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理想之城策略报告最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2329188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214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城理想之城策略报告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绿城理想之城策略报告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绿城理想之城策略报告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14页
绿城理想之城策略报告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214页
绿城理想之城策略报告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2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城理想之城策略报告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城理想之城策略报告最新(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引 言2007年3月,黑弧奥美与绿城达成合作,青岛绿城理想之城项目正式启动。自服 务开始,黑弧奥美抽调精英人员组成绿城理想之城项目专案小组,数次飞赴青岛及全 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市场调查、公众访谈,并搜集了大量资料进行研读,同时积极与 甲方保持沟通与专业上的交流,以期达成战略方向上的共识,共同推进项目进程。针对绿城理想之城,专案小组成员从策略高度,以“理想”一词为思考原点,参 考大量国内外资料、文献,反复研读,追本溯源,努力找到背后的故事及支撑,同时保 持平面创作表现上的精益求精和精致完美。因此,本案的LOGO设计、推广语推演、项目 组团命名等,无一不是经过反复讨论,甚或激烈争论,并与绿城杭

2、州总部、青岛绿城深 刻探讨,数次调整后得出的。5个多月的合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绿城企业文化中追求完美、追根溯源的完美主义 和理想主义精髓,深深地感觉到本次服务工作早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地产推广,在意义上 、形式上、高度上,都将成为一次里程碑式的探索,同时我们希望,绿城理想之城能 够成为一座丰碑,一个标杆,给人们带来一个真正美好的理想生活世界。目 录第一篇章 城市,人类文明的结晶第二篇章 理想与理想城市第三篇章 美丽青岛的理想之旅第四篇章 “绿城理想之城”文化探 索序言 创造城市的美丽第五篇章 “绿城理想之城”广告语 、LOGO推演及推广应用1、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规划概述 2、人类历史上城市规划的发展

3、与演变 3、欧洲城市发展规划经验及启示 4、新崛起之优秀城市1、解读理想及理想城市 2、古今中外对理想城市的构想与愿景 3、当今社会对理想城市的探索及追求 4、现今世界理想城市介绍1、百年青岛的历史传奇 2、青岛的建筑情结 3、青岛人文风情及青岛人性格 4、青岛规划建设及发展现状1、绿城的企业理念及开发项目介绍 2、绿城在青岛的造城理想 3、绿城理想之城规划介绍 序 言创造城市的美丽城市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文明造就了城市,城市又孕育了新的文明。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人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人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生活,期 望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好。” 今天,城市发展带着它们曾经的繁荣与失败、激昂

4、与迷惘、成就与遗憾进入到21 世纪,毫无疑问,它们还必将在各种历史积淀的基础上继续前进。然而,当我们今天 面对着一个经济全球化、交流信息化、运作市场化的时代,如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 展的过程中不至于迷失自我,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中寻找到城市发展的真谛和脉络 ,在城市生活不断模式化的背景中去努力张扬城市的适居性和人文精神内涵。面对青岛这块浓厚人文历史的土地,我们如何去造一座城?绿城怀着崇敬的心情穿行在浩如烟海的城市发展史,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在吸 收、传扬千百年来人类理想城市中的精髓,寻找心中的理想。第一篇章 城市,人类文明的结晶关键词:城市、起源、发展、规划本章导语:身处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你是

5、否曾经对“城市”这个概念的产生萌发过好奇之 心?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功能,城市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同时,你对城市又产生过 怎样美好的憧憬和向往? 欧洲游为何一直很热,为何我们对那些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建筑、那些至今仍 散发出人文历史韵味的城市如此迷恋,如此津津乐道?回望华夏文明的悠悠历史, 对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是否有值得我们借鉴和保留的?城市的规划看似是个非常宏观庞大的话题,其实解读“城市”二字,“城”是 政治和军事的范畴,“市”属经济的范畴,笼罩于这两个概念之上,就是“生活” 。那么这个话题无非是说了一个城市与生活的故事,那么请跟随我们一起,一起来 编织这个美好的故事吧!1、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规

