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古代西方文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228870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5.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 古代西方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第三讲 古代西方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第三讲 古代西方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第三讲 古代西方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第三讲 古代西方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 古代西方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 古代西方文化(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古代西方文化 学习提示: 1、了解古希腊文化的起源; 2、了解古罗马文化的起源; 3、掌握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4、掌握古希腊文化的成就; 5、掌握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历程; 6、掌握古罗马文化的成就与特点; 7、掌握古代东西文化的差异; 8、掌握古代东西哲学的差异; 9、掌握古代东西文化差异的原因。第三讲 古代西方文化一、古代希腊文化的起源1、古希腊的自然环境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以爱琴海为中 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 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希腊半岛全境 多山,缺少大河平原,发展农业不如 大河流域的国家。但希腊能够充分利用山间狭小的平 原、坡地、种植大麦、小麦,栽培葡萄、橄榄,放牧

2、山羊、绵羊。希腊半岛有较好的航海条件。出产大理 石、陶土和各种矿物、这为手工业在陶器、雕器等方 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就是指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化,它是考 古学家在爱琴区域进行发掘发现的,故称希腊地区 最早的文化。爱琴文化的遗址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 岛南部的迈锡尼遗址最为典型,故又称克里特迈锡 尼文化。19世纪末期,英国学者伊文斯和德国学者 施德曼发现了它们。此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发掘工 作。考古的结果,使希腊文明大大提前了。 克 诺 索 斯 城陶器与壁画前15世纪至前12世纪,克诺萨斯毁灭,爱琴文化由 克里特文化转入以迈锡尼文化为主的时代。迈锡尼黄金面具迈锡尼王城的狮子门二、古希

3、腊文化繁荣的原因第一,奴隶制和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恩格 斯说;“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更 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并因此而成为古代 文化的昌盛,为希腊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 隶制,就没有希腊的国家,希腊的艺术和科 学。” 第二,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尤其是雅典 的民主政治,使得希腊文化能够大放异彩。 民主政治本身给文学艺术的生长创造了肥沃 的土壤,民主政治允许创作中的个性自由, 这就激发了古代哲学家、作家、学者和艺术 家的情趣,使他们的才能得以施展。另外,雅典的民主政治掌权者工商业奴隶 主重视知识和人才,也大大促进了文化的繁 荣和昌盛。第三,当时希腊的宗教没有成为文化发展 的障碍。希腊宗教没有

4、东方宗教那样森严、 神秘和恐怖,也没有东方那样严厉而保守的憎侣阶级去竭力垄断教义的解释权。 第四,希腊文化一方面受东方文化的影响, 另一方向又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柔和在自 己的文化中创造出新的风格。 希腊文化对东方影响极大。希腊城邦派麦伽斯梯 尼驻印度孔雀王朝首都华氏城传播希腊文化。印 度西北白沙瓦为中心的“犍驮罗艺术”,其佛像雕刻 明显受希腊艺术的影响;在西方,古罗马文化实际 上古希腊文化的延伸。如罗马的哲学、文学、戏剧 和艺术等都明显表现出希腊文化特征。希腊的法理 思想也传到罗马。罗马人继承了全部希腊文化遗 产,接着把它传遍世界。三、古希腊文化的成就1、宗教与神话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并为诸

5、神编制了丰 富多彩的神话,而这些神话便成为文学艺术 取之不尽的体裁。希腊神话培养了灿烂的文 学艺术,成为后来欧洲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 源泉。 奥林匹斯十二神 天神宙斯( 男)掌管雷电阿尔特弥斯 女) 狩猎和月亮 女神 天后赫拉( 女)掌管婚姻与 生育阿波罗 ( 男)太阳神,掌 管光明、诗 歌 等 雅典娜 ( 女)智慧、战神 、城邦保护 神赫斯提亚( 女) 灶神阿夫罗狄特 (女) 爱与美神巴克斯 ( 男)酒神赫柏 (女 ) 青春女神波塞冬 海神狄密特 ( 女) 农神赫菲斯托斯 (男)火神与工匠2、诗歌最有代表性的是荷马史诗。史诗由伊利 亚特和奥德塞组成。史诗不仅是希腊人 从野蛮过渡到文明这一时代留

