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226408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分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物理修订教材分析课标教材初中物理2005年修改说明一、教材修改的认识基础1、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2、客观看待传统物理教学及其问题。二、修改方向1、进一步落实课程基本理念2、科学探究及其泛化坚持以实验性探究活动为主,兼顾多种学习方式 的探究活动。3、学习内容:注重基础,加强参与性活动,开阔视 野。4、进一步充实教学资源。三、教材修改的原则:1、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坚持探究的方向2、尊重教育规律-加强基础。3、继承与发展相结合。4、修改目标 -好教好学。5、修改幅度30%左右。第六章 电压 电阻课程标准的要求1、知道电压和电阻。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 采用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例。3、会使用电压表。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一、电压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三、电阻 四、变阻器教材编写及修改特点:1、第二节增加了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规 律,目的一是使知识更完整。二是增加学 生自主探究和独立使用电压表的机会 。2、变阻器单独作为一节,一是强调变阻 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把变阻 器作为探究课来安排,强调学生不能死记 某一种器材,要会使用生活中不同的变阻 器。总的来说,强化了电压和电阻的教学。第七章 欧姆定律课程标准的要求 1、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 系。

3、3、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 用电的意识。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材编写及修改特点:1、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是学生 接触到的第一个定量探究,所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直 接影响探究结果,本节应加强对所测数据的评估。注 重科学性和准确性。2、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增加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目的是增加基础知识的系统性(电流、电压、电阻 的串并联),不要涉及很复杂的计算,只会简单的计 算就行了。3、第三节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

4、 阻还与温度有关。要让学生进行解释。4、第四节利用欧姆定律分析了为什么电压越高时、短 路时及雷电时很危险(电流过大),不涉及到焦耳定 律。不必一步到位。第八章 电功率课程标准的要求1、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区别用电器的额 定功率和实际功率。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电流的热效应 与电阻的关系。3、了解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知识。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和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编写特点:1、第一节电能主要讲了电能的获得、应 用及计量,重点是计量即各种电能表,增加 了1KW.h电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节约用电的 意识。2、电与热通过演示电流的热效应与什么因 素有关,引出

5、焦耳定律,回到了原来的编写 体例。第九章 电与磁课程标准的要求1、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探究通电螺 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2、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 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3、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 的重要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 度。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 响。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一、磁现象二、磁场三、电生磁四、电磁铁五、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六、电动机七、磁生电编写特点:1、增加了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将原来的 第一节分解为两,将原来的第二节分解为两

6、节。2、第二节电生磁增加了安培定则。3、由于本章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很广,而 且有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所以本章内 容的教学应该加强。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课程标准的要求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 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 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编写特点:本章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与现代科技和生 活的联系,范围广,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实物 、图片和网上信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切 忌照本宣科,使学生觉得深不可测。使学生 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并不神密,从 而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目标的虚化。 二、教学内容的泛化。 三、教学方式的形式化。 四、教学手段的表面化。 五、研究学法的空化。2006年学业考试的内容与范围 以修订的课标为依据中国首家新课标免费资源网(不必注册,免费下载)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