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与实践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327171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与实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面对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以及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发挥了举足 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整合的理论依据,主要的教学模 式以及整合带来的优势,并结合具体的小说阅读教学活动谈了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多媒体网络教学 1 问题的提出 21 世纪是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应用现代教育资源开展并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 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整个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任 务。同时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

2、应用也同样正在非常有 效地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也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 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 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 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语文作为传统的基础性学科,把信 息技术与它很好地整合起来,将会大大地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视 化、互动化和个性化,使课堂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会大大发 展教师的业务素质。信

3、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好了,将会大大的推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 信息技术为什么能与语文学科实行整合?整合有哪些常见的教学模式?整合给语文教学带 来哪些好处本文将对这些方面作一些理论思考,并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实例谈谈信息 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应用。 2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理论思考 2.1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及整合带给语文课程的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据广大的专家学者研究概括,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信息技术 广泛介入学科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成为学科课程的组成部分;二是指 学科课程通过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改制、编码、转译 等加工,呈现出信息

4、教育的样态,成为具备信息教育特征的现代学科课程。很显然,我们 的目标是朝着第二个层次发展,实现真正的信息化教育。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将会对语文学科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素养和 信息能力将成为语文学科的主要培养目标。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从事自 主学习、进行知识创新的素质能力基础,也是信息时代社会成员基本的个性生存条件,与 语文学科相关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可以说又是最基础的“基础和条件” 。语文信息素养具 体包括对电子文本/网络信息的阅读习惯、接受敏感、择别水平、审美性向、应用程度等; 语文信息能力主要指运用语文一般知识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转译、重

5、组、创造的技能。 2.2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理论依据 人们的实践往往需要理论的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为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整合提 供了理论依据。90 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日益风靡流行,并被应用于教学实践,使 得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引人注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 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 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2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 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

6、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 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 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 工具。显然,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 合以及整个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2.3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常见教学模式 2.3.1 单机大屏幕教学模式 目前在各中小学语文课堂中这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和 大屏幕组成的教学信息传递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流程单向度地向学生 呈现信息,如呈现图片、文字等,这种教学模式在某种意义

7、上是代替了过去的板书功能。 2.3.2 网络教学模式 目前许多中学课堂正在实现这种教学模式,它的主要支持物质是可以在局域网和因特网上 运行的教学软件。这一模式非常简便,有着类似聊天室的互动交流程序,提供适合学生个 别化学习的资料库和教学反馈系统软件等。网络教学模式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势的教 学模式,对学生的主动性赋予更多期待,给了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作为一种时髦 的教学模式它还有许多期待完善的地方。 2.3.3 单机大屏幕与网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此种模式是兼以上两种模式主要功能于一身,教师既可以利用大屏幕集中向全体学生呈现 教学资源,也可以使用网络让学生随时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如组织学生

8、讨论探究、个别测 试等。这一模式由于兼有两种模式的功能,其优势可想而知,但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了一 些问题,如在具体一堂课中怎样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2.3.4 多媒体网络教室模式 多媒体网络教室模式是指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起来的一种辅助教学系统,它一般指学生一人一机并且相互联网的教室。这种教学模式由 于投入多,费用高而发展比较缓慢,但其“高产出”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作为一种教学 模式,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2.4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带来的优势 2.4.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语文学科历来是学生最头疼的一门课程,因为它枯燥无

9、味,同时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 的过程,见效比较慢。学生对语文学习往往没有兴趣,缺乏动机,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 这一现象大为改观。信息技术使知识活化、具体化,同时还能创设一些文字无法表现的情 境,实现多方的人际与信息互动,信息技术条件下,资源具有无限丰富性,如果能够提供 给学生合适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将会大大提高。 2.4.2 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信息技术条件下,知识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表现得灵活多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 所需灵活地进行选择,发展自己的特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得到 提升。如平时在现实生活中不爱说话的学生,提供网络情境进行

10、创作、交流,这可能让他 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弥补现实缺陷,让自己找到自足感,树立自信。 2.4.3 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真正的体现 语文是最具有人文性的课程,最能体现人文关怀,在一个倡导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时代, 我们应该提供促进个性发展和学习的环境。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可谓为学生提供了 这一契机,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一直处于活 动的主体地位,处在协作、会话、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提供信息,自由交流思想3表达情感。 2.5 小结 以上浅谈了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一些思考: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给语文课程 注入了新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

