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重在正确引导学生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311394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重在正确引导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重在正确引导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重在正确引导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重在正确引导学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重在正确引导学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重在正确引导学生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扩大,信息技术的教学不 可避免地走入了中小学的课堂,成为中小学一门必修课。 然而,由于受到负面影响,一部分学生热衷于电脑游戏、上网聊天,甚至接触了一些不健 康的信息,沉迷于低级趣味,思想受到污染,并因此发生了许多悲剧。因此,有的家长和 老师把电脑和上网看做是“洪水猛兽”,杜绝学生接触它。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利弊两面性。就看人们是怎么样对待它。只要能够辨明是非,剔 除糟粕,提取精华,扬长避短,正确面对信息技术。只不过中小学生学习电脑和上网更需 要明确的引导。 理由一:

2、由中小学生自身的特点的决定。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和不成熟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意志力不坚强,自 制能力也差,抗干扰能力弱,富于幻想,好奇心强,容易被诱惑。这些中小学生本身的特 点,就决定了他们容易走向歧途,在没有人关心和帮助的情况下,甚至会走上一条不归之 路。 理由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什么样的人都有;社会同样是一个大染缸,有五光十色, 也有灰暗颜色。社会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也会藏污纳垢。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这个社会更加纷繁复杂,有的人利用信息技术大发横财,不惜损害青少年的健康。中小 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当他们接触到社会,难以辨别是非,容易

3、上当受骗,受到诱惑,受到 负面影响,不能自拔。 理由三:信息技术本身特点。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日新月异。因特网的发展变化,更是让人们始料未及。因特网的发展, 给人们传递信息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麻烦。因特网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同时是一个 浓缩的大社会,是一个相对随意和无序的世界,社会的阴暗和污垢在这里暴露无遗。在这 样一个变化莫测的高度发达的信息世界中,他们更容易迷失方向,受到污染。 所以在中小学生的成长的道路上,时时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和引领。信息技术这一新生 事物更需要有人来引导他们来认识,使他们不会误入歧途。但是许多家长对它也是不了解 的,甚至于一无所知。这个重担不容置疑的落在广大信息技

4、术教育工作者的身上,广大信 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当中小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遨游的航灯。 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加强法制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对中小学生应该加强法制宣传,要让他们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他们知道在 这个网络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哪些是违法犯罪行为,违法犯罪是要受到惩罚的。 许多青少年都是在公安机关找上门以后,才意识到触犯了法律,后悔莫及。 二、加强德育教育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德育教育为中小学生奠定科学、正确、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 他们能够用积极健康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 惯,加强自

5、律,提高自觉性,不做违纪、违法的事情。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健康正确的学习兴趣激发积极向上的学习 动机,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产生积极正确的学习活动。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 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学习兴趣,摈弃无聊低俗的爱好,走向正规的学习道路。2四、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信息社会中的网络世界是一个信息的海洋,畅游的时候不免会遇到陷井,我们要教育学生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学会保护自己。在网上不要轻信任何人,不要接受别人的邀请,不要 提供自己的真实身份,多与父母、朋友交流,让他们了解你上网的情况。 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充满了兴趣,他们满怀热情的第一次走入机房。可是随着时 间推移,便对枯燥古板课堂教学感到厌烦,他们宁愿到网吧里去感受这个信息时代。所以, 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 习兴趣,把学生留在课堂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积极发挥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为学生的 学习作出正确的指导。做一盏指路明灯,把偏离航线的学生,及时的拉回航道,是每一个 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