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将探究活动引入数学课堂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319520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将探究活动引入数学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将探究活动引入数学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将探究活动引入数学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将探究活动引入数学课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1将探究活动引入数学课堂将探究活动引入数学课堂【摘 要】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探究性教学,要有效地实施探究性教学,如何培 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重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 识,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从而识别问题,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 断发现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 科学 素养,从而达到了探究性教学的目的。 常言道:“学起与思,思源与疑。 ” “疑”是思维的起始,有疑问才有探究,有探 究才能解决疑难。数学就是在不断探究中前进和 发展 的。那么面对数学这一门多数学生 不感兴趣的学科来说,怎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的探究能力呢?下面

2、就 谈一下本人在数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创设问题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过分抽象的内容往往会感到枯 燥乏味,难于理解。例如:讲关于三角形全等“角边角”公理时,授课前,我先向学生提 出问题:“我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玻璃打成两块了,要到玻璃店配同样的玻璃,带两块去 我嫌麻烦,带一块可以吗?带哪一块呢?”这一悬念的设置,使学生急于释疑,产生了强 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这样,一堂课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联系社会相关问题,增强学生探究活动的动力 就初中数学教与学的现状来讲, “教师讲,学生学, ” “教师讲,学生听”是主要模 式。教学的理念基本上是把学生当

3、作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重复低效的数学 教学使想当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那么就有必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兴 趣:如讲用多边形拼地板这节课时,如果单纯地用机械的语言来给学生灌输,那么课堂会 变得沉闷,毫无生气。于是我就假定装修一间房间地板需要两种正多边形搭配,材料有正 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总共有几种搭配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学 生的积极性在无形中调动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兴趣小组,定期交流课题 数学虽然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和发展的,但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为鼓励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我特意将学生分成几个兴趣小组,每个小

4、 组都有自己独立的课题,定期在教室内进行交流,当你真正放开学生的手,放开学生的思 维时,你才发现每个学生都是天才。他们应有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为什么?为什么? 一个个问题指引着他们,数学在他们眼中,已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越嚼越有味了。 4增设“陷阱”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教学比较枯燥,它注重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把学生吸引到我们的数 学课堂上来,使他们愿意学.积极学,就要用数学学科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所以,我们在课 堂上有目的设下“陷阱”,诱使学生进入误区,再引导其发现“上当”的途径,从而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比如判断正误: 41 若 AB=BC,则点 B 是线段 AC 的中点 4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结果有一半学生掉进“陷阱” ,学生一旦掉进“陷阱” ,并在教师的帮助和自己的 努力下“跳”出来,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将更为深刻。这一方法不仅使学生愉快地巩固了知 识,而且还 教育 学生理智地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久而久之,利于学生养成从全局出 发,抓住事物本质,找到正确答案的习惯。 综上所述,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不要墨守成规,一定要放开学生的 大脑,让他们去挖掘事物的本质,用数学学科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和引领学生,将探究性活用心 爱心 专心2动引入数学课堂是大势所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