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欣赏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2330367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178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音乐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民族音乐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民族音乐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民族音乐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民族音乐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音乐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音乐欣赏(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音乐欣赏2018/8/201名人名言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 乐。礼乐以治天下。 孔子如果没有音乐,无论在那方面我都将一事 无成! 爱因斯坦2018/8/202何为音乐?1.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创造艺术形象, 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的一种艺术形式。2.音乐以在时间上流淌的音响为物质手段, 表达人的审美感受,从而形成一定的音乐形 象.音乐的特点1.声音艺术2.时间艺术 3.感情艺术4.表演艺术音乐的构成要素 音高旋律 节奏节拍 调式调性 和声织体 配器手法 速度力度 音区音色如何欣赏音乐 静心倾听 准备资料 尽量参与 多听多想民族音乐一.民族器乐 二.民族唱

2、乐1.民族歌曲(民歌)2.民族戏曲 三.民族说唱 四.民间歌舞 五.少数民族音乐民族器乐曲欣赏吹管類 拉弦類 彈撥類 打击類吹管類骨笛埙中国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乐器,有湖北隋州出土的 距今2400年的楚国编钟,还有诗经中提到的琴 和瑟。不过,到目前为止,埙是中国迄今所发现的 最早的一种吹奏乐器之一,大多由泥土制成。据考 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首次发掘是在西 安的半坡遗址,该遗址记载了大约7000年前繁荣的 母系氏族社会的人类文明。按科学的观点,埙应当是原始先民们在长期生 产劳动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乐器。早期雏形是狩 猎用的石头(古有记载谓之“石流星”),由于石头 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当

3、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 掷向猎物时,空气流穿过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 ,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早期 的埙就是这样产生的。河姆渡遗 址陶埙 只有一个 吹孔,没 有音孔, 是目前所 知年代最 早的埙。 新石器陶埙 山西万泉县(现 属万荣县)荆村 出土, 右1.为管形,无 音孔; 右2.呈椭圆形, 有一音孔; 右3.呈球形,有 两个音孔。 夏代彩陶埙 甘肃玉门火烧沟 文化遗址,共出 土二十 余件,九 件保存完好。这 些埙的外形均呈 扁平圆鱼状,埙 体多饰以网纹或 条纹彩绘。 早商遗 址埙 河南郑州 二里冈出 土,有三 个音孔, 椭圆形。 商代骨制埙 河南安阳殷墟侯 家庄1001号墓出 土

4、,埙体前后刻 兽面纹,制作精 美,呈橄榄形, 有五个音孔。 清代埙 现为故宫馆 藏,平底卵 形,彩漆绘 龙,有六音 孔。 漆绘彩埙 当代制埙大师张荣华先生 亲手研制,卵形,八音孔 或九音孔。采用全新的制 作工艺,制出的埙外观精 美,成套系列,音质纯正 ,音色优美,尤其在音域 和音准方面作出重大突破 ,深受演奏家及多方人士 的喜爱。 埙独奏哀郢此曲依屈原楚辞九章中的名作哀郢诗意 而作。所谓“哀郢”,即哀悼楚国都被秦国攻陷、楚怀 王受辱于秦,百姓流离失所之事,原作情感表达十 分沉重,家国之恨、身世之感以及使命感交织在一 起,充分体现了屈原的爱国情怀。这部用埙与乐队 写作的音乐作品,就历史音乐风格而

5、言,并无曲调 上的依据,但是通过与特定历史题材的结合,使我 们对埙这件古老乐器特有的音色以及它对原作情感 内容在音乐上的多种表现力,有了更多的体验和认 识。哀 郢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 方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发郢都而去闾兮, 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 顾龙门而不见。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凌阳侯之汜滥兮, 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 今逍遥而来东

6、。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笛子竹製管樂器,有 一個吹孔、六個按 音和一膜孔。原指直吹的樂器 ,後來直吹的專稱 為簫,橫吹的 改稱為笛。吹奏乐器。最早见于河南舞阳贾湖村的骨笛, 距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是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 乐器。在汉代已出现竹制笛。公元前一世纪末汉武 帝时,笛称之为横吹,在鼓吹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与张骞通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后,传入西 域胡笛笛曲有关。北周和隋代始有横笛之名。 唐 宋时期的笛均无膜孔.古代笛多为竹制,但也有铁 笛、钢笛,瓷笛、玉笛。现代常用的笛多用紫竹、凤眼竹(斑 竹)、 湘妃竹,黄枯竹、长茎竹、梅鹿竹制作,笛擅长演奏优美抒情的旋律,常在器乐合奏

