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经典教案《教育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248459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343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经典教案《教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4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经典教案《教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4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经典教案《教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4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经典教案《教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4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经典教案《教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经典教案《教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经典教案《教育学》(3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春季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教育学 2010 年 3 月教育学课程教育学课程体系第1讲:绪论1、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对象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教育学的学科与研究教育学课程第2讲: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起源与发展3、现代教育的特征教育学课程第3讲:学校1、学校概说2、学校文化3、学校管理4、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学课程第4讲:学生1、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及其 教育影响2、当代儿童发展观的进步及其主 要内容3、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教育学课程第5讲:教师1、教师职业2、我国教师的资格、任用 、培训及考核制度 教育学课程第6讲: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概述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

2、发展学说3、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学课程第7讲: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教育学课程第8讲:课程1、课程概述2、课程的一般范畴3、课程设计教育学课程 第9讲:教学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2、教学活动的本质及模式3、教学原则4、教学的组织形式5、教学方法6、教学手段7、教学工作的实施教育学课程第10讲:学生集体与集体教育1、学生集体概述2、学生集体的基本组织形式3、班主任与班集体的相互关系教育学课程第11讲:学校咨询与辅导1、学校咨询与辅导概述2、对学生的咨询帮助教育学课程第12讲:教育测验与评价1、中小学教育测试2、中小学教育评价教育学课程第13讲:教育法制1、教育与法律2

3、、学校中的法律关系3、法律责任4、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5、法律救济概说及主要制度教育学课程(一)教育学的概念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对象第1讲:绪论我国“教育学”的三种含义:教育学学科门类的总称课程名称教材名称教育学课程(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结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教育学课程 理解:问题 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对象是科学发展的中介和标志问题的深入表明 科学研究的深入问题的扩展表明 科学研究领域的扩展问题的转换表明 科学研究方向的转换 教育学课程教育问题与 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 教育问题与教育现象的关系: 1、联系:教育现象 包含 教育问题教育问题 存在于 教育现象之中

4、教育现象中的矛盾引起社会问题 才能成为 教育问题教育学课程 2、区别: 教育现象 是教育活动最广泛的概括 教育现象 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 现 教育现象 转瞬即逝,变幻莫测;教育学课程教育问题与教育事实的关系 1、联系:教育问题 以教育事实为基础教育事实 孕育新的教育问题教育学课程 2、区别:教育事实 对教育活动物质层面的概括教育事实 相对于教育价值教育事实的产生 受教育价值支配教育价值 依托教育事实而实现教育学课程教育问题与教育规律的关系 1、联系: 教育问题 是通向教育规律之门教育学课程教育问题与教育规律的关系 2、区别:教育规律 教育活动中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教育规律 是教育学

5、的研究任务,而非研究对象教育学课程两个重要结论 结论一: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教育学课程结论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教育规律教育学课程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前教育学时期) 1、中国的教育萌芽孔子: 论语孟子: 孟子无名氏: 中庸无名氏: 大学 教育学课程 2、西方世界的教育萌芽毕达哥拉斯(古希腊):金言柏拉图(古希腊): 理想国、美诺篇亚里斯多德: 政治学昆体良(古罗马): 雄辩术原理教育学课程 (二)、教育学的创立时期(独立阶段) 创立条件:1、教育实践

6、发展的客观需要2、近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使然3、著名学者的个人努力教育学课程 创立的标志:1、教育问题成为专门范畴2、形成了教育概念和范畴体系3、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产生了重要的教育家和教育著作5、出现专门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学课程 主要教育学家: 1、培根:英 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 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2、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贡献:大教学轮,近代第一部教 育学著作;教育学课程 3、康德:德国哲学家 贡献:康德论教育认为“教育是一门 很难的艺术” 4、赫尔巴特:德国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贡献: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科学教育学奠基人”教育学课程 5、洛克:英国

7、 哲学家 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 体系 6、卢梭:法国 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贡献: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 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教育学课程 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主要观点: (1)反对思辨教育 (2)主张用实验心里学研究教育问题 (3)提出教育三阶段:假设、实验、验证 (4)教育实验在教育实践中进行 (5)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的发展时期(科学阶段)教育学课程 代表人物:狄尔泰、利特 主要观点:(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2)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育问题的研究应采取理解和解释的方法(4)教育目的是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 体的

8、主观文化的转变2、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教育学课程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 主要观点:(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经验增长(3)学校是雏形社会(4)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6)教学过程体现个别差异性教育学课程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 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3)教育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4)教育与劳动相结合(5)教育与政治、经济相互制约又相互独立(6)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教育学课程 代表人物:鲍尔斯 主要观点:(1)当代教育在维护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2)教育与社会相对应(3)人

9、们对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丧失“意识”(4)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5)教育现象充分利益纷争5、批判教育学鲍尓斯教育学课程教育学发展的总体特征 (1)教育学发展总受具体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 (2)不同国家形成不同教育风格和传统; (3)教育学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4)教育学理论内部的分歧有加大的趋势,教育学的学科声誉受到严重影响。教育学课程(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当代教育学的五大特征:1、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细密分化,初步形成教育学科体系,出现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综合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

10、、加强了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教育学课程三、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 (一)教育学的价值 (二)教育学的学习(自学) (三)教育学的研究(自学)教育学课程(一)教育学的价值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1)启发教育实践者的教育自觉(2)扩展教育工作者的理论视野(3)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教育学课程第2讲: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课程(一)教育的词源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一、教育的概念教育学课程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

11、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学课程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 与现代意义上的“学”的含义的差别 传统文化中:学的目的 为明了事理,而非获取知识学的方法 内省而非外烁学的内容 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学的主体 每一个人,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教育学课程(二)教育的定义 1、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学课程 2、教育的定义的理解(1)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2)把教育看作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两个耦合的过程教育学课程 2、教育的定义的理解(3)强调教育的“活力性”,教育在个体

12、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过程中起“促进”和“加速”的作用。(4)强调教育行为发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教育学课程(三)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1、学校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学课程2、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教育学课程 3、教育者包括:(1)教师(2)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3)教育管理人员(4)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结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教育学课程 4、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各级各类学生(1)学生的一般特征: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2

13、)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在随着外界影响不断变化的教育学课程 5、教育影响: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教育学课程 教育影响:(1)内容:教育内容和教育材料(2)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学课程6、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关系 (1)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规定,构成完整的体系 (2)没有教育者,就没有受教育者,也就没有具有特殊发展价值的教育影响教育学课程 (3)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 (4)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教育学课程二、教育起源

14、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观点:1、教育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 2、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和天的意志。评价:1、非科学的 2、反映了认识水平的局限教育学课程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1831-1902)(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代表作: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1870-1944)(英国教育家) 代表作:人民的教育教育学课程 主要观点: (1)人类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 改善和发展 (2)教育从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的过程 (3)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教育学课程 评 价:(1)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从神话解 释转向科学解释;(2)错误在于未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 和社会性教育学课程 主要观点: (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2)应当从心里学的观点解释教育起源问题3、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孟禄(美国教育家)教育史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孟 禄教育学课程 评 价:(1)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2)没有解释人类本能与动物的类本能的界限,离生物起源说并不远。桑代克教育学课程4、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 恩格斯 米丁斯基 (苏联) 世界教育史 主要观点: (1)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2)制造、使用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