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监测重症护理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2329614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0.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功能监测重症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呼吸功能监测重症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呼吸功能监测重症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呼吸功能监测重症护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呼吸功能监测重症护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功能监测重症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功能监测重症护理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功能监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重症医学教研室拜合提尼沙呼吸功能分6级n0级:患者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减退,但 日常生活能力不受影响,活动如常人;n1级:一般劳动时出现气短;n2级:平地速度较快或者登楼、上坡时有气短;n3级:慢走不及百步即出现气短;n4级: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即有气短;n5级:安静时也有气短,无法平卧。吸气前横膈的位置吸气呼气后横膈的位置呼气呼吸功能监测的目的n1,对病人的呼吸功能状态作出评价。n2,对呼吸功能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作出诊断。n3,掌握高危病人呼吸功能的动态变化,便于病情 估计和调整治疗方案。n4,对呼吸治疗的有效性作出合理的评价。呼 吸(Resp

2、iration)n概念:是给全身组织输送氧气并排除二 氧 化碳的过程。n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外呼吸(肺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组织呼吸)氧气的获得和利用:ventilationgas exchangeinternal respirationexternal respirationairalveoliAlveolarcapillaryGastransportTissuecells肺 通 气肺 换 气组 织 换 气气体运输细胞内氧代谢O2CO2外呼吸内呼吸肺 通 气肺 换 气组 织 换 气气体运输细胞内氧代谢O2CO2外呼吸内呼吸肺 通 气肺 换 气组 织 换 气气体运输细胞内氧代谢O2C

3、O2外呼吸内呼吸气道阻塞:上呼吸道阻塞、下呼吸道痉挛肺实质改变:肺炎、肺实变,肺不张、尘肺 、氧中毒等肺水增多:心脏病、肺静脉阻塞,过量输液 等肺血管疾病:血管栓塞、DIC,肺动脉窄等胸壁胸膜疾病:创伤、气胸、胸腔积液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呼吸中枢、神经肌肉n肺泡通气不足n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n肺内分流n弥散功能障碍n吸入氧分压降低n氧耗量增加一、通气功能监测n静态肺容量:静态情况下的容量参数。 包括:潮气量VT、深吸气量IC、补吸气量IRV、补呼气量ERV、残气量RV、功能残气量FRV、肺活量VC、肺总量TLC。n动态肺容量:单位时间内进出肺的气体量。 包括:每分通气量MV、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

4、死腔量VD、 时间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F。压力-容量 曲 线,压力-时间曲线、容量-时间曲线、流速-时间曲线 。静态肺容量n潮气量(tidal volume,VT)n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n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n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 )n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n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n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n肺总量(total lung capa

5、city,TLC)一、通气功能监测静态肺容量一、通气功能监测n静态肺容量n1.潮气量VT :正常8-12ml/kg.产生;组成;减少肺萎陷、 肺炎、气胸、中枢性抑制药物、呼吸肌力差;增加发热 、疼痛、酸中毒。n2.深吸气量IC、补吸气量IRV:反映肺和胸廓在静态状态下 的最大膨胀度。减少胸廓畸形、肺不张、肺叶切除术后、 肺硬变、呼吸肌力减弱。n3.深呼气量EC和补呼气量 ERV:反映肺、胸弹性和呼吸肌 力量。一、通气功能监测n5.肺活量VC:正常男性3.5L,女性2.4L。反映胸廓最大扩张和 收缩的呼吸幅度。减少可见与任何呼吸幅度受限的疾病。n6.肺总量TLC:正常男性5L,女性3.5L。增加

6、呼吸锻炼后 、呼吸肌力增强者、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足赛性肺部疾病 ;减少呼吸肌肌力衰竭、肺切除术后、肺纤维化、肺水 肿、气胸等限制性疾病.一、通气功能监测n4.残气量RV、功能残气量FRV:RV正常1.5- 2L/min。作用;反映肺泡静态膨胀度的主要指标 。增加肺组织弹 性减弱、末梢支气管狭窄;减 少膨胀受限回缩力减小,如肺水肿、肺间质纤 维化、过度肥胖、胸腔积液、胸廓畸形。 nRV/TLC(残气量/肥总量)提示肺气肿程度。2035为正常;3645提示轻度肺气肿;4655提示中度肺气肿;56提示重度肺气肿。 一、通气功能监测n5.肺活量VC:正常男性3.5L,女性2.4L。反映胸廓最大扩张和