7、中 担任领奏。在昆曲、京剧等地方戏的过场曲牌中伴 奏,多用D调,音域a1b3。演奏技巧有叠音、历 音、滑音、打音、 颤音等。传统乐曲有姑苏行、三五七、早晨 、秋湖月夜等.故苏行笛子演奏家江先渭根据昆曲曲牌改编 。本曲色彩鲜明,优美典雅,恬美抒情。 是典型的江南丝竹作品。带引子的三部曲式(引子慢板快板 慢板)。喜相逢笛子独奏,由内蒙古民间乐曲发展而来 ,冯子存改编。表现了亲人惜别及久别重逢 、全家团圆的欢乐场面,富有生活情趣和乡 土气息。原是内蒙民间乐曲,后来流传到张家口 一带,成为河北梆子和二人台等地方戏曲的 过场音乐,常用于戏中角色入洞房、拂拭灰 尘等动作的伴奏。经冯子存改编为笛子独奏 曲,

8、乐曲的结构为民间器乐曲中常见的变奏曲 式。曲首采用散起形式,速度缓慢,表现了 难舍难分的情绪。然后经过三次变奏,速度 逐次加快,表现了久别重逢及全家团圆的欢 乐场面。应用了滑音、吐音、历音等北方梆 笛的特殊演奏技能,给人以强烈的情绪感染 ,整个乐曲情绪健康饱满,富有生活情趣和 乡土气息。扬鞭催马运粮忙创作于七十年代初,以生动朴实的音乐 语言,描写丰收以后农民驾着载满粮食的 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簫竹製管樂器,一般 稱為洞簫。當見的是六孔洞簫 ,管身有六個按音孔 ,最上一個在管的背 後,以拇指按著,吹 口在竹管上端 箫独奏苏武牧羊苏武留胡不辱节,描写了一幅八月飞雪、百 草折杀的

9、胡天之境,苍凉中有坚忍,悲戚中含 不屈,此实为气节之音! 箫独奏苏武牧羊凄凉,婉转,千转百 回,却不能回归故国,是游子的无奈与无助 ,也是历史的无奈与凄美。历史无法左右, 但是我们可以跨越时空,尽情徜徉在悠远悠 远的箫声中,去北海与苏武心灵对话,与自 我对话,是对灵魂的涤荡吧? 箫独奏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 代表作。他曾于金秋时节畅游杭州,触景生 情,遂创作此曲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感受。曲调采用了浙江的民间音乐,但又有广 东音乐的风格,乐曲由箫奏出优美的旋律, 乐队稍加点缀,刻画了晚风轻拂,水波微漾 ,素月幽静的秋夜美景。全曲一气呵成,流畅抒情,被誉为中国 器乐作品中最出色的旋律

10、之一。 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泛指秋夜放舟 湖上揽赏明月清风情景,景址无具体范围,清康熙 帝品题西湖十景,在白堤西端与孤山结合部竖“平湖 秋月”景名碑,始以这一依山傍湖地带为景域所在。 湖上秋月之夜,自古公认良辰美景。平湖秋月 高阁临波,绮窗俯水,平台宽广,望尽湖山。秋夜 皓月当空,水天一碧;金风送爽,湖月相溶;花柳 沐辉,人月对语;念时空之悠悠,喜我辈之相逢; 世事忽千载,古今月无恙;秋月不比春风软,春风 还羡秋月明。 20世纪后期以来,平湖秋月屡经拓建,遍植花 木,点缀峰石,亭台近水,楼阁错落,穿牖而来夏 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园林胜 境兼擅四时之美,宜赏月,

11、宜品茗,宜小径信步, 宜林下休闲。妆台秋思妆台秋思是琵琶文曲套曲塞上曲 中的第四曲。乐曲借昭君出塞怀念故国,抒发一种哀 怨凄楚的情怀。 音乐刻画了昭君对镜梳妆感 怀秋意正浓,触景生情不竟无限感伤,旋律 缠绵凄切,哀怨悲愁有较强的感染力。嗩吶“嗩吶”音译词surua 一種雙簧管樂器。廣東人俗稱的咑 。原流傳於波斯、阿 拉伯一帶,元代時 傳入中國 。唢呐 吹奏乐器。又称喇叭、海笛。约在两晋时 期已在新疆拜城一带(古称龟兹)流传,新疆克孜 尔千佛洞第三十八窟(开凿于公元三世纪)壁画中 有其图象。北魏时期(386 534)开凿的山西大 同云岗石窟第十洞也有演奏唢呐的伎乐人雕刻。唢呐由杆、哨、气牌、侵子

