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上海市部分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310127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上海市部分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上海市部分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上海市部分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上海市部分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上海市部分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上海市部分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上海市部分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上海市部分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上海市部分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摘要:随着国家对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改革全面的推进,体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二期课 改“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精神,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教育观和思想观等方面都提出 新的要求。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本文对本市部分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高中学生参加 课外体育活动的诸多因素和内在规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适合高中 学生身心特点的课外体育活动,促进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朝着健康的、科学的方向发展 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

2、动 高中 调查分析 建议1、研究目的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体育课以外学生所从事体育活动的总和, (这种活动是学生自发进行的或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 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 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和发展,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我国德、智、 体、美、技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之一。它与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相辅相成, 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抓好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校园文化生 活,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也是

3、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种很好体现,而且对我国 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战略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健身 意识和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养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上海市宜川中学、甘泉中学、真如中学等五所高中学校的学生共 290 人,其中男生 173 人,女生 117 人。 22 研究方法: 22 1 问卷调查:对上述三所中学的学生 290 人进行了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问卷调 查,发出问卷 290 份,收回有效问卷共 276 份,其中男生 164 份,女生 112 份,回收 率为 95 2 。 222 查阅资料:收集与查阅有关本课题的研究资料,

4、综合评价与分析本课题的调查内 容。 223 数理统计:文中所用数据均经过 MICROSOFTEXCEL 统计。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对本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了解(表 1 ) 同意不太同意不太清楚态度人数%人数%人数%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有计划、 有组织、有目的175634186583301学校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内 容丰富、形式多样1083917025498355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有体育老 97 35186312933372师组织、参与、辅导教师工作踏实热情且有较高 业务水平167605196990326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情况了解程度不高,对以上四项不太清楚者 均

5、超过 30%,这与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不够有密切关系,从而间接 反映学生经常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面不够广。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调动体育老师的积极性 两方面着手是学校应认真考虑的问题。同时,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组 织能力,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32 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表 2) 同意无所谓不同意态度人数%人数%人数%你喜欢在课外时间参加 体育活动212768%60217%414%你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 有计划、有目的的74268%136493%66239%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应有 教师组织、安排68246%122442%86312%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

6、是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但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缺乏计划,没有明确的目标。最大比例的学生认 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无教师的组织、安排都无所谓,这说明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参与意识 和倾向,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增强自身体质,保持旺盛的精力。 33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表 3) 同意基本同意不太同意不同意态度人数%人数%人数%人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影响你文 化课的学习207339142114414101371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你文化 课学习有促进作用8129392333802902383家长支持你参加课外体育活 动12043510337341

7、149621文化课的作业量大抽不出时 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12143899359431561347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学生普遍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文化课的学习影响不大,反而认为 课外体育活动对文化课学习有促进作用。从家长方面看,绝大部分家长支持自己的子女参 加课外体育活动,这说明适量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观点已深 入人心。但事与愿违,据了解,许多学校通常学生放学已到五、六点,若是高三学生就更 晚,双休日则更忙学校补完课再补家教(有的补好几门课) ,多数学生因文化课作业量 大、学习任务重而抽不出时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象就很正常了。这种与我们推行素质 教育不相符的现象值得教育

8、主管部门的深思。 3 4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表 4) 项目球类游泳形体健美田径其他人数 %人数%人数%人数%人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179 64942152269418651140调查结果显示:球类运动之所以受到中学生的普遍喜爱,是因为它具有”娱乐性”和“严肃性”3这种两级构造,它本质上既有游戏的特点,又有可作为精神锻炼和培养人的手段特点。游 泳、形体健美作为最不会受伤的减肥运动也深受中学生(尤其女学生)的喜爱。其他(攀岩、 校园定向越野等)项目,此类内容丰富、选择性强。而处于此年龄阶段的中学生,由于受到 经济、社会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他们有较高的兴趣却鲜有机会参加。而作为基础

9、项目的田 径比重却仅占 65,身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使田径运动的表现形式多样化,散 发出田径运动朴素和优美、刺激的面来吸引更多的爱好者。 35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表 4) 男女总计动机人数%人数%人数%健身、健美362204035776275丰富生活情趣603663531395344提高文化课学习效率10615451554提高个人技术发展个性321952017952188通过达标考试201227632798结交朋友6375451140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大多集中在健美、健身增强体质,丰富生 活情趣从而调节紧张的学习情绪及发展个性方面。说明学生的目的是明确的,对

