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边城节选》教案9 苏教版必修2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326995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边城节选》教案9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边城节选》教案9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边城节选》教案9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边城节选》教案9 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边城节选》教案9 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边城节选》教案9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边城节选》教案9 苏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1边城边城教案教案教学目标: 1、感受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美”。 2、品味学习小说中诗一般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真正的艺术应当经得起两样东西的检验:一是纵向的生命力,那种产生时轰轰烈烈,经行 中却经不起时间跨跃和时代洗礼的东西,绝非真正的艺术;二是横向的美感效应,即无论 是谁,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去审视它,它都能像水晶石一样熠熠生辉,使你能从中获取你 所需要的东西,从而产生愉悦人心的美感效应。 沈从文的边城正是这样一篇美文,自它问世以来,对它的评论便接踵而来,有人赞它 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讥之为“有意回

2、避尖锐的社会矛盾”。70 多年来,经过 历史浪潮的千淘万洗,人们渐渐认识到边城是一颗闪光的金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 来学习沈从文的这部作品。 2、交流有关沈从文的材料,谈谈沈从文、他的作品及创作特点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林 、炯之,休芸芸、甲晨、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 他所生长的沅水流域,地处湘西,属湘、川、黔三省交界处,是苗、侗、土家族少数民族 聚集之地,历史上,这里是被中原文化鄙夷为“披发左衽”(古代指东方、北方少数民族 的装束:散发不束髻,大襟开在左边)的荆蛮之地,地理位置偏,经济文化落后。沈从文 就出生在这里

3、的一个颇有名望的行伍世家。六岁进私塾,因讨厌那里的毫无生气的教育方 式和来历的体罚制度,经常逃学,流连于湘西的自然山色之中,童年时有趣的生活成为他 日后创作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1917 年 8 月他以预备兵名义入伍。此后五年多时间,沈辗流落于湘、川、黔三省边境及长 达三千里的沅水流域,经历了不易设想的痛苦怕人的生活,认识了些旧中国一小角隅好坏 人事以及许多奇特古怪人生。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对其创作生活至关重要。他见惯了 边地的征战与剿杀,也见惯了底层人民的艰辛与欢愉,对封建势力压迫下苦苦挣扎的底层 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从而决定了他后来文学创作中民主主义倾向和人道主义倾向。 1922 年夏,五

4、四运动波及湘西。受其影响,沈只身一个从湘西来到北京,进入了一个崭新 而陌生的世界。同年秋,报考燕京大学,未被录取,便凭着家乡山水冶就的想象和执著的 意志,开始写作。 1924 年以后,陆续在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小说月报等刊物上发表作品。 1926 年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集鸭子。三十年代中期以后,创作日渐成熟,成为“京派作 家群”的代表人物。 1927 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铃编红黑杂志,并参加了新月社。 1930 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暴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大教授 ,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用心 爱心 专心21949 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

5、物馆、故宫博物院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在绩卓 著,有许多专著。1978 年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员。 沈从文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 代文学史上最多少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密柑神巫之爱虎雏 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 短篇贵生,中篇边城,长篇长河是其小说代表作品。 其主要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他的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 景,对故乡人怀有一种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 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画于一炉,展示其人民的粗犷豪放强悍,民俗的淳朴善良,使 其作

6、品充溢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式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和美学风格代表了 京派作家一定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称为“文体作家”。 沈从文小说从整体上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形式,即现实的人生形式和理想的人生形式。 他的相当一部分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湘西底层人民古朴和谐乐天安命的生存状态和 自在无为的人生形式。其中,柏子萧萧丈夫贵生会明灯巧秀 和冬生等作品构成了一系列。以冷静客观的笔法,再现二三十年代湘西山村儿女的苦乐 人生。柏子写卖身于老船长的水手柏子与吊脚楼妓女之间粗野而不无真诚的爱。作品 着意展现的是柏子那种既充满生命气息又麻木蒙昧的生命状态。至于畸形恋爱后背后的社

7、会历史原因则不是兴致所在。萧萧写 12 岁的童养媳,3 岁的丈夫,整天抱着玩,哄他 ,喟他,后来委身于花狗,对幸福虽有朦胧的憧憬,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贵生中信奉的是“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的人生哲学。放火烧房子,只是原 始复仇的冲动而已。人物各不相同,但都有共通之处,即湘西山民的纯朴善良与蛮悍粗野 。其笔下的现实人生,野蛮与优美交织在一起。笔端洋溢着热情,又不时传达出一种淡淡 的悲凉与惆怅。沈从文的笔下,乡下人的现实人生与都市人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在赞美纯朴民俗品格的同时,也揭露了远离边城的都市人生的道德堕落和人性沦丧。 绅士的太太反映“绅士淑女精神的空虚和生活的糜烂。”我不是个定几

8、个可以用你们 的石头打他的妇人,我是为你们高等人造一面镜子。” 八骏图反映教授学者们的虚伪、怯懦与自私。 有学问的人勾引友妻等等,他用毫不留情的犀利之笔,撕下了城里人的道德面纱 荒唐可笑。 反映上流社会人的本质的失落与人性的扭曲。这是沈从文的独特之处。出于现实人生形式 的不满和厌倦,沈从文创造了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 边城就典型地表现了作者的理想的人生形式及社会理想,作品着力所描写的是不 受“近代文明”污染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了一系列不带社 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再加上其浑圆完整,凝练畅达的结 构形式,独特的审美风格以及深刻的情感内涵,为中国现