7、 收缩的呼吸幅度。减少可见与任何呼吸幅度受限的疾病。n6.肺总量TLC:正常男性5L,女性3.5L。增加呼吸锻炼后 、呼吸肌力增强者、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足赛性肺部疾病 ;减少呼吸肌肌力衰竭、肺切除术后、肺纤维化、肺水 肿、气胸等限制性疾病.n动态肺容量n1.每分通气量:正常6-8L,增加严重缺氧 、紧张 、恐惧。12L为过 度,70%,减少阻塞性疾病如COPD,增加 常表示限制性疾病。n5.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F:正常男性3.36L/s,女性 2.28L/s,反映小气道通畅程度的指标,敏感性较好。正常状态二、换气功能监测n(一)氧合作用指标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 饱和度SaO2

8、、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及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n(二)氧交换效率的监测:氧合指数PaO2 /FiO2、动脉-肺 泡氧气分压PaO2/PAO2、肺内分流Qs/Qt、肺泡气动脉血 氧分压差PA-aO2二、换气功能监测n1.动脉血氧分压PaO2:指溶解在动脉血浆里的氧所产生的张 力。健康人海平面呼吸空气时80-100mmHg.缺氧分三级, PaO2 60-79mmHg轻度低氧血症;PaO2 40-59mmHg中度低氧 血症;PaO290%,故没有SaO2准确性高。不能完全反映机体缺氧的情 况。二、换气功能监测n3.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及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正常毛 细血管血氧分压与组

9、织血氧分压相同,从肺动脉或右心房抽取,反映全身组织氧合情况。 SvO2正常75% SvO2下降 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组织氧耗量增加、血红蛋白减少、心排量降低。 SvO2 升高氧输送至组织增加、氧耗量减 少、氧提取障碍、左向右分流。n4.氧合指数PaO2 /FiO2:反应氧合作用及气体交换效率的 最简化指标。正常400-500mmHg,下降 通气/血流比率失 调、弥散功能障碍、动静脉血分流。n5.动脉-肺泡氧气分压PaO2/PAO2:正常值0.93,降低气 体交换及氧合作用障碍。二、换气功能监测n6.肺内分流Qs/Qt:指心排血量中不经过肺毛细血管而直接 进入体循环中的血流。正常值为3%-5%,

10、增加右向左分流 、肺不张、肺部感染、肺水肿、ARDS。n7.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正常值15-30mmHg.增加弥 散障碍、通气与血流灌注比例失调。用于区别通气功能障碍 和换气功能障碍。正常状态分流Alveolar occlusion通气功能障碍n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n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制n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n气道狭窄或阻塞n表现:肺泡通气量不足n低氧血症n二氧化碳蓄积:PACO2PaCO2肺 通 气组 织 换 气气体运输细胞内氧代谢O2CO2弥散功能气道肺泡肺动脉毛细血管肺静脉肺泡Perfusion of the alveoliCapillariesTerminal bronchi

11、oleBranch of pulmonary arteryAlveolusBranch of pulmonary veinRespiratory bronchiole弥散功能障碍n概念: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异常增厚所引起 的气体交换障碍n原因:n肺泡膜面积减少:肺实变、肺不张、肺叶切除术n肺泡膜增厚:肺水肿、肺泡透明膜形成、肺纤维化n表现:nPaO2nPaCO2通气/血流比例正常正常 肺泡通气量/肺血流量(4.2 L) (5.0 L)0.84异常 0.840.84肺泡无效腔增加功能性短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低氧血症 二氧化碳蓄积正常状态分流Alveolar occlusion气道肺泡肺动脉毛

12、细血管肺静脉气道肺泡肺动脉毛细血管肺静脉气道肺泡肺动脉毛细血管肺静脉气道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正常通气 不足血流 不足真性 分流三、呼吸运动监测n1.呼吸频率RR: 正常成人12-20次/分,新生儿40次/分, 30次/分呼吸功能障碍。n2.呼吸幅度、节节律、比率:幅度可大致反映潮气量的大小 ,比率指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率,异常可提示COPD、肺 胸廓限制性疾病等。n3.胸腹式呼吸观观察:胸腹式呼吸不同步肋间肌麻痹;双 侧胸廓是否对称肺不张、气胸;胸式呼吸增强膈肌 运动受限;三凹征上呼吸道阻塞;呼气性呼气困难下 呼吸道阻塞。三、呼吸运动监测n4.肺、胸廓顺应性C:指单位时间压力改变所引起的肺容积 改变,C= v /p。分为静态和动态顺应性,静态正常值175- 250ml/cmH2O,增大肺实质病变;动态正常值230- 350ml/cmH2O,单纯增大气道阻塞 。三、呼吸运动监测 肺、胸廓顺应性n5.气道压力AP:(1)峰值压力:呼吸机送气过程中的最大 压力,应35-40cmH2O。(2)平台压力:吸气末屏气时的压力。(3)呼气末正压:分内源性与外源性。三、呼吸运动监测n6.气道阻力AR :为气体在气道内活动产生 的摩擦阻力。正常值3-7cmH2O*s/L.增加 支气管痉挛 、分泌物潴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