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办公楼商业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522941 上传时间:2017-03-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9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办公楼商业建筑设计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综合办公楼商业建筑设计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综合办公楼商业建筑设计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综合办公楼商业建筑设计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综合办公楼商业建筑设计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办公楼商业建筑设计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办公楼商业建筑设计调研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514204姓名:郭小靖指导老师:王春霞目录封面/1 目录/2 第一部分:地位置、场地现状交通 地周边建筑及业态分析 有商业建筑外立面欣赏及分析 目所在地自然条件 研心得 第二部分:公建筑设计相关内容 业建筑相关内容 饮建筑相关内容 有办公楼分析 81现状调研1、调研目的:了解任务书项目所在地周边现有环境状况,结合任务书要求,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在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的前提下,找出该项目设计中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和初步设计方向。2、调研时间:2017 年 02 月 24 日3、调研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建设路与慧源路交叉口(建设路与光明路交叉口西面)4、调研内容:场地现状交通、场地周边建筑

2、、场地周边业态、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5、调研方式:现场勘查及现有资料调查6、具体调研内容:1、场地位置:2、场地现状交通:建设路是平顶山市的主干道之一,全长约 里,为双向六车道,现通行 6/17/18/27等多路公交车。慧源巷为一条窄长过道,连接启蒙路和建设路。光明路是市内主干道之一。从右侧简图所示,项目所在地的车行交通由建设路和光明路掌控。任务书项目中包含有餐饮和百货,若将其仓储部分置于图中项目用地的绿色区域,则需要该场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建设路与光明路交叉口西北角,南临主干道建设路,东侧为新华区人民政府,北侧为居民区,有着良好的地域优势。2实地勘察中项目用地周边道路实景拍摄图片展示3

3、、场地周边建筑及业态分析:将该项目建筑退慧源巷合理距离,同时也能缓解现有慧源巷因过窄而产生的交通问题。由于缺少相关设备和资料支持,现暂不清楚建设路和光明路在日常和高峰时段内车辆交通拥堵状况。建设路(慧源巷路口向光明路方向)慧源路(汇源巷内部)3周边建筑:该用地周边建筑现有中国工商银行、新华区政府、新华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新华区卫生局、平顶山市公安局、平顶山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建西游园以及工程公司等。周边业态:通过对上述现有建筑进行分析,该项目周边建筑多为市政办公建筑和商业建筑,建筑风格统一,建筑高度较低。相关分析:结合此次综合性办公楼设计任务书要求,该项目整体高度不宜过高,办公楼部分建筑风

4、格应尽量与周围建筑保持一致,商业部分应该结合周边人群构成来确定主要服务对象,商业部分建筑风格可以打破周围统一的风格,形成自身造型的吸引力。现有商业建筑外立面欣赏及分析4分析:立面通过连续的店面产生了有趣的视觉效果,这些店面围绕着原有建筑设置,采用了玻璃和石板组成的水晶状表皮。实心结构和透明玻璃设置的不断变化完全改变了原有建筑的沿街立面,赋予它一个新的当代经典特色,使其在升喜廊周围众多商场快速安装的普通立面中脱颖而出。分析:建筑的形式是一个现代的金字形神塔,它是该区域的一个历史性标志。外立面采用受到传统波斯雕刻启发的铝复合板,可防止内部过热,并在建筑内部创建复杂的富于装饰效果的阴影。上层办公区和

5、居住区的百叶窗也由同样的板组成,以便保持外观的连续。思考:商场在外立面设计中可以采用异性玻璃进行变化,也可以采用退台的方式体现层次感,在材料的选择上应该结合本地气候特征进行配套。4、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通过气象局和相关网站的查询可知平顶山市自然条件相关信息如下表:马来西亚,吉隆坡,升喜廊 伊朗,德兰黑,商场设计竞赛方案5针对平顶山市的自然气候条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建筑物必须满足夏季防晒、防热、通风防雨的要求。2、建筑物应防暴雨、防洪、防潮、防雷电。3、结合武汉市美术馆,可以对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进行利用:武汉市美术馆:中庭的大玻璃屋盖在温室效应提供热能,很好的利用了自然能,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6、,同样玻璃屋顶也起到了装饰作用,而建筑在玻璃顶内侧设置了电动遮阳百叶,阻止大量阳光进入和中庭。借鉴措施:商业部分在做好遮阳措施的前提下可以在外立面多设玻璃窗进行采光和自然能的利用。7、调研心得:通过对场地的现场勘查和场地周边资料的分析为之后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此次调研收获颇多,也坚定了以后调研的必要性。资料收集调研1、调研目的:通过对现有的办公建筑和商业建筑及综合体建筑的分析和比较,以及对现行建筑规范的查询来进一步确定任务书项目建设细则,避免出现不合规范的建筑,进一步完善相关设计。2、调研时间:2017 年 03 月 05 日三:调研内容: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商业建筑设计规范、餐饮建筑设计规范、

7、现有办公楼设计、现有商业设计、现有办公综合体设计等。4、调研方式:相关网站查询和分析。5、调研具体内容:61、办公建筑设计相关内容:办公楼含义办公楼分类(公寓式、酒店式、综合楼、商务写字楼)办公楼的设计要点:1、总平面设计(1)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节约用地、交通组织顺畅,并应满足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指标。(2)总平面布置应进行环境和绿化设计。办公建筑的主体部分宜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3)当办公建筑与其它建筑共建在同一基地内或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应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分区明确,宜设置单独出入口。(4)总平面应合理布置设备用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的出入口

