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323841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1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互动式教学模式突出“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年龄特点,按照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成功机会,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追问力。关键词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 隔离 物种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它绝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教学科学地继承和发展。它指的是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其内涵表现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

2、的主体认识相辅相成的课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法。近几年来,我竭力开展“互动式”教学,以隔离与物种的形成一课时为例,对实施“互动式”教学进行探讨。一、明确教学目标,指导教学过程一、明确教学目标,指导教学过程通过简明扼要的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在备课过程详尽掌握教学目标,制定优秀的教学方案。有目的有组织开展教学过程,高效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其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步骤。为此,在进行“互动

3、式”教学模式时,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发挥目标导向的功能。(一)(一) 强化理解教材强化理解教材 对教材的全面的了解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关键,隔离与物种的形成是本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学生通过课堂知识的预习,能够从现实生活找到恰如其分的具体实例,结合上一节的已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能进一步加深理解旧知识,引发新知识学习欲望,充分认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物种的形成的相互作用。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生动鲜活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开展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一课时的学习中能把本章知识得到融合和巩固。(二)确立教学目标(二)确立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

4、确立本节的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预习时就明白这节课该学什么,学习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与教师默契配合,高效达标。就隔离与物种的形成一课时来说其知识目标是: 从屏幕显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动画回忆种群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从屏幕显示一块有牛和马的草地激起学生对种群与物种区别的求知欲望。 从屏幕显示在一个山谷鼠种群假想情景和加拉帕格斯群岛地雀实例动画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的作用用心 爱心 专心2从所有生物统一性过渡到物种的形成过程最后归纳到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能力目标:通过查阅资料与预习相结合,学生课下讨论,更加深入地了解隔离对物种形成的作用;初步学会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的方法;进一步

5、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班内的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和信息交流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培养同学团结合作的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调查研究资料,培养学生要以事实或实验为依据的科学态度;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生物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认识观;通过物种频临灭绝或灭绝实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理解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和破坏,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学观点。二、采用互动教学二、采用互动教学 ,巧施教学原则,巧施教学原则教师课前应通读教材、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科

6、学、合理地规划本课堂的结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注重目标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依据教学内容要求和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在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四项原则:(一)(一)普通性原则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其普遍性原则。创新潜能不是少数尖子生独具的。发展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关键在于教育的开发。因此,教师应善于发掘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潜能,并将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二)(二)差异性原则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到个体间发展的差异,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的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创新与成人

7、的创新活动是有区别的。其创造的价值更多的表现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促使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在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时,一定要从他们的思维实际发展水平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目标不要过高,内容不要过难。(三)(三)活动性原则即要注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和间接经验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但问题探究的过程远比直接获得结论更重要奋发进取要比坐享其成更可贵着就叫做“过程价值观”。(四)(四)激励性原则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并要全力

8、支持他们质疑问难。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绝不置之不理,横加干涉,甚至一味的指责。三、教与学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 推广互动教学推广互动教学用心 爱心 专心3互动式的教学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沟通,把教学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并相互影响的教与学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所想所知,教师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而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争三个(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争三个“有效结合有效结合”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相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的

9、学习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因此,我给各小组分配任务:研究性课题骡子为什么不能生育和查阅资料物种的形成过程;探讨近年物种灭绝的原因以及呼吁人类应采取那些保护措施。就上述问题学生通过交流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争取三个“有效结合”:诱发情感和兴趣,与学生心理活动得到有效结合;强化质疑环节,把教师设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的过程与学生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过程有效结合起来;教师的精讲和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得到有效结合。(二)引进小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二)引进小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是教学中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组学习前,教师引发问题

10、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三)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利于师生互动学习(三)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利于师生互动学习我意识到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学生熟悉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是提高“互动式”教学效果的关键。就隔离与物种的形成一课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师生、生生互动教 学

11、目的一、导入新课屏幕显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动画,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师生共引出以下问题:1、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两种颜色的桦尺蠖是同属一个物种吗?你的依据是什么?2、怎样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学习新课教师引导学生释疑,先回忆种群,再用具体实例逐步引出物种的概念。屏幕显示一个草原上的全部黄牛是一个种群,全部马也是一个种群。牛种群个体间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吗?(能)马和牛能交配吗?(不能)也就是说,相同种的个体能交配产生可育个体。边发问边归纳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能够在自然条件下相互用心 爱心 专心41、物种2、隔离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

12、种。师:不同种的生物都不能交配吗?举例说明。生:马和驴、老虎和狮子师:马和驴为什么不属于同一个物种?生:因为马和驴的后代骡,不可育的。老师引导过渡到生殖隔离。屏幕显示两个池塘里的鲤鱼动画师:这两个池塘里的鱼,属于一个种群还是两个种群?它们能发生基因交流吗?生:属于两个种群。不能发生基因交流,因为他们不能生活在一起。由此引出地理隔离和隔离的概念。至此学习了种群、物种和隔离的概念,就能看第一个问题:两种颜色的桦尺蠖,你们说是同一物种还是两个物种?为什么?生:是同一物种。因为它们生活在一起常进行基因交流,遗传物质的差异不会拉大,就不会形成新物种。忆旧入新,积极参与,进入课题。围绕课题,环环相扣,学生

13、逐层深入学到知识。3、隔离在物种形成的作用师:那么一个新的物种形成要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呢?生 1:一个种群的生物因成万上亿年的地理隔离,长期的自然选择造成遗传物质显著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的物种。生 2:一个种群的生物因地球火山喷发引发辐射引起巨大诱变而形成新的物种。生 3: 一个种群的生物通过基因工程产生新的物种。同学们,课前准备充分,说的都很有道理。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一位学生提出新物种形成的过程。 1、屏幕显示假想过程情景动画师:(1)、一群快乐生活在一个山谷中的鼠,雌雄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这说明了什么?(2)、当这群鼠被大河隔开后它们是一个种群还是两个种群?(3)、几千年

14、后,大河干涸,两群各自都发生了变化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2、及时反馈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3、落实知识点,增强师生、生生的互动性。用心 爱心 专心5的鼠会合在一起,还能交配吗?生:(1)和(2)略,问题(3)发生争议。能不能交配不是大家说了算,需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假如实验的结果是不能交配,是什么原因使这群鼠分化成不同的物种?隔离。下面我们通过实例分析新物种形成的原因。 2、屏幕演示制作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动画师:(1)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说明了什么?(2)、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就能产生新的物种吗?(4)、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5、是什么?生:略师:下面布置课后作业:查资料判断是否同一物种?(1)、东北虎和华南虎;(2)地球上三种肤色的人。4、学生回答出现分歧,要尊重实验事实做出合理引导解决。5、课后作业的布置,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生生讨论作出合理解释。三、补充探讨1、新的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2、近年物种灭绝的原因。3、呼吁人类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1、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2、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长期性。3、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参加保护生物多样性各种活动。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是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信息交流活动。教学过程也将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特色的创造过程。尽管我在互动式课用心 爱心 专心6堂教学模式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要使之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参考文献:1赵玉玮 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 新华出版社2任志鸿 高中优秀教案 南方出版社3常学勤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指导新华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