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血液循环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2332926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医学概论-血液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基础医学概论-血液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基础医学概论-血液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基础医学概论-血液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基础医学概论-血液循环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医学概论-血液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医学概论-血液循环(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血液循环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血管血液流经的管道系统, 将血液分配到各器官、组织。心血管系 统组成心脏血循环的动力, 将血液泵出淋巴系统由淋巴管和淋巴器官构成。*2淋巴液沿淋巴管向心脏方向流动,最后汇入静脉。 淋巴管可视为静脉的辅助管道。 血液循环是高等动物机体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 循环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将无法正常进行,体内最 先受循环停止影响的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通常脑组织中的血流若停止56分钟,肝脏和肾脏 若缺血1020分钟,往往就会因缺血缺氧而造成严 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血液在心脏的推动下,在血管中按一定方向做周 而复始的流动。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循环(blood

2、circulation)。*3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第三节 心肌的生理特性第四节 血管生理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第六节 器官循环 *4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 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故心动周期通常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 一、心脏的周期性活动(一)心动周期的概念*5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率平均为75次/分, 相应的心动周期为0.8秒。其中, 心房 收缩期:0.1s,舒张期:0.7s ; 心室 收缩期:0.3s,舒张期:0.5s 。 *6在一个

3、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各完成一次收 缩和舒张的活动。心房收缩在先,心室收缩在 后,两者时间相差约为0.120.20s。心室舒张的前0.4秒,心房也处于其舒张期, 这一时期称为全心舒张期,约占整个心动周期 的一半。在全心舒张期内,心脏接纳回流的血液完成 其充盈过程,同时也是心肌组织作功的间歇 休息期,以完成心肌自身代谢的修整过程。心房心室0.1s0.4s0.8s*8如果心率增快: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 期均会相应缩短,但以舒张期的缩短更为明显 。心舒期心脏不能很好地完成舒张活动充 盈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和心肌自身的营养 导致心脏代谢的障碍或损伤。因此,临床上出现心动过速时,需要及时治疗 ,以免

4、出现心力衰竭和心肌损害。 舒张张期长长于收缩缩期,这这有利心肌休息 和心室充盈。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张期 。*9在一个心动周期中,随着心房和心室舒缩 活动,心腔内的压力、容积、心瓣膜的启 闭以及血流方向等方面均发生一系列周期 性的变化。以左心室为例,说明心脏泵血的具体过程 。 (二)心动周期中心脏泵血的过程心室收 缩期心室舒 张期心房收缩缩期 等容收缩缩期 快速射血期 缓缓慢射血期 等容舒张张期 快速充盈期 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发生前:全心舒张阶段 ,静脉血不断流入心房;心房压心室压,房室瓣开,血液顺压力梯度流入心室; 心室内压主动脉压,半月瓣开(标志着等容收缩期的结束,快速射血期的开始) 。心

5、室总射血量的2/3被射入主动脉内,且血液的流速也很快 ,故称为快速射血期,历时约为0.11秒。该期的特点是由于心室内的血液很快进入主动脉,故心室 的容积明显缩小,但由于心室肌的强烈收缩,室内压可继 续上升并达峰值。 *14快速射血期之后,大量血液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压 心室内血液减少及心室肌收缩力量减弱,室内压开始 , 射血的速度逐步减慢,故称为减慢射血期,历时约为 0.15秒。该期的特点是室内压和主动脉压均由最高值逐步下降 ,且心室容积缩小至最小值。在这一时期内室内压已经低于主动脉压,但此时心室 内的血液具有较高的动能,因此在短时间内心室内 的血液仍可依靠该动能继续进入大动脉。*15心室收缩期

6、结束之后,心室肌立即开始 舒张,进入心室舒张期。3心室舒张期心室肌开始舒张,室内压 ,主动脉内血液向 心室方向反流,推动半月瓣关闭; 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再次成为一个封闭腔,等容舒张期,历 时约为0.060.08秒。 该期的特点是心室容积不变而压力急剧下降。 *16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不断 ,室内压低 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心房内的血 液被心室“抽吸”而迅速流入心室,称为 快速充盈期,历时约为0.11秒。该期的特点是心室容积迅速增大,是心 室充盈过程中的主要阶段。 *17快速充盈期后,随着心室内的血液不断充盈, 心室与心房和大静脉间的压力梯度逐步减小, 血液流向心室的速

7、度减慢,称为减慢充盈期, 历时约为0.22秒。在减慢充盈期末,心室仍处于舒张状态,而下 一个心动周期的心房收缩期又将开始。通过心 房收缩,将血液主动挤入心室,使心室充盈量 再增加10%30%。因此,又可以把心房收缩 期看作是心室充盈期的最后阶段。 *18心脏的充盈与射血主要取决于心室的收 缩和舒张活动所造成的心房和心室间的 压力梯度以及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压力梯 度。该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液在心房、心 室和主动脉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心脏瓣膜的结构特点和启闭活动,控制 了血液的流动方向,并对室内压力的变 化起着重要作用。*19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对心室充盈仅起着辅 助作用。因此,如果心房丧失了收缩能力

8、,如 发生心房纤维性颤动时,对心室的充盈量乃至 射血量都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右心室的泵血过程与左心室基本相同,但由于 肺动脉内压仅为主动脉内压的1/6,因此在心 动周期中右心室内压的变化幅度比左心室的小 得多。 时相压力变化房室 A瓣瓣血流方向容积心房收缩期 房室A开 关房 室 等容收缩期 房室A关 关 不变不变 快速射血期 房室A关 开室 减慢射血期 房室A关 开室 等容舒张期 房室A关 关 不变不变 快速充盈期 房室A开 关 房 室减慢充盈期 房室A开 关 房 室各时期压力、瓣膜、血流、容积的变化*21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内的压力也可出现一定 的波动。比较明显的是三个向上的正波,分别称 为