6、下的宝贵遗产, 是研究希腊上古史的重要文献。除荷马史 诗外,还有一些著名的诗歌。如希西阿德的 田功农时、神谱等。田功农时是 指导农业经营和赞颂农业劳动的田园诗篇,它 是研究前8世纪希腊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3、寓言古希腊最著名的是伊索寓言。伊索 寓言的作者是伊索(AMogos)。相传他是前 6世纪爱琴海萨摩斯岛上的奴隶,曾力争人身 自由同奴隶主进行斗争,以其聪明才智获得 解放。 4、戏剧文学前5世纪,古希腊的戏剧文学空前兴盛。 戏剧起源于每年春秋举行的对酒神的祭仪和 民间歌舞。戏剧分喜剧和悲剧。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悲剧。埃斯库罗 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三大 悲剧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

7、了雅典奴隶主民 主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成长阶段、繁荣 阶段和危机阶段。埃 斯 库 罗 斯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 阿 里 斯 托 芬5、 史学成就西方通常所用的“历史”一词 源于古希腊,其本意是“经调查 研究的记事”。古希腊史学的代 表人物有希罗多德(约公元前 484年至公元前的425年)、修昔 底德(约公元前460年至公元前 400年)和色诺芬(公元前430年至 公元前的354年)。 希罗多德被誉为西方的希罗多德被誉为西方的“ “历史之父历史之父” ”。 他的名著他的名著历史历史又名又名希腊波斯希腊波斯 战争史战争史) )视野广阔,是一部以希视野广阔,是一部以希

8、腊为中心的世界历史。腊为中心的世界历史。 修昔底德曾任雅典将军,在伯罗奔尼撤战 争中率领军队对斯巴达作战,战后回雅典从 事著述,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8卷。色诺芬主要著作有希腊史、远征 记、居鲁士的教育 、斯巴达政体 论、回忆苏格拉底、经济论、 论税收等十余部。古希腊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人本观念。这就 是人的历史的叙述,人的行为、目标、成败的历 史。人本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认识你自己”,即认 识人类自身的历史。史学中人本思想的最后归宿在 于:历史的功用不是为神唱颂歌,而是保存人类的 功业,教育后世。从记神事发展到记人事,从用虔 诚的笔调记下神明的恩赐发展到用批判的精神记载 人类的功业,这是史

9、学发展的一个标志。历史记人 事,训后世,成为了古希腊史学家的一个优良传 统。两千多年来。希腊古典史学遗产成为指导和鼓 舞西方史学前进的灯塔。6、哲学古希腊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 位。现代西方各国的“哲学”一词都源于古希腊 语。古希腊的“哲学”一词的原意是“爱智”,即 “热爱智慧”的意思。(1)古希腊哲学的特点:第一,哲学与科学交织在一起。 第二,古希腊哲学具有朴素、生动的特 点。第三,古希腊哲学充满唯物主义与唯心 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2)古希腊哲学高度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一、古希腊工商业发达,有一支强大的 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的队伍。工商业奴隶主阶 级是民主派,他们反对贵族派的保

10、守和顽 固,思想接近现实。思想活跃是哲学得以发 展的一个前提。第二,古希腊有许多城邦的公民都积极 参加政治活动。他们在思想上和贵族发生矛盾时,都可以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从而使希腊社会出 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第三,古希腊与古代东方的联系很密切。 它吸收了东方文化,并进一步发展了它,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3)古希腊哲学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哲学 家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这个阶段的哲学被 称为自然哲学,主要哲学流派有:米利都学 派、爱非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 学派等。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的一个唯物论哲学派别, 其共同特点是:认为世界万物由物质构成,并 力图为世界

11、多种多样的事物寻找一个共同的本 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泰勒斯(约前624 年-前547年)、阿那克西曼德(前610年-前546 年)和阿那克西美尼(前585至前525年)。泰勒斯 (前625年- 前547年)阿那克西曼德(前610-前546)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前540年前470年)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都是永恒的、符合规律 地燃烧和熄灭的火。他提出“万物皆流,万物 皆变”,还认识到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 对立面的斗争,任何现象和事物都含有内在 的矛盾。赫拉克利特 著名的哲语为 “濯足长流, 抽足再入, 已非前水。”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 思想是唯心主义,但也有 某些朴素辩证法思想。这