10、参加课外 体育活动的认识和态度也是肯定和积极的。与此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 机与他们的自身需要密切相关,揭示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只有充分兼顾学生的自身需要,合 理选择与安排课外活动内容,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热 情。 36 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表 6) 男女总计次数人数%人数%人数%经常参加(3 次 3 次以上周)5131187159214有时参加(12 次周)10262270625172623很少参加(1 次以下周)11673430445163调查结果显示:每周有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多,占 622%,每周经常参加和很 少参加的人数则相对较少

11、。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保证每天 1 小时以上的活动时间, 至少每周参加两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和三节体育课才能得到保证。 37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表 7) 男女总计原因人数%人数%人数%缺乏组织者321952017952188场地器材匮乏,场馆不开放 664025650122442场地器材经常被挪做它用, 36221210748174自感健康2012387128101校园里无体育锻炼气氛84928253613学业繁重,无空余时间2414643628101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不 够,造成学生没有活动的场所,同时缺乏有效的组织和

12、管理,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外 体育活动。二是由于学业负担较重,加上学生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没时间参加课 外体育活动。三是由于主观上对健康标准的定位不准确, 10 1 的学生认为无病就是4健康,从而缺乏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课外活动课到开饭时间较短,场馆的租金 相对于学生较贵等原因也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由此,教育部门和学校都 应提高认识,力所能及地解决和改善学校的场馆、器材等硬件设施,为学校发展课外体育 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外在条件。 4、结论与建议 4 1 结论 411 参加问卷调查的大部分高中学生认识到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都能够自觉的、经 常的参加课外育活动,不断提

13、高自身素质,但是在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上明显不足。 412 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多数以球类、游泳项目为主。学生喜欢新兴的运动 项目(溜冰、攀岩、校园定向越野等)却鲜有机会参加。在有组织的群体竞赛项日方面, 受时间和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普遍面临缺少多数学生广泛参与的难题。 413 多数人学生表示比较喜爱自由体育活动,它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由的选择。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表明高中学生进步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具备好的群众基础。同时, 调查结果也显示,学校若是严格的组织和管理并与个人自由锻炼相结合地开展课外体育活 动,这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 414 课外体育活动面临诸多限制

14、因素,若深化改革,应尽快解决场地器材的陈旧与不 足,还需要解决经费不足和观念更新等突出问题,从而为发展课外体育活动创造个良好 的外在条件。 4 2 建议 421 明确目的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应加强体育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及家长的体育健康意识和体育消费意识,在平时 的体育课堂上,教师要逐步让学生在思想上进一步明确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体育的愉悦性来培养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使学生经常性的参加体育活动, 为学生掌握一至二种锻炼身体的手段和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422 加强组织的领导,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学校领导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重视和支持

15、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学校课外体育活 动形成一种氛围、一种传统、一种特色。 学校体育工作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 求,把体育教学、体育锻炼等多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校领导加强领导,学校体育教研组、 学生会、体育俱乐部要积极组织,对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学生中开展较为普及的项目,要 派体育教师或学生骨干加强技术、理论上的指导和帮助,各方面条件成熟的可以成立项目 各异的体育活动中心、体育俱乐部或者举办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班,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 色的体育竞赛组织。同时,充分发挥体育小干部的作用,配合教师,组织多种形式的组际、 班际、年际、校际等小型课外体育竞赛活动,逐步使其形成本校的传统,使学校课外体育

16、活动蓬勃发展。 423 深化教育改革,继续开展“减负”工程切实推行“素质教育”。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上海市新课程改革事实工作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在许多方面, 学校以各种理由阻碍了新课程的执行,譬如,新课程要求各校每周安排“三课两活动”的通 知,在许多学校未得到执行。非但如此,一些学校还利用课余时间增加文化课的补习,说 明应试教育还在影响学校体育,长期以往,学生的身心将受到影响。在此呼吁:为了学生 的健康和未来,给学生多一点课余活动时间。 424 加大体育资金投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 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加大基础建设,改善学生体育运动环境。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和 学校应增加体育资金投入,学校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