12、和碗构成。唢呐常作为领奏乐器或与锣鼓结合演奏,宜于 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在农村用于集会、丰收、 节日庆祝或婚丧仪仗,是河北吹歌、山东鼓吹、辽 南鼓吹、潮州大锣鼓和山西八大套的主奏乐器。演奏技巧有连奏、单吐、双吐、三吐、弹 音、花舌、箫音、滑音、颤音、叠音和垫音等, 还可模仿飞禽鸣叫声。传统曲目多源于民歌、地方戏曲、民间小曲 和戏剧曲牌。传统乐曲有百鸟朝凤、小开门、 一支花、凤阳歌绞八板、婚礼曲 和 小放牛等。 百鸟朝凤唢呐的代表性曲目。山东民间艺人任同祥改 编。1953年参加全国文艺调演,后经加工整理参 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布达佩斯)并获二等 奖。乐曲开始,由唢呐吹出一个长音后,接着是

13、呈现百鸟齐鸣的引子,然后是一段欢快的旋律, 接着便是在固定曲调伴奏下各种鸟的争相鸣叫声 ,情趣盎然,形象鲜明。使用快速双吐的演奏技 巧,和气息长时间不断的长音衬腔,音乐高潮迭 起。尾句再次百鸟齐鸣,与引子相呼应。 一枝花唢呐曲,任同祥根据自已的经历所写,乐 曲由凄楚悲壮转入活泼轻快,表现了自已在 旧、新社会中不同的命运。任同样于1959年春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和 其它民间音调编写。他有感于自己在解放后 从一个民间艺人成为一位专业音乐工作者的 艺术生涯,深深感到这是党对他的培养。为 了抒发这样的心怀,他着手编写了这首独奏 曲。乐曲的构思如下:“旧社会,路旁花,风吹 雨打受摧折。新社会,一枝花,工农兵

14、群众 喜爱她。”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东梆子“哭腔 ”音调,凄楚悲壮。 接着是叙述性的慢板,柔婉动人。第三段慢起而渐快转入中板,采取小桃 红为素材,节奏活泼,音乐轻快。之后, 出现“穗子”特点的展开段落,短小音型的重 复,相间出现“放轮”的长音,渲染了一种炽 烈而欢腾的气氛。山村来了售货员张晓锋作于1972年。以东北音调为基础,运用描述手法。通 过挑货上山吆喝声以及山民争相购买,赞 扬售货员送货上门为山区人民服务。管子管流行于我国北方。古代时也称筚篥。属吹管乐 器。它的管身是木制的,上面开有八孔(前七后一) 。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而发音。管音色高亢,在北方 管乐中常常用于领奏。近年来管的制造

15、及演奏技术都 有了较大的发展。经过改革的管,音域扩展为两个八 度又六个音,而加键管还能演奏十二半音,在合奏和 独奏中发挥了更大的效能。双管也就是两支管并排扎结在一起演奏,口含两个 簧哨,双手同时按两管的音孔,而发出双音,用于民 族乐队合奏与独奏。管子的音色响亮、清脆、个性强,音量大,模仿和 表现力很强。这种乐器用途广,多用于地方戏曲、民 间管乐合奏、寺院音乐等。 江河水根据辽南鼓乐改编。以凄苦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哭泣了劳 苦大众在旧社会遭受的压迫和剥削,声声 血泪,仇恨满腔。曾用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 一场“苦难的年代”配乐。笙一種簧片吹奏樂器, 在銅、木製的笙斗放入十 七桿長短不一的竹管

16、,管 放笙斗的一端嵌有簧片, 管子的底部有音孔,吹奏 時用右手捧義笙斗,用左 手按音孔。三千年前的商朝已有 笙這種樂器。 凤凰展翅胡天泉,董洪德作于1956年。1957年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运用 山西梆子音调,描写凤凰的优美姿态。抒发 对美的向往。共分三段1.引吭高歌 2.翩翩起舞3.飘然欲飞葫芦丝葫芦丝由来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 ,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傣家小卜昌抱起一个大 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 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上苍,顿时风平浪静, 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 。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擅舞,在节日里 ,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 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 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赞哈(民间歌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