6、划概述 (1)城市起源概述公元前3500年到前3000年间,先是在尼罗河流域,然后是两河流域,出现了人类历 史上的最早一批城市。市场贸易:城市是作为枢纽性的集市而出现的,当乡村经济离开了单一目的、自给自足的模式 之后,城市便开始形成了,如中国商周时期的城市,中世纪的威尼斯。军事防御:以防御为目的聚居行为导致城市的产生,建城者的初衷都是想用征服性力量来控制 新赢取来的土地,如法兰西沿海城市加来(Calais),1346年英格兰的爱德华三世 (EdwardIII)占领了这个地方,并建立起了一个据点以控制附近用武力夺取的领土。宗教:另一种城市的起源说,是因为人们礼拜活动和祭司而形成神殿区, 从而产生

7、纪念性的宗教中心,最后产生城市,如罗马、耶路撒冷等宗 教城市。政治统治:帝王创造城市是为了建立起他们的一套统治秩序。在历史上,许 多新城市的出现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就像阿马那(Amarna)之 于阿肯纳托(Akhenaten)(埃及国王,公元前1375年前1358年 ),古都长安、洛阳。这些新城市拥有非常可贵的有利条件:统治者 可以为他的城市设计理想的人口数量,并迫使这些人在预先设定好的 相互关系中生活。(2)城市是孕育文明的场所不管是政治上、军事上的需 要,还是经济上的需要,城市的 发展最后都是回归到人性的各种 需求。城市是文明的产物,有了 城市,人性里的一些基本需要更 容易得到满足。

8、从自然到自觉,人类的需要让城市逐步散发出思想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言和城市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发明。前者使人们可以进行 交流,后者使人民得以汇聚;前者的衍生物是人类几千年的文化艺术,后者的成果 是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蔓延开来的物质文明。2、人类历史上城市规划的发展与演变 (1)华夏文明的延革中国第一位城市规划大师是西周的辅佐大臣周公旦。正是这位传奇人物以 “相土”之法,审视和勘察,建洛邑、成周二城(今洛阳)。这个包括宫殿、 城墙、道路、市场、城门、统筹布局、整体设计的城市,形成了中国城市规划 的最早雏形。战国时期的另一位传奇人物伍子胥,则成就了另一个传奇般的城市“阖闾 大城”,它就是2500多

9、年一直保持如初的城市典例“苏州”。而伍子胥所采用 的“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之法,更是将环境空间与功能需要得以完美地结合 。从两汉三国之后的2000多年里,汉唐长安城、曹魏邺城、南朝建业(今南 京)、北宋汴京(今开封)、南宋临安(今杭州)、元代大都城、明清北京城 ,都是继承发扬古代城市规划传统的优秀典范之作。1)中国城市雏形:夏、商、周远古时代:人类从洞穴转移到城市,可以追溯到4070年前,最早的城市工艺极其简 单,多以草、木、泥构筑而成,修建土墙与壕沟,其城市功能也仅仅限于“ 保护、防御”为主。夏商时期:随着剩余积累的增多,统治者和奴隶主开始修建豪华宫殿和游乐园囿以 供享受。官署、教学、文化、

10、宗社、寺庙及居民组织逐步完善,“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由“街道”串连起来,使雏形城市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基本格 局。因规划成分较少,城市多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原始状。西周东周:是中国礼制城市规划理念的开端。周易、周礼、管子这三 本了不起的巨著,为奠定中国城市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易将哲学的“观物取象”转化为“象天法地”的象征主义城市规划方法,提出“ 得形势之胜便”的“形胜”环境规划观念。提倡效仿天地,把抽象思维转变为 现实物质环境的“还原”。周易的另外两个巨大贡献是“数”“象”相因的规 格化“数理”关系,以及城市规划对“风水”、“理道”的崇高精神追求。周礼则将“礼乐”的思想发展到城市规划中,以“礼

11、”的等级思想规范城市秩序 ,以“乐”的色彩韵律强调城市情感。管子提倡“因天材,就地利”的因地制宜思想,以及“凡仕者近宫,不仕者与 耕者近门,工贾者近市”等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规划理论,被视为中国城市 经济活动规划的始祖。2)规正与扩张: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个统一与扩张的时代,也是一个归隐与避世的时代。城市规 划模式的规正、丝绸之路的城市交流与扩张、士大夫卸甲归田的避世梦想、宗教风水的蓬 勃发展,交织成古代城市发展历程中的磅礴乐章。秦汉时期:一统山河的艰险,千古一帝的荣耀,在城市规划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一方面城市的 军事防御建设被放在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是在城市建设中尽

