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的注意事项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228636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的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说课的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说课的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说课的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说课的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课的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的注意事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什么是说课说课,就是老师在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 者在讲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 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 面地对评委或同行作全面讲述。 1、说教材 二、说课的程序1)、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 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2)、说明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 生)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课时目标是 课时备课时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 。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 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分析教学目标要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 个方面加以说明。5)、说明教材处理上值

2、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3)、说明如何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 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即 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4)、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2、说教法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 生搞 好学习,这是教法问题。教学得法往往是事半 功倍。4)、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1)、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2)、具体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理由3)、所用的教具、学具。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根 据教材特点选用几种不同才教法结合使用,可增强 教学效果3、说学法3)、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法包括“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良 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1)、学法指导的重点及依据2)、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说教程要求做到:1)、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 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 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另外,在介绍教学 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 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 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4、说教学程序4)、要对教学过程作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 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2)、重点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

4、要环节、过 渡衔接及时间安排。3)、说明如何针对课型特点及教学法要求,在不 同教学阶段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是怎样协调统 一的。5、说教学效果分析 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深广度的估计,学生 达成教学目标状况的估计。 以上五个方面,只是为说课内容提供一个大致的范围,并 不意味着具体说课时都要面面俱到,逐项说来,应该突出 重点,抓住关键,以便在有限是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陈述, 该展开的内容充分地展开,该说透的道理尽量去说透,这 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突出“说”字 说课不等于备课,不能照教案读;说课不等于讲课, 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说课不等于背课,不能按 教案只字不漏地背;说课不等于读课

5、,不能拿事先写好 的说课稿去读。说课时,要抓住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 ,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内容、说学生,紧紧围 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完成说课进程。三、说课的注意事项2、把握“说”的方法 说课的方法很多,应该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说:可以说 物、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 正面说、反面说,但一定要沿着教学法思路这一主线说, 以防跑野马。3、语气得体、简练准确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听课 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受到说课者对说好课的自信和能力,从 而感染听者,引起听者的共鸣。说课的语言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同行,语言 表达应十分简练干脆,避免拘谨,力求有声有色,灵活多 变前后整体要连贯紧凑,过渡要流畅自然。 4、说出特点、说出风格 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 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 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 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说课要重 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 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 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 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