12、一学派的创始人是毕达哥 拉斯(前580年到前500 年)。他把“数”视为事物的 原型,认为“数”构成宇宙的 “秩序”, “凡物皆数”。 毕 达 哥 拉 斯爱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巴门尼德和芝诺 (皆生于前6世纪-前5世纪之间)。这一学派把 千变万化的世界归之为虚幻的假象,认为惟 一真实的是“存在”。存在是单一的、有限的、 不变的、不可分割的。他们否定事物的发展 变化。为了论证运动变化之不可能,芝诺提 出若干命题,其中之一是“飞矢不动”。被称为 “芝诺悖论”。德谟克利特与原子论德谟克利特(前460年至 公元前370年)是最杰出的唯 物论哲学家和渊博的学者。 他提出了水、土、气、火是 构成世界万物的

13、四个元素(即 四根说)。德谟克利特对早期 希腊哲学进行综合,提出了 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前460-前370)第二阶段: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研究 的重点由自然转移到人,代表人物是苏格拉 底(前469年至前399年)。苏格拉底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他反对研究客观世界,认为客观 世界是神安排好了的,人是不能 认识的。他提出了“认识你自己” 的哲学命题。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思想。苏格 拉底把自己一套教育方法似括为“讥讽、助产术、归 纳、下定义”四个步骤。第三阶段: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 统化阶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前427年至前 347年)和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柏拉图是苏格

14、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 师。他把苏格拉底的学说改造成了客观唯心主义体 系,使希腊的唯心论哲学发展到了顶峰。他的著作 主要有美诺篇、斐多篇、理想国、 泰阿泰得篇 、巴门尼德篇、智者篇、 蒂迈欧篇和法篇等。他认为世界有两个: 理念(本体)世界和物质(现象)世界。柏拉图理念论 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建立理念的理想王国。 亚里士多德是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的著作广博无比,现存论文只有40种,主 要有工具论、物理学、伦理 学、政治学、诗学、雅典政体 等。他对哲学、历史、逻辑、政治、 数学。物理、地物和医学等领域都有精深研 究,在许多方面都提出了自己卓越的见解。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动摇于唯物论和唯

15、心论之间。他认为自然界本来是客观存在的 ,是无可怀疑的,因此不需要另外寻找 自然界存在的根据。他认为柏拉图的“理念世 界”是多余的,这具有一定唯物主义倾向。但亚里土多德在进一步解释物质世界时,却 走上了二元论的迷途,陷入了唯心主义。他 认为一切客观事物都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 ,而形式比质料更为重要。二元论动摇于唯 物论与唯心论之间,归根结蒂陷入唯心论。 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为后来的某些唯主 义哲学家所利用。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后期希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哲学 思想的斗争进一步加剧,这主要表现为伊壁 鸠鲁的唯物主义和早期斯多葛派唯心主义的 斗争。伊壁鸠鲁(前341年至前270

16、年) 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论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最小 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粒子(即原 子),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和 条件。 同伊壁鸠鲁对立的是斯多葛学派,其创始人是 塞普路斯岛的芝诺(前336年至公元前246年)。芝诺 长期在雅典市场的画廊讲学,画廊在希腊文中叫做 斯多葛。因此,相信他的论点的人被称为斯多葛 派,或“画廊学派”。这个学派早期的哲学思想追随 赫拉克利特,承认客观世界是由火而生、由火而 灭。但却把他所说的存在规律解释成一种“宇宙理 性”,正是这种“宇宙理性”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 宣扬整个世界都是由神安排好的,这就完全陷入了 唯心主义的宿命论。在伦理学上,他们把恬淡寡 欲、艰苦地生活作为最高道德目标。这种思想后来 成了早期基督教的思想来源之一。斯多葛学派把自然神化,认为“宇宙理性”即神 性,就是“天命”、宣扬整个世界都是由神安排 好的、这就完全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宿命论。 在伦理学上,他们把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