9、代抒情小说开辟了一个独特的境 界。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 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 3、了解边城全篇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 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淳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 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上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 丽可爱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 坊作陪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两相约唱歌求婚, 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

10、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用心 爱心 专心3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 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待傩送回来,“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回来!” 4、分析边城节选片断第一章和第十三章 (1 1)圈画描写边城环境、风物的句子以及描写人物的句子,讨论概括边城有哪些特点?)圈画描写边城环境、风物的句子以及描写人物的句子,讨论概括边城有哪些特点? 答:边城的特点:偏僻、闭塞、幽静、静谧、纯朴、古朴、纯净、和谐、山清水秀、风 景宜人、民风纯朴。一言以蔽之,世外桃源。 (2 2)分析爷爷和翠翠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1、?)分析爷爷和翠翠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古风犹存的爷爷:善良慈祥、以诚待人、坚强乐观、信守天命、尽职尽责、善解人 意。 单纯的翠翠:天真活泼、美丽纯真、善良勤劳、温柔聪慧、充满好奇心。 爷爷和翠翠二人的生存形式有什么共同之处?爷爷和翠翠二人的生存形式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孤独。孤独而坚强的爷爷;孤独而单纯的翠翠。 (3 3)透过第一章与第十三章概括全文充满了诗情。)透过第一章与第十三章概括全文充满了诗情。 答:A、对地方风物的描绘,青山绿水构成了诗意盎然的环境。B、美好的人性体现了诗情。C、人们孤独、寂寞和单调的生存形式也是一种诗意。 (4 4)、分析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分析人物内

12、心世界的变化? 分析:第一处,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世间万物都生机勃勃, 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在成熟的生命中,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 攀住它。她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不能象雀子、草木那样热烈勃发,所以,有点“薄薄的 凄凉”。景物描写衬托了人物的内心。 第二处,“翠翠坐在溪边就忽然哭起来了” 。翠翠满腔心事,却无人能理解。看着船 上人悠闲安逸的神态,更使翠翠感到孤独寂寞,因此哭了起来。景物描写恰当的表现了人 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处,“对溪除了草虫的轻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 。说明翠翠等待的人没有来,翠翠 对爱情的期待,已经变成了悲剧。不善表达的翠翠,拿出芦管去

13、吹,而爷爷那抒情的曲调 ,使翠翠的心变的安静起来。景物描写含蓄的写出了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变化。 第四处,“月光如银子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安睡了” 。温柔的月光,天籁般的虫鸣, 这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安详,那么淳朴,翠翠和爷爷在这样的环境下说故事,自然的美 和人性的美合成一副优美的生命形式,这正是作者所说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 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全文类似这样的景物描写很多,它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必然有 着密切的关系。 教师小结:景物描写不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所,不仅形象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而且 衬托了人物的美。环境美、人性美,这是相得益彰,相互表现的。 爷爷讲述父母的故事,是翠翠的心

14、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爷爷讲述父母的故事,是翠翠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析: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 5、补充阅读第十四章、十五章 (1 1)如何理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如何理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分析:在了解沈从文的生平时,有两点应当给予特别注意:一是身份的转换,他是由一 个下级士兵经过不懈努力而成为文人的,这与鲁迅等文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对社会下层有 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同社会下层人民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二是地域的转换,他是由边 城来到京城的,对京城的污染空气十分不满,因而总是心系湘西那片圣洁之土。这样,与 鲁迅描写中国农村的封闭、落后不同,湘西封闭的环境反而成就了其未受污染的优势,

15、百用心 爱心 专心4姓的未受启蒙也成就了其淳朴不欺的民风。于是,作家笔下的边城和生活在那里的百姓, 就都染上了理想的色彩。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淳朴的民风湘西是一片从未受到过儒家道 德传统污染的化外之地,这片土地也从未受到工业文明的污染。这里没有以强凌弱的现象 ,于是年迈的祖父与年幼的翠翠平静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没有尔虞我诈的明争暗斗 ,由于唱歌比不上弟弟,憨厚的天保大老黯然退出了与弟弟“争夺”翠翠的竞争。这里充 满了浪漫的气息,青年男女完全可以抛开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抛开所谓“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的紧身束缚,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这样淳朴的民风在大都市是无法找到的

16、。 完美的人性小说边城中的人物,没有鲁迅笔下的中国人那些诸如愚昧自私冷漠等劣根性, 而处处表现出正直朴素、富于关怀的人性美。祖父直到天黑还在为过渡人摆渡。祖父对翠 翠关怀入微,翠翠对祖父充满依恋,祖孙二人的关系是那样的和谐,二人的行为又是那样 的毫无矫饰。 总之,我们在小说中看不到被扭曲了的人性,而只看到人的自然天性。这种人的自然天性 正是作家心中完美的人性。 (2 2)翠翠的形象有何典型特征?)翠翠的形象有何典型特征? 分析:翠翠是作家沈从文精心塑造的文学形象。这一形象有自己的生活原型,据说是一 个绒线铺的女孩子,但又超越了生活原型。作家说这一人物“明慧温柔的品性,就从那绒 线铺小孩子脱胎出来。” “边城是写爱情的,写中国农村的爱情,写一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农村女孩子的爱情 。”(汪鲁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翠翠的爱情是小说的描写重点。翠翠是一个情窦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