12、享胜利成果,肆意扩大规模。 秦都咸阳连绵几百里之壮观绚丽就是最好的说明。在这一时期,以秦“直道”为代表的交 通网络、以汉“广武”为代表的测量技术、“独尊儒术”的教学建设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各诸侯国之间的城市文化也得到了高度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军事战略思想的发展,使“观天象、运术数、重形胜”的象天法地规划,又有了进一 步发展。南北朝佛教的兴起,大量城市寺庙的建设,大大丰富了城市文化和建筑轮廓线, 如莫高窟、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道教的思想更推动了追求奇险幽深环境及风水学的发展 。这一时期城市的典型代表:秦咸阳、西汉长安、东汉洛阳、东吴建邺。3)兴盛与繁荣:隋、唐、两宋及辽金夏在这个中国古代城市

13、繁华的鼎盛时期,城市布局与工程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清明上河图”中百业俱兴的城市繁荣场面,至今仍牵动着现代人们的无尽向往。 隋唐盛世:长安、扬州、大兴、南京,一座座规模空前的大城市拔地而起;南北运河拾起串串明 珠。国际交往和外来文化使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得以高度地充实完善,规模宏阔、里坊整 齐、寺庙众多,街道规整、河道密布、功能布局严密合理,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已经成 为这一时期城市规划的标志。大量亭台楼阁、开放尺度及公共空间在城市规划中被演绎到 传统城市的极致。 两宋辽金夏:水路、陆路城市交通日趋便利。由于北宋商贸的蓬勃发展,市肆商业街道取代了里坊 的封闭圈子,城市娱乐、商贸、餐饮发达,

14、市民公共空间扩大,城市文化的内涵在城市规 划中广泛渗入,山水特色也更加浓重。苏州牌刻星座图、平江府图、地舆图 揭示了当时对城市规划与天文、文化发展内在联系的全面关注。这一时期,北方辽金夏少 数民族城市规划也受到了汉族城市规划的重大影响。隋唐长安、扬州、洛阳;宋代苏州、杭州;辽南京;金中都,是这一时期城市规划的 典型代表。4)冲击与对峙: 元、明、清无论蒙古铁骑席卷欧洲,还是列强瓜分中华的时候,中外城市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都给中 国城市规划带来了不少新鲜内容。 元代:在城市测量技术方面有很高的水平,对礼制轴线对称严正、等级分明等规划思想执行地一 丝不苟,注重“街巷”平面布局。震撼亚欧的西征,使这个

15、时代比任何时候更关注水陆交通的 发展,对异族文化的吸收与包容也更为开放,多民族交融也使元代在城市规划中更具“民间性 ”的规划意识。大都城的几何中央不再是皇宫而是公众钟鼓楼,这样的规划在历代都城设计中 绝无仅有。 明代:是中国封建礼教回归并登峰造极的一个朝代,反映在城市规划中的礼教痕迹十分浓郁,城 市规划受功利主义影响较深,发展缓慢。在“以农立国”的思想指导下将南京规划成内外两道 、规模宏大的“天下第一城”。这一时期城市规划的特点是:注重精细,技术上追求完美,尺 度适宜,建筑得体,布局慎密。 清代:在城市规划上停滞不前,但在园林规划和住宅设计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建成了一大批皇 家园林丰富了城市景

16、观,园林规划设计技术日益精湛,创造了影响至今的造园“意境”;在理 性住宅技术方面,围合院落加庭院花园、胡同等营造手绘已非常成熟与完臻。清代后期,以香港、青岛、厦门为代表的沿海城市被西方势力占领,输入性城市规划完全 摆脱了传统城市规划模式,几乎完全成为西方技术的反应。(2)西方古代城市的规划演变1)“城”主义之尺度 古希腊城市(公元前800年-前700年)“一座城市人口的最大限度是,既能满足生活的各种需求,同时又能一览无余。 ”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人对城市的定义是:城市是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的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 应当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轻松的生活,这是一种对社区 整体的自我崇拜以及对城邦精神的尊崇与向往。村庄一直被古希腊人宠爱着,即使是在雅典的发展时期,城市的尺度也保持 着宜人的大小,城市能够自给自足,而人也可以很惬意地从城里漫步到乡村(享受 着农村的宁静)。城市社会生活充溢着活力与公共精神: 古希腊建筑中通过柱廊所围合出的半公共场所、许多开敞的城市广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