8、。厨房等后勤用房的燃料、货物及垃圾等物品的运输应设有单独通道和出入口。2、建筑设计(1)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和设备用房等组成。(2)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用地条件、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提高使用面积系数,应宜留有发展余地,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3)5 层及 5 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超高层办公建筑的乘客电梯应分区或分层停靠。主要楼梯及电梯应设于入口附近,位置要明显。办公室的平面布局办公楼的组成(根据任务、性质和规模大小来决定具体组成内容)7(单间办公室、开放式办公室、半开

9、放式办公室、景观办公室等设计方式;会议室、接待室、对外办事厅、陈列室等公共用房设计方式和规范)(4)办公建筑的窗应符合下列要求:底层及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高层及超高层办公建筑采用玻璃幕墙时应设有清洁设施,并必须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外窗不宜过大,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 30,并应有良好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满足节能要求;全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开启面积应满足火灾排烟和自然通风要求。(5)公共用房宜包括会议室、对外办事厅、接待室、陈列室、公用厕所、开水间等。 会议室根据需要可分设中、小会议室和大会议室: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 30会议室使用

10、面积宜为 60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平面长宽比不宜大于2:1。对外办事大厅宜靠近出入口或单独分开设置,并与内部办公人员出入口分开。接待室应符合下列要求:应根据需要和使用要求设置接待室;专用接待室应靠近使用部门;行政办公建筑的群众来访接待室宜靠近基地出入口,与主体建筑分开单独设置;宜设置专用茶具室、洗消室、卫生间和贮藏空间等。陈列室应根据需要和使用要求设置。专用陈列室应对陈列效果进行照明设计,避免阳光直射及眩光,外窗宜设遮光设施。公用厕所应符合下列要求:对外的公用厕所应设供残疾人使用的专用设施;距离最远工作点不应大于 50m;应设前室;公用厕所的门不宜直接开向办公用房、

11、门厅、电梯厅等主要公共空间;8宜有天然采光、通风;条件不允许时,应有机械通风措施。开水间应符合下列要求:宜分层或分区设置;宜直接采光通风,条件不允许时应有机械通风措施;应设置洗涤池和地漏,并宜设洗涤、消毒茶具和倒茶渣的设施。覆盖率与容积率指标:(1)办公楼建筑基地覆盖率一般应为 25%40% 。(2)低、多层办公楼建筑基地容积率一般为 12。(3)高、超高层建筑基地容积率一般为 35。(4)用地紧张的地区,基地容积率应按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容积率 = 建筑总面积 / 地块面积建筑密度(建筑覆盖率) = 建筑基底总面积 / 地块面积开水间与厕所及无障碍设计2、商业建筑相关内容:营业厅设计要点:(

12、1)顾客出入口应与橱窗、广告、灯光统一设计;(2)柱网尺寸的确定;(3)每层营业厅面积一般宜控制在 2000 平方米左右并不宜大于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进深宜控制在 40 米左右;自行车与汽车停放9营业厅流线设计要点:(1)流线组织应避免死角,并能迅速、安全地疏散(2)水平流线应区分顾客主要流线与次要流线 (3)柜台布置所形成的通道应形成合理的环路流动形式(4)大中型百货商店顾客休息场所、顾客卫生间的设置(5)营业厅与仓库的关系 (6)营业厅尽量利用天然采光(7)非营业时间内,营业厅应与其他房间隔离营业厅柱网、层高的确定:营业厅一般层高:底层层高一般为 m,距:6.0 m 、6.6 m 、

13、m 、m 等。基面设计(底面可以是平的,也可以设置成下沉式广场、抬高式广场、台阶式广场等)无障碍设计(坡道、出入口、走道、门、楼梯和台阶、电梯、厕所、步行广场、停车场等内容)3、餐饮建筑相关内容:餐厅后厨组成部分:主食加工间(主食制作间和主食热加工间)、副食加工间(粗加工间、细加工间、烹调加工间、冷荤加工间等)、备餐间(主食备餐、副食备餐、冷荤拼配以及外卖部)、食具洗涤消毒间、食具存放间等10厨房设计要点:(1)基地的总平面(通风,采光、出入口、油烟、气味、噪声以及废弃物处理等内容)(2)建筑设计(厨房面积与餐厅面积的关系、就餐处面积以及人均使用面积、电梯、无障碍设计等内容)(3)餐厅、饮食厅

14、和公用部分(餐厅净高、桌边到桌边或墙边的净距、餐桌的不同布置方式等内容)(4)餐厅采光和通风(天然采光时窗洞口面积应不小于该厅地面面积的 1/6,自然通风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厅地面面积的 1/6)(5)就餐者公用部分(门厅、过厅、休息室、洗手间、厕所、收款处、外卖窗口等)(6)就餐者专用的洗手设施和厕所。(厕所蹲位数量的确定、厕所位置的确定等内容。)(7)加工间的工作台边或者设备边之间的净距:单面操作,无行人通行时不应小于 人通行时不应小于 面操作,人通行时不应小于 8)加工间天然采光时,天然采光时窗洞口面积应不小于该厅地面面积的1/6,自然通风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厅地面面积的 1/10。11(9)通风排气的要求。(热加工间应采用机械排风,也可以设置出屋面的排风竖井或设有挡风板的天窗等;产生油烟的上部应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器的排气装置;产生大量蒸汽的设备,除应加设机械排风外,宜分隔成小间,防止结露并做好凝结水的引泄等。)(10)各个加工间室内构造应符合的规定。( 地面均应采用耐磨、不渗水、耐腐蚀、防滑易清洗的材料,并应处理好地面排水;墙面、隔断及工作台、水池等设施均应采用无毒、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各阴角宜做成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