性 对神经作用 兴奋镇静 含水量 增加减少(三)治疗作用 1、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能促进血管的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兴奋 或抑制中枢、自主神经系统等。作用于脊 柱时,阳极置于骶部,阴极置于颈部,可 使兴奋性增高;反之,则使兴奋性降低。 2、消炎、加速组织生长 可明显改善局部

10、血液循环,促进炎性产物 排出。阳极可脱水、制止渗出,阴极治疗 慢性炎症、营养不良性溃疡。 3、促进骨折愈合 通过电解作用使阴极发生低氧、偏碱、 高钙,加速骨细胞核RNA合成。 4、治疗冠心病 阳极置于心前区,阴极置于背后,治疗 冠心病效果良好,微弱直流电接近生物 电的电流强度.剌激心前皮肤反射区,反 射地调节冠状动脉的舒缩功能。 5、治疗静脉血栓 较大强度直流电促使静脉血栓机化、退缩 ,离开阳极,退向阴极,使血管重新开放 。 6、抗癌 改变肿瘤组织的微环境,促进肿瘤变性坏 死,适用于体积不大内脏实质肿瘤或转移 瘤。(四)设备与操作 1、仪器与电极 (1)直流电疗机 直流电疗机是利用电子管或晶体

11、管交流 电进行波整流,经滤波电路输出平稳直 流电。电压在100伏以下。电流输出0 50mA连续可调。此外,干电池也可作直 流电电源。 (2)电极 电极包括金属电极板和衬垫。电极板多采薄铅片 ,0.250.5mm,形状大小依治疗部位而定。铅 片可塑性好,化学性能稳定。衬垫用无染色的吸 水性好的棉织品制成,一般用白绒布叠成厚1cm 左右,衬垫应超出边缘12cm。治疗时衬垫用温 水浸湿,贴在皮肤上,铅片放在衬垫上,用导线 同直流电疗机连接。 湿衬垫的作用是:吸附和稀释电极下面的酸碱电 解产物,避免发生直流电化灼伤;使皮肤湿润, 降低皮肤电阻和使电极紧密接触皮肤,电流均匀 分布。 (3)输出导线 选用

12、绝缘良好的比较柔软的导线,分红 、兰色两种,以便区别阴阳极,每条长2 米。图16-2 直流电疗机 2、操作步骤 (1)检查患者皮肤(有无感觉障碍或破损。 感觉障碍严重者,不宜应用;破损者宜贴胶布 ) (2)根据治疗部位选择金属极板及衬垫(极 板应平坦,衬垫应微温而湿润) (3)将衬垫紧贴皮肤,其上放金属极板,然 后盖以塑料布,用沙袋、绷带或借患者体重将 电极妥当固定。 (4)检查电疗机,指针、输出旋钮归零,转向 开关指向正确,单线连接极性正确,电表倍数开 关所指的量程符合治疗量,然后开机。 (5)打开开关,慢慢转动电位器,逐渐增加电 流,达到适宜强度。时间1530分钟,1020次 为一疗程。

13、(6)治疗完毕,转动电位器,归零,关闭电源 ,取下固定带、电极等,检查皮肤有无异常。 (7)治疗后,煮沸消毒衬垫,刷洗电极板,清 除电解产物,防止寄生离子影响治疗效果。(五)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疼、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 内科疾病:慢性胃炎、冠心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外科疾病:血栓性静脉炎、瘢痕、颈椎病、慢性前列 腺炎等 五官科疾病:牙周炎、慢性咽喉炎等 妇科疾病:慢性附件炎、宫颈炎、闭经等 皮肤病:慢性溃疡、硬皮症等 2、禁忌证 高热、活动性出血、昏迷、心功能不全 、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皮肤破损、金 属异物、植有心脏起搏器、急性湿疹、 出血倾向性疾病、恶病质、

14、心力衰竭、 妊娠、对直流电过敏。皮肤感觉障碍者 慎用。 (六)注意事项 1、金属极板要擦拭干净和压平坦; 2、衬垫不能过干或过湿; 3、防止电极板滑脱至沉淀外; 4、治疗前告诉患者各种感觉,如轻度针 刺感和蚁行感,如有灼热或疼痛感应告 知医生,调整治疗; 5、治疗后出现皮肤瘙痒,不要抓挠,应 涂甘油酒精。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一)概 述 使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 粘膜或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的方 法,称为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 (二)作用原理与治疗作用 在药物溶液中,一部分药物离解成离子,在 直流电的作用下,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定向 移动。如果阴极衬垫中含有带负电荷的药物 离子或者阳极

15、衬垫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药物离 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 途径:经皮肤汗腺、皮脂腺管口或粘膜、伤 口的细胞间隙进入人体,作用深度不超过皮 内1cm,药物在皮下形成离子堆,停留数小时 至数天,作用浅而缓慢,但局部药物浓度高 。(三)主要特点 1、兼有直流电和药物的双重作用。 2、导入的是药物的有效成分,为组织和器官所 吸收后可直接发挥药理作用。 3、病灶局部浓度高,对表浅病灶的应用特别有 利。 4、药物离子在体内蓄积时间较长,发挥作用的 时间亦较长。 5、不损伤皮肤,局部表浅组织的药物浓度比肌 注高20100倍。 缺点:导入的药量少,透入表浅。(四)设备 1、仪器和直流电疗机相同 目前已采用的有平稳直流电疗机、间动电 疗机、经过整流输出的音频电疗机、脉冲 调制电疗机等。 2、衬垫与电极 与直流电疗法相同。 3、药垫 可用绒布和滤纸。最好用滤纸,每次使用 后则可弃去。 (五)导入药物离子 用于离子导入的药物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易溶于水,易于电离、电解。 2、需明确导入的有效成分及其极性。 3、成分纯,不得同时应用几种药物或单味、多 味中草药煎剂,或阴阳极交替导入。n4、局部应用有效。n5、导入的常用药物n由阳极导入的常用药物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