9、a波、c波和v波。a波心房收缩后使房内压升高形成,因此该波 可作为心房收缩的标志。c波心室收缩,室内压升高,心室内血液推顶 关闭着的房室瓣凸入心房腔内,使房内压轻度上 升形成。v波在心室射血期的后期,由于此时房室瓣仍 处于关闭状态,由静脉回心的血液均储存于心房 内,因此使房内压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形成。(三)心动周期中心房的压力变化*22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肌的舒缩、瓣膜启闭 和血液流速的改变对心血管壁的作用以及形 成的涡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都可通过 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因此在心动周期的某 些特定时刻,如将听诊器放在胸壁的某些特 定部位,就可听到一些声音,这便是心音。若用换能器将这些机械振动转

10、化成电信号, 通过心音图机将它记录下来,便得到心音图 。(四)心音和心音图*23心音发生在心动周期的某些特定时期,其音调 和持续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律。心音图记录下来的心音,可区分为四个心音, 即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心音。临床上进行听诊检查时,通常可以听到2个心 音,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心脏的某些异常活动可以产生杂音和其他异常 心音,因此,听心音和记录心音图对于心脏疾 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第一心音第二心音性质音调低、时间长音调高,时间短主要成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 闭;血流冲击血管等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关闭生理意义 标志心室收缩开始标志心室舒张开始最佳听诊 部位左锁中线第五肋间第二肋间胸骨左右缘

11、临床意义心室肌收缩力大小; 房室瓣功能动脉压高低;动脉瓣 功能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比较*25第三心音 发生在心室快速充盈期末,是一个 低频、低振幅的心音。在某些健康儿童和青年 人,可听到第三心音。第四心音 与心房收缩有关,所以称为心房音 。正常心房收缩时听不到声音,但在异常有力 的心房收缩和左心室壁顺应性下降时,可听到 第四心音。 *26一侧心室每收缩一次所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 输出量(stroke volume,SV),简称搏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简称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输 出量= 搏出量心率(SV HR)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心脏

12、的主要功能是泵血。 临床上常用以下几个指标评价心功能。(一)心脏的输出量1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27一般健康成年男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输出量约为 5L/min(4.56.0L/min)。女性的心输出量比同体重男性的低10%左右,老年 人的心输出量比青年人要略低。在不同生理情况下,心输出量可发生巨大变化,如 在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可高达2535L/min, 在全身麻醉情况下可降到2.5L/min。由此可见,机体对于心输出量的要求与其新陈代 谢的水平相适应。 临床上可以用心输出量的多少来初步评价一个人心 功能的好坏。一个心脏病患者的心输出量减少了, 说明其心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但是要评价一个

13、人的心脏功能是否健全,仅用心输 出量这个指标还是不够的,而且心输出量也难以在 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比较。*28以单位体表面积来计算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cardiac index,CI),即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 出量。在安静和空腹情况下测定的心指数称为静息心指数。中等身材成年人的静息心指数应为3.03.5L/( minm2)。对于不同身材的个体,其静息心指数是 大致相当的,因此可作为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的评 定指标。心指数在不同生理条件下是不同的。10岁左右时静 息心指数最大,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妊 娠、进食、运动和情绪紧张时,心指数均可增高。2心指数*29心室舒张末期,血液充盈量达最大

14、,此时心室 的容积为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射血期末心室容积最小,此时心室的容积 为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搏出量。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 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健康成年人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在评定心脏泵血功能时,除了搏出量这一指标 外,还应注意射血分数的变化。因为在一些心 室异常扩大,心功能减退的患者其搏出量与正 常人差别不大,但射血分数已明显降低,表明 其心脏的泵血功能已出现失常。(二)射血分数*30心脏作功是维持心输出量和血液流动的前提。心脏作功 释放的能量:一方面将血液输送到动脉,使动脉压升高,即增加血液 的压强能

15、,这是心脏作功的主要部分;另一方面使血液 以较快的流速向前流动,即增加血液的动能,这部分的 能量在整个心室作功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故一般情况 下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即每搏功可以用搏出血 液所增加的压强能来表示。压强能射血压力搏出量每搏功=(射血期左心室内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压) 搏出量(三)心脏作功量*31用平均动脉压代替射血期左心室内压, 用平均左心房压代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压, 因此: 每搏功(J)=(平均动脉压平均左房压)( mmHg)搏出量(L)13.69.807 ( 1/1000)每分功是指心室每分钟作的功,等于每搏功与 心率的乘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起见,*3

16、2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心脏的作功量除与 心率和每搏输出量有关外,还受到动脉压 的影响。因此,左右两心室的心输出量虽然大致 相等,但肺动脉平均压只有主动脉平均压 的1/6左右。所以人右心室作功量只有左 心室的1/6。*33心输出量的多少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故凡能 影响搏出量和心率的因素均能影响心输出量。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主要是对影响心输出量 的因素及作用机制而言的。*34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 心率 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心室舒张末期 (静脉回心血 量、残留血量 )动脉 血压*35当心率不变时,心输出量与每搏输出量的 多少呈正相关。心脏每次收缩的搏出量取决于心肌缩短的 程度和速度。与骨骼肌类似,影响心肌收 缩的因素包括前负荷、后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