11、有理论依据的,它具有多种的教学模式;信 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给语文学科学习带来了许多优势。这些都是从理论层次作的一些思 考,整合关键还是看具体的实践与应用,接下来我们就结合一篇小说的阅读教学谈谈整合 的应用。 3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应用 我们学习的小说是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见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长春出版社联合 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 ,我们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多媒体网络教室模式。3.1 学生利用网络检索信息,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学习小说以前,学生有必要对作者和小说的写作背景作一些了解,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很 容易获取这些信息,互联网上这些相关资料是非常丰富的,这还可

12、以锻炼学生的信息检索 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教师也可以先把十八岁出门远行作者余 华的相关资料以及创作背景资料整理放在一个固定的文件夹中,便于学生直接查找,具体 内容从略。 余华作为先锋派作家,他有许多代表作品,有的还被改编成电影,为了让学生对余华创作 形成一个感性的印象,对其风格有大致了解,教师课前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由张艺 谋导演的改编自余华小说活着的电影活着 。 活着虽是余华成熟期的代表作,但 欣赏它对于学习其早期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还是大有裨益的。 3.2 超文本阅读 我们欣赏小说,不是就某一篇小说而学某篇小说,我们必须高屋建瓴对此类小说以及作家 的整体风格形成把握,

13、对小说达到真正的意义建构。 余华的创作深受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影响,余华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卡夫卡的作品与先 锋派的作品都非常多,在一堂课中我们不可能把它们都纳入课堂,但有时某一篇作品又觉 得非讲不可,而学生可能只有小部分有这篇作品。怎么办呢?超文本可以解决这些难题。 超文本在语文学科中应用随处可见,他有助于学生发掘、发现和深入理解当前文本的内涵。 卡夫卡与先锋派的作品的超文本在网上有很多,学生可以随时阅读,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主要阅读卡夫卡的变形记 ,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写作手法进行比较,形成直观 体验。 3.3 基于网络的协作、会话与交流 网络环境的存在,为学生的交流意见、分享成果、互递

14、信息提供了方便,给学生的文字书 写提供了宽阔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在本课学习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问题 讨论式、分组协作式学习。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问题,各小组明确要解 决的问题,组内协商,对话,得出初步结论。然后教师组织各组在全班交流信息,这时每 个学生都可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集思广益,最后使全班同学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 上达到对所探究问题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 本课教学中教师可设置如下五个问题: 问题一:整体感知课文,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不看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关键词:出门远行 寻找旅店 拦车 搭车 抛锚修车 遭劫挨打 司机 抢包 找到“旅店” (汽车) 问题

15、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理解它必须从语言入手。这篇小说在语言方面有那些不同之4处,请学生找出文中比较陌生的语句并谈谈感受。 问题三:先锋派作家善于运用意象、象征和隐喻的表现手法,请同学找出文中经常出现的 意象、象征和隐喻,并理解其所包含的意义。 问题四:先锋派小说家宣称只注重“怎么写” ,而不是“写什么” ,表现了对形式技巧的热 衷,本篇小说在叙述方式方面有哪些特点? 问题五:文学作品既有外在的结构,也有内在的结构,外在的结构指的是文本的呈现形式, 比如章节段落等,鉴赏小说主要的是掌握其内在结构,也就是其情绪及逻辑结构。请同学 讨论指出本篇小说在内在结构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 以上问题都是比较开放

16、的问题,学生能够回答好这些问题,这篇小说学习的学习目的就基 本达到了,具体参考答案从略。 3.4 小结 以上结合具体问题谈了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模式在学习中的应用,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 它可能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整合,但最为一种探索,我想它是有益的,经验往往是在不断的 实践中积累起来的。 4 结束语 以上谈了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应用,我们谈了它具有许多优势, 但还有些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一是使用信息技术仅是教学的工具、手段,既不能盲目否定, 更不能夸大其作用。过多的感官刺激,过多的动态过程,将会使语文学科失去其丰富的形 象性、抽象性以及学生的想象能力。二是信息技术手段只是教学手段的一种而不是全部, 不能因而贬低其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些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取性。我们需 要理性地对待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抵制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 整合,信息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